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猴子软件 2024-10-29 11:12:57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旅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方面,文旅融合带动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横跨一二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带动加工贸易、休闲服务等相关产业。例如,一些乡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新业态,将乡村的文化遗迹、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等文旅 IP 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提升了文旅产业发展的附加值。同时,乡村旅游也为乡村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消费人口,乡村居民可以通过土地租用、在文旅项目中务工、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农家乐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文旅融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通过文旅融合,可以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安徽西递村以徽派传统古建筑闻名,江西篁岭村主打独特 “晒秋” 景观,广西大寨村拥有农耕梯田和红瑶文化。这些成功的案例启示我们,要利用好传承好地方优秀文化,让人看山望水忆乡愁。

总之,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动力。

二、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活跃态势与成就

近年来,乡村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乡村加入到文旅融合的发展潮流中。业态逐渐丰富,从传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发展到如今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产业园、乡村非遗文化体验游等多种形式。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农产品销售或简单的乡村观光,而是注重将文化、旅游、农业等元素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旅产品。

例如,在一些地区,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相结合,打造了集种植、采摘、研学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乡村文旅融合也为促进乡村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不少乡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改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村民的收入也显著增加。

(二)面临的问题

然而,乡村文旅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融合浅层化问题较为突出,很多乡村仅仅是将农业、文化和旅游简单叠加,缺乏深度融合的规划和设计。产品供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乡村文旅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型人才不足也是一大难题。乡村文旅融合需要既懂文化、旅游,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乡村地区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这样的人才,导致乡村文旅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相对滞后。此外,保障机制不健全也制约了乡村文旅融合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一些乡村文旅项目难以持续推进。

三、成功案例与经验

(一)尹家峪田园综合体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位于素有 “林果之乡”“蜜桃之乡”“长寿之乡” 的山东临沂沂水县泉庄镇,规划面积 38 平方公里,投资 20 亿元,年可接待游客 200 万人次。空间规划为 “一心一廊三带九区”,一心即入口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一廊为崮上花田风光廊,连接园区各个区域;三带包括入口服务带、花田风光产业带、崮上连廊旅游带;九区有桃花潭水入口服务区、桃花溪谷核心区等。

在运作模式上,一是重视市场开发,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制作微电影、歌曲及宣传片等提升知名度。二是探索 “七化一体” 乡村振兴新路,即土地股权化、生产有机化、质量可追溯化、经营电商化、管理企业化、扶贫精准化和农旅一体化。三是采用 “企业 + 合作社 + 金融机构” 模式,整合 20 个村庄约 4 万亩农民桃园,统一管理培训,保底销售鲜桃,实现农民收入递增,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二)竹泉村模式

竹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北部,村庄占地面积 1800 亩。秉承 “先保护、后开发” 原则,确定建设新村、腾空古村的 “一古一新” 理念。

产业规划方面,一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独特沂蒙乡村文化,开发具有沂蒙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引导传统农耕向高附加值乡村旅游发展。二是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古村落保护开发规划,挖掘民俗文化,打造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三是发挥更大社会效益,深入推进标准化创建,开拓村民收入增长点,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竹泉村于 2009 年被山东省旅游局命名为逍遥游示范点、自驾游示范点;2010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14 年被授予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荣誉称号,2016 年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三)荆竹村发展

重庆荆竹村位于武隆区仙女山腹地,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林海、草甸、天坑、峡谷等景观。以 “旅游景区 + 田园综合体 + 特色小镇 + 美丽乡村 + 特色产业园” 全新融合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 “一二三产 + 旅游”。村民冉光芳通过村里培训成为乡村咖啡师,一家人收入大幅增长。2023 年,荆竹村接待游客超过 55 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110 元。

(四)沂南县模式

山东沂南县被称为 “红嫂家乡”,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在红色影视基地推出沉浸式小剧场,形成 “一区四员” 文旅惠农模式,即景区务工当职员、土地入股当社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实行 “一村一品” 多元化文旅业态,共有 14 家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 1123.46 万人次,营业额达 85.62 亿元,辐射带动 84 个村庄的 12000 余个村民实现人均增收 20000 元。

四、未来展望

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尽管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前景依然广阔,令人充满期待。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不断增强,乡村文旅市场将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宁静与淳朴。同时,随着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乡村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将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预计未来,乡村文旅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技术创新方面,数字技术将在乡村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为游客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乡村文化和历史。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有助于精准营销和服务优化,提高乡村文旅的运营效率。

在产业融合方面,未来乡村文旅将与更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例如,与健康养生产业结合,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与教育产业结合,开展乡村研学旅游;与体育产业结合,举办乡村体育赛事等。这种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将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然而,要实现乡村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文旅事业。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培训机会、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年轻人和专业人士到乡村发展。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乡村文旅的绿色发展。

总之,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优势,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