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邓稼先28年的许鹿希,93岁仍住60平米的老房子,子女今如何?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21 19:18:39

苦等邓稼先28年的许鹿希,93岁仍住60平米的老房子,子女今如何?

世人皆知邓稼先是中国"两弹"元勋,为国铸盾,却鲜有人知他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伟大的女性——他的妻子许鹿希。在北京西城区一间仅有60平米的老房子里,93岁高龄的许鹿希依然保持着28年前的生活习惯,每天清晨都要坐在那张老旧的藤椅上,望着墙上泛黄的照片发呆。那是她与丈夫邓稼先唯一的全家福,定格在1956年的春天。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名门的才女,竟在这个小屋里独守了大半生的光阴。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位院士夫人从不向外人提及自己的付出,也很少有人知道她和邓稼先的儿女如今在做些什么。这个家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一、书香门第的姻缘

1928年的上海滩,许家迎来了他们的掌上明珠许鹿希。许家在当时的学术界颇有名气,许鹿希的父亲许德衍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与蔡元培私交甚密。母亲周琰则是留法归来的化学家,曾在巴黎跟随居里夫人学习。

1931年,由于北京大学的工作调动,许德衍携妻女迁居北平。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许德衍结识了同样在北平从事教育工作的邓以哲。邓以哲家族世代从事教育,在北平美学界颇有建树。两位学者因志趣相投,常常往来。

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年仅三岁的许鹿希与比她大六岁的邓稼先初次相识。两家住得不远,邓家的后院与许家仅隔着一条小巷。每逢周末,邓稼先都会带着妹妹来许家做客,许鹿希则在父母的鼓励下,跟着邓稼先学习数理化。

1935年至1941年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许家与邓家先后辗转至重庆。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在战火纷飞中悄然滋长。邓稼先经常为许鹿希讲解物理难题,而许鹿希则为邓稼先准备一些简单的点心。

1947年,邓稼先考取了普渡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临行前夕,他专程去许家辞行。那天,许鹿希送给他一个装有《诗经》的布包,这是她亲手缝制的。邓稼先则回赠了一本英文版的《物理学原理》,扉页上写着"学无止境"四个字。

在美国求学期间,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普渡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特别是在科技领域急需人才。邓稼先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效力。

1951年春,邓稼先回到北京。许鹿希此时已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就读。两人重逢时,那份青梅竹马的情谊终于修成正果。1953年,在两家父母的祝福下,他们举办了简朴而温馨的婚礼。婚后,夫妻二人搬进了北京西城区的一间60平米的房子,这里成为了他们爱情的见证地。

这段婚姻得到了两个家族的全力支持。许德衍欣赏邓稼先的才学与为国奉献的决心,而邓以哲则赞赏许鹿希的知书达理。新婚之初,两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工作,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许鹿希则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命运即将让这对恩爱夫妻经受28年的分离考验。

二、二十八年的等待

1956年的一个春日,邓稼先接到一纸调令。这份来自国防科委的密令,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轨迹。邓稼先必须立即前往西北某基地工作,任务绝密,去向不明,连家人也不能告知具体地点。

接到调令的第二天,邓稼先匆匆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囊。临行前,他给许鹿希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串钥匙。信中写道:"任务紧急,具体情况不便相告,望你相信组织安排。"那串钥匙是他们在西城区60平米老房子的备用钥匙。

从此,许鹿希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逢节假日,其他家庭团团圆圆,而许鹿希只能独自在家翻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1957年,大女儿邓志芳出生,邓稼先因工作原因未能回京。1959年,小女儿邓志纯降生,邓稼先依然不能前来探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鹿希无法对外人说明丈夫的去向。每当有人询问邓稼先的情况,她只能说"他在外地工作"。为了不给丈夫增添后顾之忧,她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女儿的重担。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天,许鹿希通过广播得知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她并不知道,在茫茫戈壁滩上,她朝思暮想的丈夫正是这项伟大工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科学家的家属遭受批斗,许鹿希也未能幸免。但她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保护年幼的女儿。她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从不因家庭困境而影响工作表现。

在这漫长的等待岁月里,许鹿希仅收到过寥寥几封信件。每封信都很简短,大多只有"一切安好"四个字。有时,她会收到一些汇款单,那是邓稼先寄来的工资。但更多的时候,她连丈夫是否平安都无从得知。

1972年,两个女儿先后考入大学。邓志芳学习物理,邓志纯则选择了化学专业。姐妹俩都继承了父母的学术天赋。这期间,邓稼先曾短暂回京几次,但每次停留时间都不超过三天。每次团聚,全家人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时光。

为了不让两个女儿产生自卑感,许鹿希常常向她们讲述父亲的学习经历和治学态度。她告诉女儿们:"你们的父亲是在为国家做重要的工作,虽然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但他一直都很关心你们的成长。"

直到1984年,邓稼先才结束了在西北的工作,正式调回北京。然而,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他的健康状况已经每况愈下。这对分别了28年的夫妻,终于可以朝夕相处,但相聚的时光却异常短暂。

这28年间,那间60平米的老房子见证了许鹿希的坚守。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相濡以沫",什么是"患难与共"。在这个不算宽敞的空间里,她抚育了两个优秀的女儿,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家,更等来了一个默默为国奉献的丈夫。

三、最后的相聚时光

1984年初春,邓稼先终于结束了在西北的工作,回到了阔别28年的北京家中。许鹿希特意打扫了屋子,将那张保存了近三十年的藤椅摆在窗前。这是邓稼先最喜欢的休息处,在这里可以看到院子里那棵老槐树随季节变换的景致。

然而,重聚的喜悦很快被健康问题的阴霾所笼罩。多年来在核试验基地工作,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邓稼先的身体每况愈下。1985年年初,他开始出现反复发烧的症状,随后被确诊为白血病。

得知丈夫病情后,许鹿希立即联系了北京多家医院的专家。在301医院,医生们为邓稼先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期间,许鹿希寸步不离地守候在病房,像过去二十八年等待丈夫归来一样,继续默默地守护着他。

住院期间,邓稼先仍然惦记着国防科研工作。每当身体状况稍有好转,他就会让人把文件送到病房,继续审阅相关资料。有时,他会与许鹿希讨论一些不涉密的科研问题,这是他们夫妻二人难得的学术交流时刻。

1986年春节前夕,邓稼先的病情突然恶化。在病榻前,他向许鹿希交代了几件事:一是关于未完成的科研项目,二是关于两个女儿的未来发展,三是他们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老房子的处理问题。对于最后一项,邓稼先特别叮嘱:"这间房子虽小,但承载着我们的许多回忆,希望你能继续住在这里。"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紧握着许鹿希的手,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这一刻,许鹿希想起了1956年那个春天的早晨,丈夫匆匆离别时的背影。

追悼会上,许多同事这才得知邓稼先就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家之一。而许鹿希,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妻子,用近三十年的等待和守候,默默支持了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

在邓稼先去世后,组织上多次提出要给许鹿希调换更好的住房,但她都婉言谢绝了。她说:"这里有我和老邓的回忆,搬走了反而不习惯。"于是,那间60平米的老房子就这样保持着原样,成为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病房里的最后时光,虽然充满着病痛和不舍,但对许鹿希来说,这短暂的相聚弥足珍贵。她终于可以像普通妻子一样,照顾生病的丈夫,为他煎药、擦身、整理床铺。这些平凡的日常琐事,是她等待了二十八年才得以完整拥有的幸福。

在那些日子里,邓稼先经常和许鹿希聊起两个女儿。大女儿邓志芳已经在物理研究所工作,小女儿邓志纯也在化学领域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看着女儿们都继承了父母的科研精神,邓稼先感到欣慰。他说:"我们这一生,虽然聚少离多,但能为国家做些事情,也算无憾了。"

四、科研报国路

邓稼先的一生,是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一生。1938年,年仅14岁的邓稼先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在那里,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恩师吴大猷教授。1945年,邓稼先获得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次年,他考取了公费留学名额,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深造。

1950年,正当邓稼先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新中国的召唤让他毅然决定回国。当时,他已完成了博士论文的主体工作,只需再做几个月就能获得学位。然而,面对祖国的需要,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搭乘"戈登号"轮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回国后,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他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开始了长达28年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在这期间,他经历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全过程。

在茫茫戈壁滩上,邓稼先带领科研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当时,国际形势复杂,中国面临严重的技术封锁。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科研人员只能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开始,一步一步摸索前进。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个被称为"596工程"的项目,凝聚着邓稼先等众多科学家的心血。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即投入到氢弹研制工作中。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仅用了32个月,创造了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邓稼先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的艰苦攻关。

在西北研究所工作期间,邓稼先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每次核试验前,他都要亲自检查每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他也坚持每天记录工作日志,详细记载实验数据和研究进展。

1982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年,他已经在核武器研制一线工作了26年。尽管身体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他仍然坚持工作,直到1984年才正式调离研究所。

邓稼先一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这是因为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属于绝密资料。但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的贡献,却在国防科技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科研工作中,邓稼先始终保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他经常对年轻科研人员说:"做科研要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马虎。"这种严谨的科研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核物理工作者。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邓稼先仍然关心着国防科研工作的进展。在病榻上,他还在为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他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祖国服务是无限的。"这句话,成为了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生命的芦苇

1986年邓稼先逝世后,许鹿希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作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她在半导体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她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发表了数十篇重要学术论文。

那间位于西城区的60平米老房子,许鹿希一直住在那里。每当有人劝她搬到条件更好的房子时,她总是摇头拒绝。房子里的陈设依然保持着邓稼先在世时的样子,他用过的藤椅、书桌、台灯,都被许鹿希细心保管着。

1987年,许鹿希开始整理邓稼先的遗物。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旧皮箱,里面装满了邓稼先在西北工作期间的日记和笔记。这些珍贵的资料后来被整理成册,成为了重要的科技史料。

1988年,大女儿邓志芳接替母亲的工作,成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员。小女儿邓志纯则在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姐妹俩经常回到老房子看望母亲,一家人常常围坐在那张老藤椅旁,谈论着各自的科研工作。

1990年代初,许鹿希开始在中科院为年轻科研人员做学术报告。她将自己和邓稼先的科研经历编入讲座内容,激励着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每次讲到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往事时,都会引起年轻人的强烈共鸣。

1995年,许鹿希设立了"邓稼先奖学金",专门奖励在物理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这笔奖学金来自她多年的积蓄,她说:"这是老邓生前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要培养年轻人。"

2000年,许鹿希将那间承载着太多回忆的老房子捐赠给国家,作为科技史料陈列室。房子里的每一件物品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成为了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2008年,在邓稼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上,许鹿希将丈夫的全部日记和手稿捐赠给国家档案馆。这些资料记录了中国核武器研制的重要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晚年的许鹿希仍然保持着严谨的科研作风。即使年过八旬,她依然关注着科技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她经常对前来请教的年轻人说:"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地做。"

每年清明节,许鹿希都会带着两个女儿去看望邓稼先。墓前总是摆放着一束白色的芦苇,那是邓稼先生前最喜欢的植物。他曾说过,芦苇看似柔弱,却能在风雨中挺立。这句话,也成为了许鹿希后半生的写照。

2015年夏天,许鹿希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封邓稼先1956年写给她的信。信中写道:"我们这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考验,但只要心中装着祖国,一切困难都是值得的。"这封信,成为了许鹿希最珍贵的遗物之一。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