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超越——论倪悦的艺术
王雪峰
当下大多数中国画家是通过学院的美术教育体系培养而出,这种嫁接于西方学院美术教育体系的教育方式往往参入过多的西方绘画的评价标准,而使当下中国画创作越来越关注绘画的形式,逐渐远离中国画最为核心的写意精神和文化品格。倪悦的艺术成长之路却是与众不同的,他是从书印、诗文学习入手,然后由此入画,书画皆修,他以写意为绘画追求的旨趣,以艺术修炼之品格作为人生修养的目标,进而在诗书画印的艺境超越之中实践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家的形成之路,倪悦以艺术的实践感悟着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环境之中,倪悦似一股清流,他以艺术温润人心,以艺术完善人格,并以此寻找精神的自由之境。倪悦出生于江苏高邮农村,作为七零后他感受了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原本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迅速进入了以商业经济为主的新时期,中国人的思想在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前,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变化,而倪悦却始终保持着人生的本色,尤其是在名和利之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绝不为五斗米折腰,也绝不为权贵而屈膝。这种难人可贵的人格自觉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中的气节与风骨所在。正因为倪悦内心所认同的文人精神的驱动,而使他的艺术之路自觉的承继中国文人画之路。高邮是水乡,倪悦对于水的偏爱在他的斋号之中一览无余,“水云轩”“横舟渔人”,这些充满水性与野逸之气的斋号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这是超越世俗的精神栖息之所。这些精神的意象直接来源于他出生的水乡环境,水乡孕育他,同时也滋养了他,他的思维具有水般灵性,他笔下的物像也充满水的润泽。倪悦的文采便是这个样的环境中滋生,他仰慕先贤的诗词歌赋,心追手摹,渐成气候。我曾与倪悦等人雅集,众人画毕,落款的文字必由倪悦撰之,倪悦往往能以文言下笔成文,一气呵成,其文风浩荡、随性而发,情真意切,其文言修养在当代画家中不可多见。对于古典诗赋的修养是艺术家的文心和古意的重要来源,也是链接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重要形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白话的提倡,隔断了传统文人与当代知识分子在话语方式上的承继。致使当代知识分子在实用“科学”价值的引导下普遍缺少了诗性与生命感悟的情怀。同样,在艺术之上,传统文人的精神内核的缺失,只会使中国绘画走向形式的追求。倪悦对传统诗文的传承是自觉接续文人精神之脉,在当下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近代以来大众化与西方化的策略对于中国精英文化的消解的弊端。书法是倪悦艺术世界中最重要基石,他曾求学于金陵,近代金陵书坛林散之、高二适、萧娴等名家的书风与学问对倪悦有很大的影响,是他书法艺术价值观形成的来源。倪悦认为书法是书家“性情修养之显形物化”,这是文人书法的重要特点,书法是心画,书家的修养内化于心,随性而发,方得真趣。倪悦的书法是得真性情的,他擅长行草书,书风源自二王贴学正脉,参以北派碑意,在书写中笔随性走,结体跌宕起伏、神采俊逸。倪悦在书写中挥洒性灵,其神情气韵修养均在书写中得以呈现。“书写性”是中国写意精神最为核心的技术来源。艺术家内心之象通过“书写性”而使笔下的物象走向超越,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中国艺术在老庄思想影响下的技术性呈现。倪悦在行草书中得心应手的“书写性”在他的绘画中得到了表现。他的绘画以大写意技法为主。在当代大写意日趋式微的中国画坛,能够以此为主攻方向的画家是需要勇气和实力的。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工笔三年,写意十年”,就是说中国画家的成长中工笔画的技术掌握只需三年即可,从现在全国性的美展上可以看到青年画家多以工笔画为主,画的好的写意画甚是少见。中国写意画的特别注重书法用笔而呈现出来的笔墨内涵与趣味,同时更为强调的是笔墨之中所显现的气韵与境界。从这两点来看画好写意画没有十年时间在书法和人生修养上的积累是很难得窥写意画的堂奥。而倪悦的艺术经历正是成为写意画家的先决条件。倪悦将行草书笔法转化到绘画中来,将“书写性”与诗性及个人性情融为一体,进入写意之境。中国的写意画家通常能够以写意笔法自由贯穿于花鸟、人物、山水三种题材之中。倪悦亦是如此,他的人物画曾问学于京城名家吴悦石,由吴悦石减笔人物入手,上追扬州画派的黄慎、金农诸家。扬州画派中黄慎、闵贞以草书笔法入画,开创了挥洒粗放的写意人物画技法风格,金农则以北碑书法入画,形成了拙朴简逸的写意人物画的风格特征。清末海派吴昌硕的写意人物画在扬州画派的基础上又以石鼓文笔意为之,笔下形象赋予金石趣味。寓居京华的齐白石的写意人物画从扬州画派、海派基础上承接开来,并以金石书法为骨,加入民间审美趣味,形成简约、朴拙而具有情趣的人物风格。倪悦的写意人物从此文脉衍生而出,他以减笔为主,将行草书的笔意化入形中,轻松放逸,落墨成趣,其自命为“快意”法,实乃一抒胸中快意。人物绘成之后常以行草书自作诗落款,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文人绘画精神在倪悦身上得以传承。其花鸟画亦是如此,其从扬州画派、老缶、苦禅笔意中参入我法,而笔墨则更具简约与灵性。倪悦的山水画取法诸家,他问学当代名家马波生和范扬,从马波生的笔意中学习表现都市山水的方法,从范扬的笔意中参研黄宾虹的笔法。中国山水画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全面修养,倪悦山水画从诸家笔法之中寻求他自身所擅长“书写性”的笔意,并能将诸家融为笔下自成一格。倪悦的绘画是强调“书写性”笔墨表现的传统风格,这是一条艰难的守成之路,倪悦并没有为外界所干扰,而是自信地在古意的再造中,寻找传统笔墨在现代语境中的精神价值。倪悦作为当代坚守传统路径的水墨画家,他的学习成长经历,对当代的中国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20世纪以来美院式中国画专业的教育受太多西化的影响,而逐渐缺失传统艺术中核心的内容,那就是来自随心而发的“书写性”,以及超越与诗性。源自“心”的中国传统艺术只有不断在心性与境界之上提升,才能使绘画不断走向超越,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倪悦还年轻,随着他个人生境界的提升,他的艺术之路将越来越宽广。2021年8月(本文作者为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博士后导师)倪悦,又名倪越,书、画款识多署大宝,原名倪金宝;画家、书家、印人、诗人、评论家;高邮二沟人,幼承庭训、夙染乡风,秉受祖籍江南才士之风调、熏陶身栖淮左艺文之光华;髫年涂鸦、入学染翰,早慕前贤之不朽、长追古典之荣崇;厚古爱今、见贤思齐,诗书画印、四艺兼习,为艺研学,必求旁汲博取、通贯汇融,才欲周揽、学欲求通;修身养性,稍冀有成,颇畅快意之怀、倾入大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