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演义中,作者借张飞之口,痛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这显然是因为吕布先投丁原,后随董卓。由此可见,对于这种侍奉二主甚至多主的行为,世人非常不赞同。但在三国正史中,却有一人先后奉刘璋、刘备、曹丕为主,且都身居要职。
令人称奇的是,无论是同时代的名士,还是后世学者,都对其充满赞赏、同情之意。此人,正是黄权。
陈寿《三国志》赞扬他“弘雅思量,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令狐德棻《周书》则称“黄权之无路,王旅不振,非其罪也”。
那么,三易其主的黄权为何能得到世人的一致称赞呢?
早年发迹黄权生于巴西郡,是巴蜀地方上的名士。其少有才名,被辟为郡吏;刘璋任益州牧后,令他担任主薄。
所谓的“主薄”,是东汉中央和地方长官的属官,负责掌管文书、薄籍和印鉴。其地位虽不如别驾这么高,但也是长官的心腹官吏。如并州刺史丁原,就职之初为了拉拢地方武将,曾以吕布为主薄。
刘璋既以黄权为主薄,说明对他还算比较信任。也正因如此,黄权始终为刘璋着想。在刘备刚入蜀时,他也是率先站出来反对的:“一国焉能容二主?”
可惜刘璋态度坚决,黄权的肺腑之言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让刘璋大为不喜,将其外放到广汉孤守。
而黄权接下来的表现,让世人第一次对他生出了敬佩之情。刘备入蜀后,果然与刘璋撕破脸皮。在得到一应物资后,刘备反客为主,带领部曲直奔成都而来,沿途各郡,纷纷望风而降,比如名士许靖,甚至主动投靠刘备。反观黄权,却始终坚守阵地,不愿倒向刘备。
这正是世人称赞他的一个主要原因。黄权虽受刘璋冷遇,但仍坚持以刘璋臣子自居,在益州各郡县纷纷倒戈后,他孤守广阳,不愿向刘备卑躬屈膝。直到刘璋归顺刘备之后,他才放弃了自己的坚守,奉刘璋之命献城投降。
刘备看重黄权的坚守,让他声名远播,不少巴蜀高官都把他奉为领头人。哪怕是刘备,也不得不考虑黄权的名气。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因为黄权、董和在巴蜀士人中名气颇大,所以刘备在入蜀以后,把他们全部收为己用。刘备的不计前嫌,也换来了黄权的效忠。陈寿曾说过:“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这正是黄权身上第二个闪光点:他虽然改换门庭,却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事。人云“一朝天子一朝臣”,黄权能在刘璋、刘备手上都得到重用,名气与才干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不管主公是谁,他都能尽到自己为人臣子的本分。
这样的黄权,始终令人信任。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伐吴,没有带上诸葛亮,也没有带老将赵云,而是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将防御曹魏进攻的重任交给了他。仅此一例,足见黄权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可既然如此,黄权后来为何会投降曹丕呢?
晚年守节黄权投降曹魏,也是被逼无奈。众所周知,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仓皇逃到了永安城。而黄权的投降,正是发生在此事以后。
彼时,秭归被东吴将领占据,蜀军入蜀的通道就此被截断。如此一来,黄权便有家不能回,只能带着本部人马投降曹魏。
按照惯例,官员投降,其家属要受到牵连。但刘备听说此事后,却感慨道:“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黄权得到世人一致认可的第三个原因,正是来自于刘备这个当事人的谅解。
而正如刘备所料,尽管黄权投降魏国,却也从未诋毁蜀国,更没有在魏国群臣嘲笑刘备的时候,附和他人。在坎坷命运中,黄权为蜀臣,曾为刘备恪忠职守;即便身为魏臣,也不忘故主之恩。
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信时,曾这么评价黄权:“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俯仰一世之间,黄权不愧于心,可谓是真名士也。
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官!能一样吗?那叫良禽择木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