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白介素-23(Interleukin-23 IL-23)是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一个主要介导因子和治疗靶点,同时在肠道稳态或急性感染后也能提供组织保护。然而,决定这些有益与病理性结果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IL-23是一种属于IL-12家族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包含一个共享的IL-12p40亚基和一个特定的IL-23p19亚基。小鼠模型、患者的遗传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表明,IL-23是自身免疫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中的一个主要介导因子。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IL-23受体(IL-23R)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并且阻断IL-23在部分患者中提供了治疗益处。然而,IL-23还表现出众多有益的抗微生物和组织保护功能。这在肠道中尤为明显,IL-23在响应微生物群落定殖时产生,阻断IL-23会改变微生物群的组成,增加对肠道感染的易感性,或在某些情况下加剧肠道炎症。此外,具有IL23R功能缺失突变的人在粘膜表面更易受到各种细菌和真菌感染。这表明IL-23在肠道中既能介导组织保护又能引发病理反应,但控制这些截然不同结果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Gregory F. Sonnenberg 团队在 Nature 上发表题为CTLA-4-expressing ILC3s restrain interleukin-23-mediated inflammation 的文章。研究揭示了ILC3内在的CTLA-4作为一个关键检查点,限制了IL-23的病理性结果,表明在炎症性肠病中这些淋巴细胞的破坏可能导致慢性炎症。


模式图(Credit: Nature)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537-3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来源|“BioAr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