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不着相,你就赢了

楚然谈情感 2025-03-27 16:42:37

文/情感文化小陈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受力意味着影响、拉扯。

别人讲几句不好的话,就能左右你的心情和行为,这实际上意味着你的内核不稳、智慧不够。

什么是“不受力”?

就是不论外界的人如何对你,以及发生任何事情,你不受力就不会太难受,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佛家把这叫做“不着相”。

不解释自己,不揣度他人,不执念结果。

钱钟书曾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修炼不着相的四个法门:不执念、不定义、不设限、如如不动。

不执念

万事万物不过是因缘聚合而成,它们不是永恒存在的,就像人与人的相遇,因缘分而起,缘尽了便各自散去。

生活中,你我往往会对眼前的功名利禄以及荣辱得失过于执着,可实际上,这些属于外在的 “相”,全都是虚妄的,而且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

好比曾经所拥有的财富,会因市场的变动而消逝;曾经拥有的荣耀,同样会在时间的缓缓流逝中被人们抛之脑后。

你若一味地执着,只会徒增烦恼,陷入痛苦的泥沼。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消解“我执”,念头起落如云卷云舒,不攀附、不滞留。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当你的心光明,没有放不下的东西,也不会纠结那些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你的烦恼自然烟消云散。

不定义

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自证预言”。大意是你我会按自己曾说过的话行事,最终会让预言真的发生。

面对不如意的事,积极的想法也许会帮你找到出路,消极的念头,可能会让你走入深渊。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被贴上某个标签时,比如“你很懒惰”、“你很聪明”或“你是个麻烦制造者”,你会不自觉地开始相信这些标签,并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这些标签?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贴标签实验!

在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当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金智英因为常常忙得没时间思考,个性比较没主见,总是沉默寡言,而以为自己是内向的人,没想到参加这些社团活动以后,她发现原来自己是个很乐于交朋友、和朋友相处、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的人,甚至在登山社交到了第一个男朋友。”

不给自己贴标签,不在他人身上找答案。

当你能像水一样绕过所有障碍,像风一样穿过所有藩篱,就会发现:世间本无枷锁,困住你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妄念。

不设限

《金刚经》中的“而生其心”,是说要活在当下,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当你我开始学会专注于当下,不给自己设限时,烦恼自然就少了。

苏东坡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如此的物来则应,事过不留,曾经的苏东坡也是不着相之人。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并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沉,反而不给自己设限,从而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他种地、煮茶、写诗,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正是这种不执着于功名利禄的心态,让他在逆境中依然活得洒脱自在。

如如不动

一位行脚僧人去拜访禅师,问:什么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禅师跏趺而坐,默然无言,只是用手指指天上的云,再指指台上的水。

僧人不解其意,请求禅师解释清楚。

禅师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僧人寻思一会,恍然大悟。

我们可能还不懂,但佛教中人是容易悟到的,因为佛家常讲“着相”。

着相,意思是说大千世界都是虚假的表象,而你我常常执着于某种表象,从而深陷烦恼。

只有不着相,看空一切,放下执念,才能解脱烦恼,生活自在。

“云在青天水在瓶”,云之所以能飘逸蓝天,无拘无束,自在变化,正是因为它“不着相”。不执着于哪一种状态,内心不动,顺其自然,当然就能气象万千。

水之所以困在瓶子里,就是因为它“着相”。执着于某一种状态或样子,放不下,看不开,当然就深陷困局。

真正伤害你的,从来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你对事物的感受。

你看不透,着相了,你就痛苦。

你豁然了,不着相,也就无所谓了。

弘一法师说:“你一定要修炼一种能力,叫做如如不动,外在的一切风云变幻都影响不到你,深入红尘,与众生合一,和其光,同其尘。”

风吹幡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心不动,万物皆不动。

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不经过你的允许,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影响你的心情。

一个人无敌的是,你无心驾驭任何人事物,不着相,不入局,就坚不可摧。

这时,你就赢了!

《金刚经》是佛 教经典之一,被誉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 教最重要、最具哲理的经典之一。

其精炼的文字,深奥的内涵,以及对人生和存在的深刻洞察,让你我在阅读后不禁为之动容,反思自己的生命和内心。

5 阅读:156

楚然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