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是摊牌了,彻底不装了,只是这个吃相真是太难看了。
为了让孩子上个学,家长得先交几万元的“慈善捐款”,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没错,这就在现实中上演了,最近西安长安区的家长们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
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择校费,没想到竟然被包装成了“慈善捐款”,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据了解,这笔所谓的“慈善捐款”是由当地慈善会收取的。原本正常的入学程序,却必须向长安区慈善会捐款数万元,孩子才能获得入学资格,家长们为了孩子让孩子上学,不得不忍痛掏出这笔不小的开支。
临近9月1日开学前,在中间人的指引下,该家长来到了秦农银行韦曲南街支行办理捐款事宜,收款方是西安市长安区慈善会。在填写现金缴款单时,该家长起初在款项来源一栏填写了“慈善”,但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他这样不行,必须填写为“捐款”,这名家长又重新填写了一份。
让他们感到愤怒和无奈的是,这笔捐款在慈善会竟然查不到任何记录,甚至连一张捐赠证书都没有。
所以呢,这笔钱都去哪了?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个记录都没有,明明是九年义务教务,结果呢,是不要课本费了,可是这些人却变着花样,想发设法,另立名目。
事情发酵后,11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长安区教育局办公室,接线人员表示,此事需要向慈善会咨询,主体不是教育局。真是推的一手好太极,轻飘飘一句话,无数家长累死累活赚的辛苦钱,就真有没了。
而且不止如此,该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还表示,此事没有接到反映,如果是谣言将追责,听着意思是,学生家长都没反馈,其他人反馈,那是不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最后一句更是严厉,还要追究对方的责任,只能说真够可以的。
那既然教育局直接推给当地的慈善会了,那慈善会又是如何进行“解释”呢?
记者随后致电了长安区慈善会,接线人员称此事要问教育局,她不清楚此事。长安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则称,未接到相关情况。
另据新黄河报道,长安区慈善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家长“捐款”的账号确实属于慈善会,“是我们的账户,是我们教育慈善基金的账户。但为什么要捐款这个缘由我们是不清楚的。”
果然貌似都说的很有道理,首先既然慈善会说的这么如同真的一样,那问一句,家长捐款,为了没有响应的捐款证书,别说证书,连个捐款记录都没有了。
而且这里面还有,为何到银行汇款的时候,还不能写“慈善”只能写“捐款”?这里面恐怕不是一两个人,或者某个单一单位能搞定的吧。
事情发酵后,当地很快也发布了声明,成立联合调查组介入此事。
虽然可能知道最后的结果,但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能真相大白,不是类似“举一反三”之类的话。
很多网友也都表示,这都开始明抢了,开始不装了,这是彻底把学生当成了提款机,当成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才是小学,以后还与初中,高中,大学……
老中医都知道,疮不流脓不会好。
如果一次次被迫闭嘴,人人沉默,那些欺负人的人,世道轮回,最后,迟早会有因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