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书籍编写的总体思路仍然坚持既要涵盖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全面的内容(包括基础的、历史的、综合的、关键性的内容),也要同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一个科学问题的阐述,通过亲身实践和真实故事来体现,可以帮助提升阅读的趣味性,也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比如关于“修复”和“恢复”的问题,关于蓝藻水华爆发的解决方案等等,这些都是帮助读者理解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也是新文明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体现。
爱心助力
综合来看,生物多样性研究书籍里面既要包罗读者想要在书中找到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宏观的、基本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论述,又能够掌握和了解生物多样性领域创新实践研究、理论和成果方面的精髓,要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权威性著作。
前不久我在长春做一个关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讲座。我提出要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去理解环境损害评估,很多人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认为这对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具体应对方案,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要用鲜活的故事引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创新思想、理论包括实践,带动读者沿着书籍的框架脉络,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所有内容。
以人本的解决方案(HbS)为例,人本的解决方案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个人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推动企业的改变;人民消费观的转变,刺激和推动企业做出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的呼声和行动推动政府和全球层面做出相应的改变,进而来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变革。在书籍编撰上,可以侧重从公众保护特别是个体参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切入,结合月饼过度包装、书籍衣服等的回收循环利用、不使用塑料书皮、外卖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自带水杯等案例,体现每一个人行动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对推动产业和政策的调整与变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