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陈赓提交哈军工校名,周恩来看后摇头:保险起见,删去2个字

雾隐林间晨曦 2024-12-19 21:32:51

《52年陈赓提交哈军工校名,周恩来看后摇头:保险起见,删去2个字》

1952年的一个春日,陈赓将一份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军事工程学院"的文件,恭敬地递到了周恩来的案头。周总理仔细端详着这份校名文件,突然轻轻摇了摇头。陈赓心里一惊,这份经过反复斟酌的校名究竟有什么不妥?

周总理放下文件,若有所思地说:"老陈啊,这个名字还要改一改。"他拿起笔,在文件上轻轻画了一个圈。陈赓凑近一看,原来周总理圈住的正是"技术"二字。

为什么周总理要删去这两个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意?这个看似简单的更改,竟成就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佳话。

一、陈赓临危受命

1952年初,寒风凛冽的朝鲜战场上,陈赓正在指挥部研究最新的战报。一份来自北京的加急电报打断了他的思绪,电报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速回北京,勿延。"

这份电报来得突然,正值朝鲜战场胶着之际。陈赓放下手中的任务,立即启程返回北京。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故人,都问他为何这么急着回国。陈赓只是笑笑,说是上级有紧急任务。

抵达北京后,陈赓直接被带到了中南海。警卫员领着他穿过幽深的回廊,在西花厅门口停下。推开门的瞬间,陈赓愣住了——毛主席和周总理正在屋内等候。

"老陈来了!"毛主席招呼道,"坐下说话。"周总理亲自给陈赓倒了一杯热茶。这种高规格的接待让陈赓感到不安,他在椅子上坐立难安。

"今天找你来,是为了一件大事。"毛主席开门见山,"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在装备上的差距实在太大。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军事科技人才。"

周总理接过话头:"我们准备在国内建立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专门培养军事科技人才。这所学院不同于普通的军事院校,它要培养的是既懂军事又精通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陈赓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清楚地记得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先进装备给志愿军带来的巨大压力。建立这样一所军事工程学院,确实是当务之急。

"我们考虑了很多人选,"毛主席慢慢道来,"最后认为你最合适。你在红军时期就办过学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你在朝鲜战场上亲身体会过与先进装备作战的艰难。"

陈赓没有立即答应。他说:"主席、总理,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我怕难以胜任。"

周总理笑着打断了他:"老陈,你在战场上都不怕,还怕这个?再说了,你看看现在坐在这里的都是谁?这说明党中央对这件事有多重视。"

毛主席补充道:"我们相信你能胜任这个工作。这所学院不仅要为国防事业培养人才,更要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基础。"

就这样,陈赓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临走前,周总理特意叮嘱:"这件事要快,越快越好。我们等不起啊!"

走出中南海,陈赓站在寒风中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知道,一项比指挥战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正等着他。这不仅仅是建立一所学校那么简单,而是要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选址与规划

接过建校重任后,陈赓立即开始了选址工作。当时国内多个城市都在争取这所军事工程学院的落户,其中上海、南京等地都提出了申请。但在实地考察后,陈赓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哈尔滨。

1952年春末,陈赓带着考察团来到哈尔滨。站在松花江畔,陈赓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这里很适合建设军事工程学院。"

哈尔滨的优势显而易见。这座城市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早在伪满时期就建立了多所工业学校。解放后,这里的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哈尔滨靠近苏联,这对于即将开展的中苏合作办学来说极为便利。

在考察期间,一件趣事让陈赓更加坚定了选择哈尔滨的决心。当时苏联专家正在哈尔滨考察,得知中国要在此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后,一位专家说:"这里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学生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句话引起了陈赓的共鸣。

选定校址后,工程建设立即展开。然而,困难接踵而至。首先是地质问题,预定地块的地下水位很高,这对建设地下工程带来了巨大挑战。陈赓不得不多次修改建设方案。

一天,施工队在挖地基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防空洞。这是日伪时期留下的,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陈赓很快想到了新用途:"这些防空洞可以改造成实验室,既省钱又安全。"

与苏联的合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苏联承诺派遣专家来华指导建设,但专家迟迟未到。陈赓便让工程队先期施工,同时派人赴苏联催促。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明智的,因为它避免了工期的延误。

1953年初,第一批苏联专家终于抵达。他们带来了大量图纸和技术资料,但这些资料都是俄文的。为了不耽误施工,陈赓紧急调来了十几位俄语翻译,昼夜不停地进行翻译工作。

建设期间,陈赓几乎天天都在工地上。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他也坚持每天巡视工程进度。当时工地上流传着一句话:"只要看到陈将军的烟头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就知道工程没有问题。"

工程进展到一半时,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哈尔滨。刚建好的几栋教学楼地基出现了沉降。陈赓立即召集专家组开会,最终决定加固地基,虽然这样会增加投资,但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这笔钱必须花。

就在工程即将完工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兴奋不已。工人们在挖掘地基时,发现了一批日伪时期遗留的精密仪器。经过专家鉴定,这些仪器虽然有些老旧,但经过修复后仍然可以使用。陈赓当即决定:把这些仪器编入实验室的设备清单,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批学员服务。

三、特殊的人才招募

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陈赓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哪里去找合适的教师?建国初期,国内高级知识分子极其稀缺,尤其是在军事工程领域。

1952年深秋的一天,陈赓带着一份写有63名教师名单的文件来到了中南海。这些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全国顶尖专家。但当天周总理正在江西厅接待外宾,陈赓在门外等了整整一天。

眼看天色已晚,周总理还在忙碌。陈赓急中生智,竟跟着周总理进了洗手间。"总理,这是我选的教师名单,请您过目。"周总理接过名单,不禁莞尔:"你这个办法倒是新鲜。"就这样,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周总理批准了这份调令。

拿到调令后,陈赓立即奔赴各大高校。然而,情况并不乐观。当他来到清华大学时,时任校长蒋南翔当面表示:"陈将军,您要的这些教授都是我们的骨干,若是都调走了,清华的工科还怎么办?"

陈赓没有强求,而是对蒋南翔说:"我这就去找彭老总。"这句话一出,蒋南翔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第二天,清华大学就同意了人员调动。

在北京大学,陈赓遇到了另一个难题。一位教授提出条件:"我可以去,但我有一个重病的母亲需要照顾。"陈赓当即表态:"学校会为您母亲安排专门的护工,保证她得到很好的照顾。"

张述祖的加入是个转折点。这位在德国柏林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最初并不愿意离开北京。陈赓专门登门拜访,与他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临走时,陈赓说了一句话:"张教授,建设新中国的国防,就靠您这样的专家了。"第二天,张述祖就同意了调动。

为了解决教师住房问题,陈赓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将自己的将军楼让给教授们住。当有人劝他时,陈赓说:"教授们来自五湖四海,总不能让他们住帐篷吧?"

一位从南京调来的教授到任后发现,自己的实验设备还在南京。陈赓立即派出一辆军车,专门去南京把设备运来。这位教授后来回忆说:"就是这样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诚意。"

不仅如此,陈赓还特别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他规定:新教师必须跟着老教授学习两年,不能单独授课。这个规定虽然在当时显得有些苛刻,但为学校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1953年夏天,当第一批教师齐聚哈尔滨时,一位苏联专家惊讶地说:"这样的师资力量,在苏联的军事院校中也不多见。"这句评价,是对陈赓筹备工作的最好肯定。

四、创新的办学思路

在1953年的一个寒冬,陈赓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即将处决的死刑犯中,发现了一位曾在德国留学的弹道学专家沈毅。陈赓立即前往监狱了解情况,经过详细调查,发现沈毅确实有着极为精湛的专业技术。

陈赓随即向上级提出申请:"请求让沈毅戴罪立功,到哈军工任教。"这个请求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让一个死刑犯来培养国防人才太过冒险。但陈赓坚持己见:"人是会改变的,何况他有真才实学。"

经过多方协调,上级最终批准了陈赓的请求。沈毅来到哈军工后,被安排在炮兵系任教。开始时,许多人对他持怀疑态度。但很快,沈毅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普遍认可。他编写的《弹道学基础》教材,成为了当时国内最权威的教材之一。

这种特殊的人才引进方式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问陈赓:"您就不怕出问题吗?"陈赓回答说:"既然给了他们改过的机会,就要给他们信任。再说了,这些人在专业上确实有真本事。"

在招生标准上,陈赓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他规定:哈军工的录取分数线必须高于清华大学。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说:"这样会不会太高了?毕竟是军事院校。"

陈赓对此解释说:"我们培养的不只是军人,更是科技人才。这个标准一定要严。"为了落实这个标准,他亲自带队到各省进行招生宣传。在上海的一次招生会上,陈赓说:"来哈军工,就是要当'穿军装的科学家'。"

除了高标准,陈赓还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他提出:"理论课必须和实践结合。"于是,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亲自动手做实验。

一次,一门重要实验课的仪器突然损坏。按照常规,这门课要推迟好几个月。但陈赓立即调来了一批在职工程师,带领学生们一边修理仪器,一边学习原理。这种即学即用的方式,让学生们获益匪浅。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陈赓还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1954年,学校接到了一个重要的国防项目。陈赓破例让一些高年级学生参与其中。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专家。

哈军工的教学方式很快得到了认可。1955年,苏联国防部派人来考察,对哈军工的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苏联专家说:"这里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也很强。"

这种重视实践的教学方式,为后来中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据统计,仅在第一个十年里,哈军工就为国家培养了上千名高级军事工程人才。

五、哈军工的开创之路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迎来了开学典礼。这一天,天刚蒙蒙亮,陈赓就站在校门口,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大多是从全国重点中学选拔出来的尖子生,个个都怀着建设国防的壮志。

开学典礼上,陈赓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同学们,你们将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军事工程人才。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讲台下,500多名新生整齐列队,神情庄重。

这时,工作人员递上来一份电报。陈赓打开一看,是毛主席的贺电。贺电中说:"望全体师生同志,为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而努力。"全场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毛主席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他对哈军工的关注从未间断。在开学前夕,他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周总理也多次过问学校的情况,并指示:"要把哈军工办成亚洲一流的军事院校。"

开学第一天就出了一件小插曲。一位来自山东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铺盖丢了。陈赓得知后,立即把自己办公室的棉被送去给这位学生临时使用。这件事很快在学生中传开,大家都被陈赓的细心所感动。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陈赓特意安排了"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里,学校只安排基础课程,让学生们逐步适应高强度的学习。一位老教授回忆说:"陈将军总是说,要让学生先学会学习,再学习专业知识。"

很快,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陈赓决定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科技竞赛,让学生们展示学习成果。比赛中,一个叫李明的学生设计的简易测距仪引起了轰动。陈赓当场表扬了这位学生,并把这个创意转交给了研究所进一步开发。

1954年春,陈赓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医生建议他休养,但他仍然坚持工作。每天清晨,他都要在校园里巡视一圈,看看学生们的生活情况。有一次,他发现食堂的伙食不够好,立即召开会议改进伙食质量。

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机会来了。苏联国防部提出要接收一批哈军工的学生去莫斯科深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名额有限。陈赓坚持要用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最终,20名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获得了这个机会。

1960年,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这时的陈赓已经身患重病,但他仍然坚持参加了毕业典礼。在典礼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哈军工的第一批毕业生,要永远记住自己的使命。"

不久后,陈赓病逝于北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牵挂着哈军工的发展。他给学校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望哈军工师生继续努力,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