皇太极第十子韬塞,康熙封其为辅国公,曾孙四个侍卫一个奉恩将军

星河漫步长 2025-02-14 15:28:29

爱新觉罗·韬塞是太宗皇帝的第十子,比皇兄顺治帝福临年幼一岁。韬塞在诸多皇子中声名不显,主要原因在于其生母只是皇太极的庶妃。母以子贵,而韬塞因为母亲身份低微,起点也因此受限。直至顺治年间,他才被赐封为三等镇国将军。

康熙帝登基后,册封皇叔韬塞为辅国公。辅国公韬塞脉共育有十二个儿子,其中九个幼年夭折,最终只有四子容吉、五子谕德和七子英奇幸存长大。然而,在这三人当中,唯有五子谕德获封奉恩将军的爵位。到了韬塞曾孙弘字辈这一代,家族已经有15人。据现存史料记载,其中有5人入朝为官,部分还被封爵。让我们来看看这五位韬塞的曾孙。

爱新觉罗伊尔图(1714-1796)乾隆帝的族弟,弘字辈,出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乾隆七年,年仅29岁的伊尔图被朝廷任命为三等侍卫。乾隆十八年,他被擢升为副护军参领,授予正四品衔。乾隆十九年,他被提拔为护军参领,官职为正三品,均属八旗武职之列。乾隆二十二年,他在京城中担任镶黄旗护军统领,官职为正二品。乾隆三十三年,他被调任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并授予二品官衔。乾隆四十一年,他因触犯律法被朝廷贬职两级,只能担任正四品二等侍卫。乾隆四十三年,由于疾病上奏朝廷,申请退出侍卫之职。

爱新觉罗阿尔吉图(1746-1806)比堂兄伊尔图小了32岁,出生于乾隆十年。乾隆四十年,阿尔吉图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奉恩将军的爵位。嘉庆十年,阿尔吉图年逾六十去世,享年61岁。他一生未曾在朝廷担任任何职务。

爱新觉罗亨宝(1737-1765)乾隆二年出生,字辈为弘。乾隆二十四年,23岁的亨宝被朝廷任命为三等侍卫。乾隆二十六年,由于触犯事端被罢官,回家闲居。乾隆二十七年,他重新担任三等侍卫一职。至年底,又被晋升为二等侍卫。乾隆三十年,他前往战场效力,然而不幸阵亡。朝廷特赐抚恤,并恩赐云骑尉爵位,允许其后代世袭。

爱新觉罗恒秀(1741-1799)恒秀属于弘字辈,并非康熙一脉的恒字辈。他与乾隆帝是族兄弟,出生于乾隆六年。乾隆二十四年,年仅19岁的恒秀被任命为三等侍卫;至乾隆三十一年,他升迁为二等侍卫;到了乾隆三十七年,再次晋升为一等侍卫。在13年的时间里,从正五品的武职晋升到正三品的武职,这在宗室中算是晋升较快的了。乾隆三十八年,恒秀被晋升为副都统,品级为正二品,这标志着他将迎来进一步的重用。

四年之后,他被任命为镶黄旗副都统,担任八旗中的实职。乾隆四十三年,他被外放至热河担任副都统,官阶正二品,正式成为地方大员。乾隆四十七年,他被擢升为正一品黑龙江将军,成为朝廷驻守一方的重要大臣,深受乾隆帝的信任。乾隆五十三年至乾隆五十六年间,他先后被调任为吉林将军、西安将军,再次出任吉林将军。直至乾隆五十九年,由于触犯过失,最终被免去了将军职务。此刻,恒秀已成为一位没有爵位和官职的闲散宗室成员。嘉庆四年,永琰亲政后,重新起用了恒秀。毕竟恒秀在边疆驻防方面资历颇深,因此被授予了三等侍卫的品级,并委任其担任噶什哈尔领队大臣,官阶为正五品。

爱新觉罗恒岳(1748-1817)弘字辈的生母是承恩公李荣保的女儿,正是乾隆帝的小姨子。依照辈分,恒岳应当称乾隆为姨夫。然而,乾隆帝与恒岳之间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宗室辈分的问题。两人同属弘字辈,皆为皇太极的玄孙辈分,未出五服,关系应当相对亲近。

正因为这层关系,恒岳在乾隆年间的待遇相当优厚。恒岳于乾隆十三年出生。乾隆三十三年,他年仅21岁便入宫成为三等侍卫。乾隆四十六年,他被晋升为二等侍卫,官阶正四品。乾隆四十七年,他奉旨负责管理鹰犬处。清朝对于这两种动物的饲养极为重视,通常会任命两位统领来负责管理,而这些统领一般由宫中的侍卫兼任,尤其是皇帝身边亲信的侍卫。因此,从他的任职情况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位姨外甥还是颇为看重的。嘉庆五年,他因病辞去侍卫职务。

然而,嘉庆帝与恒岳并非表兄弟,他们在宗室中的关系只能算作叔侄。事实上,富察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才与恒岳是表兄弟。但在宗室礼制中,仍需以叔侄相称。#深度好文计划#

0 阅读: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