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星链”启动,2025年规模超万亿,外媒:价值远不仅如此

2024年8月6日,千帆星座(G60星链)首批组网星在太原发射,以一箭18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入轨,这是中国卫星互联网首次业

2024年8月6日,千帆星座(G60星链)首批组网星在太原发射,以一箭18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入轨,这是中国卫星互联网首次业务星组批发射,正式拉开了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序幕。

根据计划,千帆星座2024年将发射108颗卫星;2025年底,将实现648颗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648颗星提供全球网络覆盖;2030年底,实现15000颗星提供手机直连多业务融合服务。

除了G60星链,中国还有“GW星座”和“鸿鹄-3”星座计划,根据长远规划,“GW星座”和“鸿鹄-3”未来分别发射1.3万颗卫星和1万颗卫星。

根据我国的规划,2025年有望初步建成卫星互联网系统,远期规划的卫星数量合计超3.8万颗。

卫星互联网和5G通信,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目前,全球仍有超过70%的地理空间、涉及30亿人口未能实现互联网覆盖。

目前,传统的陆地移动通信服务仅覆盖了不足6%的地表面积,而低轨卫星星座可全球覆盖,实现对偏远区域、海洋等的网络补充。

在一定程度而言,卫星互联网是5G通信的补充,5G通信网络适合为城市等人口密集区提供通信服务,卫星互联网适合为偏远的农村、山区和海上等人口稀疏区提供通信服务。

中国卫星互联网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据创业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中国卫星市场需求预计超过2300颗。

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15000亿元。其中,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分别为820亿、400亿、7632亿和5948亿。

大力发展卫星互联网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通信能力、极大地促进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同时,在战略、军事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8月19日,法国《快报》周刊网站发表题为《为何中国要像马斯克一样发展卫星互联网》的文章。

文章表示,俄乌冲突充分证实了低轨卫星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目前,美国的星链不仅仅是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资产。

在战争时期,通信网络是首要攻击目标,如果通信网络陷入瘫痪,就足以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但如果拥有星链这样的卫星网络,却很容易恢复某一地区的联网,届时只要部署一些简易的小型天线就行了。

文章表示,自从星链在乌克兰使用之后,卫星网的推进成了中国的优先事项。

未来,中国“星链“卫星数量达数万颗,一方面,对方的反卫星武器难以全面大面积攻击。同时,也可以随时发射补充、重新配置。

同时,中国的星座计划还可以帮助中国拥有无线电频率和太空轨道,这是国际电信联盟能够发放的非常珍贵的资源。

文章同时表示,中国还可以通过卫星互联网向更多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扩大全球影响力。目前,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通信网络设施相对落后,覆盖率较低,对卫星互联网潜在需求巨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