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5号线、越城天地、中冶和记洋行!南京城建,大提速!

老房说南京地产 2025-02-15 05:08:13

南京,送上新年城建大礼包!

最近,《南京市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名单》正式发布,443个项目持续推进建设,57个项目将启动前期工作。

锐评君发现,地铁5号线、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河西南鱼嘴金融集聚区、中冶和记洋行、江心洲独立过江通道等高关注度项目赫然在列。南京轨道交通、现代金融、文旅健康等,持续发力!具体情况,接着往下看。

轨道交通

今年,南京地铁5号线、6号线、11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等轨道交通持续建设进行时。

看看重点地铁线路的情况。

地铁5号线

地铁5号线,新进展!

据江苏新闻的报道:地铁5号线北段正在进行车站装饰装修、联调联试等工作。按照计划,5号线北段有望3月中旬开始试跑,最快4月底前具备开通试运营条件。

北段共21个站点,自北向南从方家营站通达东山香樟园站。待3月16日南段恢复运营后,5号线将进入全线跑图阶段,离正式通车更近一步!

地铁5号线是南京至关重要的地铁线路之一。

途经鼓楼区、秦淮区和江宁区,线路北起方家营站,沿东南方向斜下穿过南京主城核心,至光华门站转南,进入江宁东山片区,南至吉印大道站。一期工程全长37.4千米,共有30座地下车站。

2016年底,地铁5号线正式开工,原计划2021年通车。后因拆迁难度大、沿线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等因素,5号线的建成节点一延再延。

至2024年3月31日,让南京人等待近8年的5号线,率先开通南段(吉印大道-文靖路站)。

地铁6号线

南京地铁6号线全长32公里,北起栖霞山站,途经栖霞区、玄武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和江宁区,南至南部新城的南京南站,共19座车站。

据“栖霞视点”消息,6号线正在进行车站装修,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具备开通初期运营条件,届时燕子矶将实现双地铁贯通(6号线、7号线)。

6号线全线贯穿南京市南北,建成后可与10多条地铁线路实现换乘,不仅连接多个重要商圈和居住区、途经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旅游景点,未来还将与S1号线贯通运营,实现与禄口机场、高铁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

地铁4号线二期

地铁4号线二期,自龙江站至珍珠泉站,全长约9.7公里,地下车站6座。

据南京地铁的消息,4号线二期江心洲中间风井~龙江站区间左线盾构已正式进入掘进阶段。按照官方计划,这条过江地铁线路预计于2026年建成,未来直接利好江北核中核等板块。

现代金融

今年,南京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河西金融中心(金融城三期)等现代金融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南京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

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位于江核,包括两栋300米以上超高层、三栋150米超高层、三栋100米高层、三栋60米塔楼等。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将建设涵盖金融总部、超五星豪华酒店、大型商业等的国际新金融中心。

早在去年,新金融中心第一组团D、E、F等地块上的八栋塔楼主体已全部封顶。锐评君在deepseek上查询了项目的详细情况,供大家参考。

据南京江北新区官微信息:今年1月下旬,新金融中心一期A(5#)地块塔楼投影地下结构土建施工项目,完成了15000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浇筑任务。

南京金融城二期

南京金融城二期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由5座高层塔楼组成,涵盖商务办公、星级酒店、高端商业、高端服务型公寓等。

项目东区总建筑面积约42.9万平方米,定位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的金融企业聚集区”。其中C1塔楼是河西新地标,总高416.6米、层数达到88层,计划于今年建成。

图片来源于南京发布

总部及商务商贸

南部新城商务中心、招商局江苏中心、德基三期、金茂广场二期……今年,南京28个总部及商务商贸项目火力全开。

河西南鱼嘴金融集聚区

河西南鱼嘴金融集聚区,即2016年出让的河西南G97综合地块,项目由华润、金茂和平安共同开发。

项目总建设体量约8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一栋超高层5A级商业、办公写字楼等,未来将引入金融保险、高端商务总部、文化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超高层塔楼总高度约498.8米,建成后将成为河西南的闪亮地标名片。

就在去年夏天,河西南鱼嘴金融集聚区A塔楼工地正式亮灯。随着施工的有序进行,A塔建设加速推进。

湖南路现代服务业总部城

湖南路现代服务业总部城即绿地紫金中心,项目出现在2025南京重大项目名单中,或许为湖南路商圈提档升级锦上添花。

实际上,虽然湖南路地下商业街项目命运多舛,但这几年官方一直在不遗余力推动湖南路的涅槃重生。

去年底,融通集团通过小红书官宣将于2025年启动湖南路步行街一侧的焕新。融通集团,曾出手参与打造珠江路锦创数字产业园、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等,“加盟”湖南路,这座百年商街的全新面貌值得期待!

嘉华国际中心(商业)

嘉华国际中心,为河西CBD三期的三号综合体地块。港企嘉华国际拿地后,将项目打造成约70万方,涵盖超高层办公、大型商业、文化中心、酒店式公寓、星级酒店、改善人居等业态的大型综合体。

目前,综合体的住宅组团嘉璟峰已交付部分楼栋,根据官方计划,商业部分也将在今年迎来重大进展。

就在上个月,河西南全面启动建设河西中央科创区,官方会议上也提到今年要加快嘉华国际中心、JW万豪酒店等项目的建设。

据了解,嘉华国际中心的商业设计,由UNStudio操刀。这是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已有杭州来福士广场、上海189弄等成功作品。用不了太久,河西南的业主们在家门口就能逛到全新高能级商场。

佰汇广场

佰汇广场,在秦淮区龙蟠南路和永乐路的交汇处。项目前身是泰禾禾悦广场,拿地已近12年,规划有酒店式公寓(最高24层)、办公(最高19层)、商业三大业态。

泰禾退出后,这座综合体被国华人寿、宸嘉发展接手,几经更名后,最终敲定为佰汇广场。

去年10月锐评君曾实探项目,当时建筑裙房和塔楼初具雏形,19层办公已近封顶,24层酒店式公寓进展则略慢,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整个综合体最快在2025年底建成。

就在最近,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了佰汇广场的规划变更公示,除了下沉庭院位置调整、南侧增设室外大台阶和自动扶梯等之外,外立面经过优化更为简洁大气,大面玻璃的加持下现代感满满。

调整前的效果图↓

调整后的效果图↓

规划优化,是否意味着佰汇广场的好事更近一步?我们衷心希望,这座搁浅了十多年的主城综合体能在今年顺利建成,尽快与南京人见面。

文旅健康产业

今年南京的文旅健康产业,同样看点满满,越城天地、中冶和记洋行、燕子矶老镇等都来了!

越城天地文化旅游街区

近中华门、虹悦城的越城天地,由商业、酒店、办公、住宅、花园等业态构成,是南京主城中心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地标。

商业部分,以文华东方酒店、约10万方沉浸式潮流商业街区、约2万方高奢花园商业应天荟为主。

去年6月,应天荟进行了商街首秀,整个街区以扶梯+连廊的形式构成动线,首层将秦淮水景搬进漫步街区,打造日夜幻亭、花街点茶等多个网红打卡点;二、三层则是可观景、可互动的空中花园。

文华东方酒店、约10万方沉浸式潮流商业街区已于2023年陆续封顶。15栋建筑组成的商业街区,被命名为来宾楼、集贤楼、翠柳楼等,连同文华东方酒店,重现永乐年间的金陵十六楼。目前,商业街区建设进行时,预计今年正式亮相。

中冶和记洋行

位于鼓楼滨江的和记洋行始建于1913年,当时是国内的第一家冷冻食品加工企业。2016年,中冶集团将和记洋行的原址作为下关滨江风光带的重点改造区域,进行改造再利用。

新老建筑交替,将焕新成为中冶和悦港。依托江景和长江大桥,在商业空间内引入工业和文化元素,打造成鼓楼滨江的商业创意空间和文化潮流聚集地。

对于南京而言,和记洋行旧址不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变身”为文旅商业项目后,将引入主题酒店、影院剧院、工业科技体验馆、屋顶花园农场、餐饮等,对丰富板块商业格局意义重大。

燕子矶老镇

燕子矶老镇,正按既定节奏推进。

早在2015年,《南京燕子矶老镇城市设计》为燕子矶老镇敲定主心骨:建筑面积约10万方,以明清历史为主体,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延续老镇肌理,建设成集商业、餐饮、住宅、旅游等为一体的燕子矶老镇商务圈。

但计划不如变化,原本预计在2019年完成建设的燕子矶老镇,不知何故没了下文。

2018年,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启燕子矶老镇城市设计,明确表示要将其建设成“滨长江、倚外郭、拥名矶”的滨江小镇。

2022年,燕子矶G34地块挂牌出让,这幅商住混合用地,正是燕子矶老街综合体地块,最终被高科以16亿总价拿下。

2023年3月,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出炉,燕子矶老镇最新进展和规划也得以披露。

焕新后的燕子矶老镇有了新名字:燕栖渡商业广场,且将锚定商业、街区、餐饮、酒店等,以老镇肌理为设计灵感进行现代化重构,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业等为一体的滨江新地标。

前期项目

锐评君注意到,除了一揽子产业、现代服务业、市政建设等重大项目,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4号线三期工程、江心洲独立过江通道等中长期规划项目,也将陆续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简单说说话题度居高不下的江心洲独立过江通道。

上个月初,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长江夹江过江通道和长江干线非交通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3—2035年)》,南京新增的2座过江通道里,就有江心洲独立过江通道。

紧接着,本月南京发布盖章认证,江心洲独立过江通道启动了招标程序,正在加快落地。

这条过江通道的规划位置在南京眼步行桥以北,近中海江湾境、仁恒江湾世纪等住区,未来落地通车,将极大程度方便岛上居民前往河西中、河西南等区域。

正如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所说: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这份新年重大项目名单,囊括了相当高比重的产业项目、社会民生项目等,南京将持续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前提下聚力多元化产业,激发经济活力。

新的一年,这座城市仍然值得相信!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