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年,全国建成大型水库302座,中型水库2110座,小型水库82000多座,大中小水库84000多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
一、1952年4月12日,河南省建成人民胜利渠,并开闸引黄济卫,设计引水量50m3/s。1960年又建成共产主义渠,扩大引黄济卫的流量。二、长寿狮子滩水电站兴建于1954年,建成于1957年狮子滩电站是龙溪河梯级电站的第一级,拥有10.28亿立方米库容的多年调节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30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8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4.080秒立米。
装机容量4.8万千瓦,主坝坝型为钢筋混凝土斜墙堆石坝,最大坝高52米,坝顶长度1014.3米。
承担重庆系统调频、调相、调峰和事故备用任务。
随着四川省统一电网的形成,对川西迳流电站起到一定的补偿调节作用。
兴建于1954年,建成于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
由我国自己设计、施工,是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
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朱德、李富春、李先念等曾亲临视察。
2020年12月17日,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2023年1月,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
三、官厅水库于1951年10月动工,1954年5月竣工。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位于北京市西北约80公里处。
水库上游有桑干河、洋河、妫水河3条支流,控制流域面积4.34万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前,永定河频繁决口、漫溢、改道,对下游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最早规划见于1933年华北水利委员会的《永定河治本计划》,建议修建混凝土重力坝。
建国后,经过多次地质勘探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采用土坝方案。
设计洪水量参照1939年洪水,设计洪峰为8340立方米每秒,总库容22.7亿立方米。
拦蓄洪峰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8次,削减洪峰70.3%到100%。
在供水、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累计向北京、河北、天津供水416亿立方米。
20世纪70年代起,水库水质因上游工业、农业污染逐渐恶化。
1997年因水质问题被迫退出北京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2001年起实施生态调水和水质改善措施,2007年重新启用为饮用水源地。
设计标准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8800立方米每秒,总库容41.6亿立方米。
1989年完成除险加固工程,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洪水设计。
2023年永定河特大洪水过程中,官厅水库累计拦洪0.7亿立方米,削峰率96.5%。
四、1954年,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完工,堤坝高75.9米,可蓄洪水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0多万亩。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的大型连拱坝水库。
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等功能,是淮河流域第一座水电站。
建成于1954年,历时2年又10个月,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
由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
大坝由20个坝垛、21个拱和两端重力坝组成,坝顶轴线长510米。
整个工程采取自营方式,以机械为主,人力为辅,施工中遭遇多次困难但最终顺利完成。
拦蓄淠河大量洪水,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标准,辅助淮河干流蓄洪。
与磨子潭、响洪甸水库合计灌溉下游农田660万亩,保证淠河灌区城乡工业和生活用水。
1969年将一次洪峰12254立方米/秒削减为2392立方米/秒。
1965年进行第一次加固,1982年开始进行大坝加固加高工程,施工条件差但进展顺利。
1975年河南大水后,加固加高大坝同时扩建溢洪道1孔,提高防洪能力。
加固加高后的大坝直线长为513米,最大坝高75.9米。
佛子岭水电站初装机容量4000千瓦,后扩建至总装机容量31000千瓦,计划年发电量1.24亿千瓦时。
厂房与大坝施工同时进行,第一台机组于1954年11月开始运行送电。
扩建工程采取边土建、边安装的办法施工,确保早日发电。
水库淹没区面积22.63平方公里,淹地8592亩,迁移人口9148人,拆迁房屋6048间。
按照“发动群众,组织互助合作,就近迁移安置,扩大山区生产,解决长远生计”的方针进行移民安置。
至1958年春,移民安置工作全部结束,支出移民经费2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