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通过整理前人积累起的数据,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这是化学上的伟大发现。
可是,元素的化学性质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门捷列夫本人认识到:他不知道这问题的答案。他相信,未来的研究会揭示出背后的原因。
20世纪初,物理学家在对原子的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终于,人们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背后的奥秘了!
这一辉煌成就,值得每位学生了解、欣赏与回味。
兰兹伯格的初等物理教科书中,对这一成就做了精彩的讲解。
这出现在这套书第3册第22章“原子结构”的第15节。
这一章共17节,讲了许许多多极其重要的内容,比如,原子的大小与质量,基本电荷,带电粒子质量的测量,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增加,同位素,以及原子的核式模型,原子的能级,光受激辐射,原子的可见光谱与X光谱。第15节讨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系统,最后两节介绍光量子与量子力学基础。
原书中这部分内容(第15节)占了接近3页。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它分成3个部分:
第一部分:原子的行星模型怎样解释了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性;
第二部分:为什么原子的化学性质只由最外层电子决定;
第三部分:原子为什么这么稳定(坚固)。
第一部分
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周期律,反映出了原子结构中的内在规律性(黑体字是我翻译书中的原句)。
这句话直击要害。当我们面对元素周期表时,假设我们还没有学过原子结构的基础知识,能不能想到:元素化学性质表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虽然不是数学上哪种严格意义的周期性——这个不重要),反映的是原子结构的内在规律性?
我们应该想到这一点,或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想到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应仅仅注意事实,还必须注意事实所指示的意义。
作者紧接着说:因此,元素周期律不但对于化学,而且对于物理学,都具有头等重要性。
关于原子结构的“合格”理论,必须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反映出来的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所以,比如,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在元素周期律被发现以后,就称不起“合格”了。
这一章的前面介绍了物理学家建立起来的原子的行星模型,并且表明,行星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许多复杂的现象(氢原子的光谱等);
现在,它能解释元素周期表呈现出的规律吗?(我们必须认识到,原子结构的理论要承担的任务有多么艰巨,它需要解释多少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能,是怎样解释?
原子具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它们什么时候表现出化学性质?作者指出,当原子之间的碰撞引起分子的形成时,原子表现出它们的化学性质。
当原子之间发生碰撞时,彼此靠得很近,按照原子的行星模型,它们的电子壳层互相作用(影响)。因此,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其电子壳层的结构决定,最终是由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因此,周期表中的元素是按照核电荷数增加的顺序排列的。
这还解释了,为什么同位素原子(原子核质量不同,但核电荷数相同)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接下来需要弄清楚,原子化学性质与其电子壳层结构之间的具体关系是怎样的?为了看出这些关系,作者用图表给出化学周期表中前3个周期每种元素的电子壳层结构。
注意到:一种给定元素所在的族的序号,等于最后一个被填充的原子壳层中的电子数目。每族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这可以得出,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后一个未被填充完的壳层中的电子决定。这些电子被称为价电子。
价电子的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比如,锂,钠,钾只有一个价电子,它们都是单价的。
电子壳层被填充完的原子没有价电子,化学上是惰性,构成零族元素,因为价电子数目为0。
当原子的电子数目增加时,元素的化学性质从金属变为非金属。当下一个壳层被填满时,得到惰性元素。随着电子数目进一步增加,新的壳层开始被填充,开始新的周期,元素再一次从金属向非金属过渡。
从第四个周期开始,电子壳层的填充顺序变得复杂,书中用小号字体简单介绍了有关内容。这样做是明智的;中学的科学课应避免太深奥复杂的内容,用最大力气把最基础的内容解释透彻。
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总结元素化学性质周期性背后的原因。它是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而当各个壳层依次被填充时,最外层电子数目是周期性重复的。
第二部分
但是,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为什么只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而不是全部电子呢?
作者没有在前面的结论那里停住,而是紧接着提出这个问题。
因为,前面只是通过比较前三个周期中每种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推断出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决定。我们并不理解为何会是这样。
现在必须进一步追究这一问题。
作者这样解释:化学反应中每个原子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不超过几个电子伏(参考前面的一道练习题)。这个能量足够改变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然而,要想改变内层电子的轨道,这个能量太低了,内层电子的跃迁能比外层电子大得多(参阅本章14节)。因此,当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内层电子的排布保持不变。[注]
注:我喜欢这样想:刮大风时,海面卷起许多米高的巨浪,吓死人。可是,这只发生在大海表面,而在海水深处,一切如常。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我们看到反应时发出耀眼的光芒,或其它显著的变化,但在原子内部,一切如往常一样。所有的变化都只是发生在原子的最外层而已。
作者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用另一件证据佐证这一解释。
这证据来自光谱学。光谱学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化合物的X射线谱,是组成它的各元素的X射线谱的简单叠加。
与X射线谱不同,可见光谱是由外层电子的行为决定的,这些电子正好就是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那些电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可见光谱也是相似的。(科学最美妙的地方之一,就是使人们在原先认为互不相关的现象之间发现联系!)
当原子形成分子时,“化学”电子,同时也是“光学”电子,发生重组,从而,原子的光学性质跟着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分子的光谱与组成它的各原子的光谱通常存在显著的区别。
第三部分
在结束这一节的时候,作者又考虑了原子的稳定性(强度)问题。
这一章的第1节已指出过,原子比分子稳定得多,或者说,坚固得多。
中学化学书常会告诉学生:在化学反应中,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不发生变化。然而,许多书不会告诉学生,这表明原子比分子结实得多,稳定得多。
作者指出,原子的稳定性,是由于原子核的稳定性。当原子的性质发生变化时,比如,变成离子,或结合成分子时,只是外层电子发生重组,而原子核不受影响。
所以,经过这样的变化后,原子很容易重新变回原来,比如,从离子变回中性原子,分子分解为原子。
为了使原子发生更剧烈的变化,必须让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发生改变。这是可能的。不过,由于原子核非常小并且非常坚固,这需要极其强大的手段。
最后一句话指向第24章,原子核与核反应。
注2:化学反应中用到的手段一般是研磨、溶解、加热、通电流、高压等等。
这短短的一节,是不是教给我们许多东西?
而且,作者不是直接把结论向读者宣布,而是引导读者思考,一步一步到达目标。
他讲解得很细致,一步也不跳过。
他的视野又那么广阔,带领我们看到许多重大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本人读完这一节,是很受教育而又很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