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日,几名警察将一名身穿囚服的男子押到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处刑场。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滑过天空,男子贬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这个被执行枪决的男子名叫张显光。当年他接连在沈阳一带做下了多起大案,杀害了许多无辜的普通人。
最终,张显光和他的4个兄弟都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即便是多年以后的人们翻开他的卷宗依然会被他的累累罪行所震惊。那么,张显光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
1965年,张显光出生在黑龙江省的鸡西市。由于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太好,张显光甚至连小学都没有读完。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在家里人的影响下选择了辍学。
在那个年代,张显光连小学都没有读完自然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于是,他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社会闲散人员。
按理来说,像张显光这样的小青年在社会上晃悠了几年之后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学门吃饭的手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却走上了歪路。
原来,张显光家里的几个兄弟也全都不是省油的灯。在他们的影响下,张显光很快就学坏了。
受到这些人的影响,张显光经常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一来二去。张显光心里的那点道德感和羞耻感就被磨得一干二净了。
1990年,张显光在自家兄弟和表兄弟的共同帮助下杀害了一个无辜的普通人。从此以后,张显光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社会青年变成了一个嗜血的杀人魔头。
在杀掉了这个无辜的受害者之后,张显光他们劫走了这个人身上所有的财物。随后,几人便决定暂时躲藏起来,以逃避当地警方对他们的追捕。
那个年代警方的刑侦技术还比较落后。在展开了仔细的搜索之后,警方依旧一无所获。最终,有关张显光的案子就被搁置了起来。
为了掩人耳目,张显光和他的几名同伙干脆跑到了沈阳。然而,他们在这里还是没能找到什么正经工作。于是,他们就只能一次接着一次的犯罪。
渐渐的,他们的行为给沈阳当地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警方也开始权力办理他们的案子,一场“猫鼠竞赛”就这样开始了。
2003年1月18日,沈阳商业银行第一储蓄所的运钞车像往常一样停在了银行的大门前。银行押运员王宏海也像往常一样拎着两个大钱袋朝着运钞车走去。
突然,一声巨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住了。现场也因为爆炸产生了大量的碎石和烟尘。而与此同时,几个蒙面人突然从角落里窜了出来,直接扑向了停在路边的运钞车。
由于现场非常混乱,人们根本来不及去拦截歹徒。几名歹徒爆炸成功之后便迅速跳上了车直接截走了车内的200多万元钱款。
事后警方对案发现场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人们发现:这伙蒙面劫匪在两分钟的时间里一共抢走了220万元现金。同时有8名银行的工作人员因此受伤或殉职。
而带领这伙蒙面人实施抢劫活动的正是张显光。这起案件很快就震惊了全国,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次有人胆敢使用炸药去抢劫银行。
再加上当时正值春节前夕,很多人都需要在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这次发生在银行门前的爆炸案瞬间成为了全沈阳民众的一块心病。
随后,警方为了征集线索,直接在报纸上公开发布了悬赏令。如果有人能够为警方提供有用的线索,警方将会向当事人直接提供50万元的奖金。
可在警方发出悬赏令的时候,张显光他们早就已经躲藏了起来。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思路:既然凶手是团伙做案而且携带了大量的武器,那他们就一定是乘坐汽车来到现场的。
也就是说,警方只要找到凶手当天乘坐的汽车就能够找到他们的踪迹。顺着这个线索,警方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叫张晶阳的人。
当张晶阳得知凶手居然用自己的车去抢银行后,他当即下的对警方连连摇头。他告诉警方,在案发的前一天,他的车就被人借走了。
当时他和妻子还以为自己交上了好运,没想到这些人居然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不过,好在在张晶阳的帮助下,警方很快找到了被劫的130万现金。
与此同时,专案组的民警也在南方抓获了张显光的弟弟张显辉、张显明以及他的另外两个表兄弟。可作为真正的主犯,张显光却成了漏网之鱼。
在往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警方一直在全力搜捕张显光。但这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谁也无法找到有关他的消息。
直到2006年8月8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警方接到了群众的报警电话。对方告诉民警,他们家的一个邻居长得就很像通缉令上的张显光。
接到消息之后,当地的民警迅速出动将目标地点围了个水泄不通。经过一番仔细的搜查,人们还在附近找出了一个简易的爆炸装置和一把锋利的尖刀。
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张显光不再抵赖。他承认自己本来是想用爆炸装置与民警同归于尽的。但当天他喝了点酒,神志不太清楚。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被民警抓了。
最终,法院决定判处张显光死刑。在当年的12月1日,他便被有关部门执行了死刑。有关他的罪恶故事也总算是画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个双手沾满了无辜者鲜血的杀人魔头,张显光的结局是罪有应得。但纳那些被他伤害的人却永远无法弥合内心的伤痛。一声简单的枪响显然无法洗涤他的罪恶。
所有对无辜者举起屠刀的人其本质也不过只是懦夫。当面对死亡时,他们也会变得瑟瑟发抖。但法律绝不会姑息这些恶贯满盈之辈,因为在法律与秩序的背后是无数努力生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