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米好吃,这在国内应该说有共识。
但东北很大,包括三个半省,以及很多个地级市和县。
如果你仔细去搜集分析一下东北稻米的地理标志产品,结果让人惊恐!!!

这里我就简单地拿黑龙江的哈尔滨市来举个例子吧。
别的省地理标志大米品牌,一个省几个。
而黑龙江的哈尔滨,由几乎大部分的农业县都获得了地理标志大米的认证。
我们先来看图吧,下图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行政区划图。
其中标色的是拥有地标标志大米品牌的县(市、区)。

1、五常市的五常大米
最南端五常市的五常大米,那是威名远扬。
应该说也是当前国内品牌价值最高的大米,口感没得说。
五常大米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6世纪中叶)。
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已组织朝鲜族人在五常地区开垦种稻,所产大米,被奉为贡米,特供京城皇室享用。
自清宣统元年(1909年)五常府设立以来,五常大米便被誉为“千年水稻,百年贡米”。

当然有人会说,小小的五常咋可能生产这么多大米?
但我们跳出来继续往看,这一整片地区的大米都是地理标志产品。
那真要较真这米是不是从五常市的地里长出来的,也没有啥意义。
2、阿城区的阿城大米
我们接着五常往北看,就是阿城区的阿城大米。
阿城大米早在1197年就进行生产,到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曾是金代以来“上京贡米”基地。
早在1996年就获得“中国大米之乡”称号。
在2015年时候,就在深圳建立了首家阿城大米旗舰店。
有很多不了解水稻,不了解东北的网友,应该也没想到东北这么冷的地方,竟然有这么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3、延寿县的延寿大米
在阿城区同纬度的延寿县,取了一个好名字。
而延寿大米也很有名。据《延寿县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入境的朝鲜族农民开始在洼地种植水稻。

4、宾县的居仁大米
我们再往北,到了宾县。居仁是宾县的一个镇,也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居仁镇居住着大部分的朝鲜族人民,对种稻、磨稻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工艺。
在困难时期,人们只以咸菜就米饭果腹,当地流传一句谚语“没有肉,没有菜,只要米饭随便添,胜过山珍和海鲜”。
可见,延寿和宾县都是朝鲜人过来开创的种稻历史。
5、方正县的方正大米
和宾居同纬度的方正县,与我工作接触较多,虽然我一次也没有去过方正县。
方正县作为黑龙江省东北大米主产区之一,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就有农民种植“红毛稻”。
方正县是中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得益于20世界80年代初期引进的日本农民水稻专家藤原长作先生研究推广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1981年,日本水稻专家藤原长作率先在方正推广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掀起了中国水稻的“二次革命”。
2011年,方正县政府投资800万元修建了中国方正稻作博物馆,展示了水稻的起源进化及种质资源、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水稻插秧与收获机械、稻谷的储藏与加工、方正水稻文化、水稻产品及工艺品等方面内容。

6、松北区的万宝镇大米
在差不多纬度的哈尔滨城西边的松北区万宝镇,同样也产着一款万宝镇大米,202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7、通河县的通河大米
然后我们就到了哈尔滨的最北边,通河县。2011年, 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了通河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通河大米很在历史故事。通河县的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松花江北岸一对从关里逃荒而来的父子,每天辛勤劳作,感动了神仙。梦见神仙赐给他三副犁铧,一大两小。
第二天,他们果然看见三副犁铧整齐地排列在岔林河畔,他们用这三副犁铧开垦,不到半年功夫就开垦处上万公顷的良田,开始了种稻的历史。
8、木兰县的香磨山大米
同样最北的哈尔滨木兰县,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了香磨山大米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综上可见,仅一个哈尔滨,大米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就有8个,实在是强,太强。
相对于同样盛产稻米的苏大强,实在是强得太多了。
我们回头再看哈尔滨的国家地标农产品大米图。
其实尚志大米和依兰大米在东北也是比较出名,也许某一天他们也会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吧。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继续为您带来全国各地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故事。
编者注:杨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ADB)、湄公学院(MI)、东亚智库网络NEAT、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AFSIS)粮食安全专家、减贫专家、生态农业专家、营养导向农业专家、农民合作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社交媒体专家,长期从事国内外农业农村产业安全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