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天天想着不劳而获,人们只会用天上掉馅饼的说法来嘲笑他。
不通过努力而获得的福报,这不是上天的恩赐,就是包裹着糖浆的毒药。上天的恩赐实属少见,更多的时候只会落入陷阱之中。上天的恩赐或许真的少见,但倒霉的事情却并不少见。这种倒霉事情往往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并且自己无法承受。
河南的贾先生在家意外收到一封银行短信,该短信提醒贾先生他之前办理的400万贷款需要尽快归还。
贾先生收到这封短信之后,是十分的错愕,因为他从来没有去银行办过贷款。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贾先生有些不知所措,四百万的贷款是他现在根本无法承受的。
他没有办法相信是自己竟然凭空背上400万的贷款。那么这封短信究竟是由何而来?贾先生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倒霉事情呢?
贾先生根据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号码,很快就联系到了银行。起初贾先生以为是银行将短信发错了,这封短信并不是给自己的,但结果却出乎贾先生的意料。银行的工作人员将他的信息录入之后,发现他的名下确实有一笔400万的贷款。
该贷款是为某公司贷的,而且手续齐全,甚至还出现了他的照片和签名。
贾先生怀疑有人盗用了他的身份信息,借此牟利。
贾先生请求银行的工作人员提供这笔贷款的手续,自己需要这个手续帮自己澄清,但是工作人员拒绝了他。贾先生对此十分的不解,就算他不是这笔贷款的真正贷款人,但这贷款好歹是用他的信息贷出来,他自己居然无权查看。
事实上贷款是需要贷款人和担保人同时在场才能够完成贷款,贾先生先前并没有来到银行办理过贷款,可见这笔贷款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现在银行的工作人员用正常合理的工作态度应对着不合理的事实,这本身就是不妥的。
贾先生和银行进行多次交涉,但是银行始终拒绝提供当初的担保手续。银行的工作人员向焦急的贾先生表示,之前的这笔贷款是开公司的企业法人拿着企业的公章和个人身份证来到银行进行办理的。对于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贾先生始终不能够信服。
银行的态度说明,虽然他们不能够肯定这个贷款是不是由贾先生办理的,但是这笔贷款肯定是要贾先生还的。
银行承认该贷款确实早就该还了,但是由于中间法人变换,导致出现联络人信息不能够及时地获取,所以这才耽误了时间。
贾先生对于银行的解释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如果当初担保信息不够完整,那么这笔贷款肯定没有办法审批。
这就意味着,如今的局面全都是银行一手造就的,银行应当自行解决这个事情,而不是让自己背锅。最终在第三方的调解之下,银行承诺把这笔贷款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马先生也到了公安机关进行备案。
贾先生的个人信息从何处丢失目前已经无从查起,而这一次信息丢失,却让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背上400万的贷款。
像贾先生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此类人往往不得知自己的信息如何丢失,却又因为丢掉的信息背上沉重的债务。
洛阳的一个小伙子曾经在一家火锅店打工,由于他的信息符合创业的相关政策,能够拿到补贴,所以老板就用他的信息去贷款。
这件事情这个小伙子并不知情,知道银行找上门要他归还贷款,他才得知这样的情况。和这个小伙子一起被上诉的,还有十几个人,都是一样被盗取了个人信息,办理了贷款。
小伙他们试图找老板理论,但是老板却表示这笔钱根本不在他手上。他们通过查阅银行的流水账单发现这是一个早有预谋的陷阱。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洛阳市的创业贷款规程,如果贷款到期,借款人没有向银行还款。
银行可以提出书面通知请求贷款中心免除贷款,贷款中心同意了银行的请求,那么贷款清除。小伙这些人的贷款能够批下来,其实就是那些钻空子的人做得手脚,他们利用小伙的身份信息为自己牟利,又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解脱责任。
这件事情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并不是特别得好,犯罪人至今还没有抓到。
受害者遇到信息泄露,绝对不可以妥协,要积极主动地到公安举报,只有这样自己的权益才能得到合法的维护,盗取信息者才能得到惩处。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愈发的多样,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不良团伙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盗取个人信息,借以牟利的现象不在少数。
四川眉山某大学就读的一名学生,手机仅仅丢失了九个小时,就导致了自己损失了数万元,还背上了近万元的贷款。
目前人们的信息往往会和自己的银行卡,微信等支付手段进行绑定,若是个人信息被泄露,财产很有可能会被转移,更有甚者会利用信息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还损害丢失信息人的名声。
该学生在丢失手机之后,通过借用朋友的手机,不断地给自己的手机发信息,试图确定定位。盗窃团伙利用该学生的手机号绑定他人的微信转走学生的余额,又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
尽管该学生迅速地报警并尝试着对手机进行挂失,但是该盗窃团伙十分的专业。
不仅让快递将手机送到商场,而且全过程使用的是虚拟号码。
现如今利用盗取他人信息进行骗钱骗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犯罪行业,其手法多样,产业链之复杂,令人无法想象。最常见的就是利用盗取他人的信息盗取银行卡进行分期贷款,骗取贷款。
曾经诈骗犯朱某购买了大量上海机动车车主的信息,这些信息当中包含了车主的身份证。
紧接着,他又从银行的工作人员中买到了有关这些人的详细信息。
他前前后后总共储藏了50万个机动车信息,数量之大令警方都为之震惊。
上海的王小姐就被他欺骗,原有的招行卡上15000元钱最终却被他转得只剩下24元。事实上这些信息应该被银行严加保密,但是却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以低价售卖。
当记者对出售信息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时,该工作人员一脸不在意地表示大家都这样做罢了,自己只不过是和他们做了一样的事情而已。
部分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的泄露并不重视,在他们看来这些信息泄露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若是被泄露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首先手机上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垃圾短信,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垃圾电话从不停歇,你的电话早就被卖给了推销产品的人,接连不断的电话会影响到了生活。
更有甚者,有人会直接利用个人信息实行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广州就曾经发生过犯罪分子依靠户主快递单信息冒充快递员进行入户抢劫。
事实上我国早就通过了刑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允许将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通过非法的途径获取他人信息。若是情节严重的,还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个人一定要做好信息管理,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非必要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授权。
对于包含个人信息的包装物,如快递单等,一定要做好及时的处理,发现信息泄露,必须采取措施补救,不能够造成更大的损失。
公民如果通过消息获知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第一时间一定要检查自己的重要账号登录情况。
若是存在着登录记录异常,必须第一时间修改用户名或者密码,确保自己的账号无损失。
公民若是丢失了手机,从而导致了信息不安全,第一时间必须冻结手机卡,紧接着要冻结像支付宝,微信这样的能进行交易的APP。受害者必须立即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通知亲友,防止诈骗行为的发生。
丢掉手机之后,要及时地到营业厅去补办新卡,补办新卡之后,旧卡自动作废,这样自己的账户就万无一失了。
当信息泄露并且已经被盗取者用于贷款,要立即地申诉,确保当时的贷款合同无效。
诈骗犯还会利用丢失的个人信息对失主进行诈骗。若是诈骗成功,失主必须第一时间报警,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和姓名以及骗子账号,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地抓到诈骗犯。归根到底个人一定要找好信息的防护,把握好最基本的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让骗子无处可骗。
有关部门还要强化维权意识,要及时有效地处理信息泄露的案件。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并不是一个独立案,其中背后牵连颇多。
执法者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起到警示作用,打击犯罪行为,震慑犯罪者。
贾先生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随随便便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估计你永远也不会想到被泄露出去的信息究竟会被有心人如何利用?个人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自己的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危害自己的同时又危害他人。
与此同时国家名下的银行和贷款中心也一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当涉及重大金额时一定要确保信息合法合规和当事人是否在场,增强法律意识。只有这样像贾先生这样的事情才能更少地发生,老百姓才能更好地生活。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而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无疑推动了信息的快速流通,信息的流通有好有坏,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安全意识松一松,万般理想皆成空。把握好信息快速流通带来的机遇之时,也要做好信息安全的维护。
虽然信息快速流通所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只要通过合理合法的应对措施,就能够保障安全的同时,享受着信息高速化带来的便利,迎接希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