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双面“准院士”段振豪,嗜色如命纵欲无度,犯罪细节辣眼睛

亦融评历史 2023-05-20 22:42:06

我们身处一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奇迹和挑战的时代,科学家们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偶尔也会有一些不幸的事件揭示出科学界中的黑暗面。

中科院准院士段振豪的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震惊。2012年12月18日,段振豪这位曾担任国际地球化学学会“哥德斯密特”奖评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地球深部碳探测)共同主席的杰出科学家,在众多学术和职务荣誉的背后,不幸陷入了贪污罪的漩涡。

作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的前主任,段振豪本应肩负着推动科学研究和学术进步的责任。然而,他的贪污行为不仅背离了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也玷污了科学界的名誉。

这一丑闻的揭露得益于一位情妇的勇敢举报。她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段振豪的不忠和私生子的存在告知了他的妻子。当曹某终于找到丈夫段振豪,追问他关于私生女的情况时,段振豪竟然声称他的行为只是出于"帮助",说他所做的不过是捐精而已。

在多次举报无果的情况下,曹某选择通过网络发文举报,将这一丑闻曝光于众。

曹某发布的帖子一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迅速引起了疯狂的点击和关注。消息迅速传达到中科院方面,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

随着对段振豪的调查不断深入,揭示出了更多令人震惊的事实。除了他私生活的严重堕落,还发现了他以虚假发票报销科研经费的犯罪行为,涉案金额高达130余万元。

从高材生到中科院“准院士”

段振豪,1959年8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新宁县的一户贫寒农家。尽管成长环境并不富裕,但他从小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学习能力,一直以来在学校中都名列前茅。

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年仅18岁的段振豪成为第一批参加恢复后高考的考生之一。他有幸考入了武汉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选择了地球化学专业(5年制)作为他的学业方向。

在1982年秋季,他顺利毕业,并成功考取了中国地质科学院位于北京的硕士研究生。段振豪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期间,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外貌上,他给未来岳母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于是,在1984年,岳母将自己大学还未毕业的女儿曹某介绍给了段振豪。

1985年,段振豪成功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段振豪与曹某喜结连理,成为夫妻。在1988年,他顺利毕业并考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博士后学位。在6月下旬,段振豪踏上了赴美的旅程。

曹某怀孕后并未随段振豪一同前往美国留学。她母亲借给了段振豪4000元用于购买他的机票。直到1989年,当他们的儿子已经九个月大时,曹某才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律师职业,前往美国与段振豪团聚。

在此之前,曹某实际上已经收到了圣地亚哥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然而,由于当时美国的经济形势不佳,她无法获得任何奖学金资助,只能无奈地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美国这个律师众多的国家,曹某面临着就业的困境。加之段振豪作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收入有限。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曹某只能在餐馆或从事其他零工工作。她几乎每天都工作超过12个小时,甚至有一次连续工作了三个月而没有休息一天。

曹某的辛勤付出让段振豪深感感动。他曾经说过,他的成功离不开贤妻的支持和奉献。在他心中,妻子永远是他最爱的人。尽管他们的生活过得艰辛,但段振豪和曹某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们用笑容温暖了辛劳,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彼此。

到了1992年,段振豪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凭借着他的努力和才华,他从一名普通的教师逐渐晋升为教授。与此同时,曹某也不甘落后,她报名参加了MBA学习,并成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享受着可观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他们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通过夫妻共同的奋斗,他们不仅获得了美国绿卡,还在美国购置了房产。家庭经济逐渐改善,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稳定和安定。实际上,段振豪在美国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他后来获得了众多荣誉,但他并没有完全站稳脚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压力巨大。

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经济开始低迷,各大学的科研经费大幅削减,其中也包括了段振豪的研究项目。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却在蓬勃发展。正值国家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回国而推出的"百人计划"。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段振豪为了给自己留下退路,开始寻求回国发展的机会。

美国经济低迷段振豪回国发展

于是,在1998年,他应聘了"百人计划"并开始在国内培养研究生,段振豪发现国内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因此,在2001年,他再次应聘了"百人计划",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职位,逐渐将自己的脚步转向国内。

到了2002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段振豪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做出了重要决定,正式回国发展。她坚信段振豪应该回国为国家效力,同时也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在妻子的坚定劝说下,段振豪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并于同年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合同,留下妻子和儿子独自在美国,自己踏上了回国发展的道路。

回到国内后,段振豪迅速被中科院聘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并于次年晋升为计算地球化学及其运用学科组组长。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的副主席,并作为首批入选的国家级人选加入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4年,段振豪积极倡导并推动中科院物理所成立了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他担任该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实验室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科院内部杰出的研究室。

2005年,段振豪荣获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奖,这在资源环境领域仅有三人获得该奖项。这个奖项的获得进一步肯定了段振豪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卓越表现。

2007年,段振豪当选为国际地球化学领域最权威期刊《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的副主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担任这一职位,标志着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的提升。

与此同时,他也因其在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被赋予了“地学领域的领军人”这一殊荣。段振豪的研究成果备受国际认可,被1000多名科学家引用。2008年,段振豪荣升为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成为该实验室的核心领导人。

然而,在段振豪回国至2011年被查的这段时间里,据统计,他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科研经费。这笔巨额经费本应用于支持科学研究和推动学术进步,但可惜的是,它却成为了段振豪走向堕落的导火索。

面对如此巨大的科研经费诱惑,段振豪心生歪念,开始将这些资源用于个人私利,并逐渐陷入了无底深渊。段振豪的堕落源于对女性的欲望,最初可以追溯到他回国后的第一年,即2003年底。

嗜色如命纵欲无度

在段振豪刚刚安顿在北京的时候,他有一次到某医院看病。在候诊期间,他与一位名叫艾某的年轻女性开始了闲聊。他们的交谈逐渐升温,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段振豪经常邀请艾某共进晚餐,有时还带她回家与其共进晚餐。这种频繁的接触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暧昧起来。令人意外的是,艾某竟然选择与段振豪秘密同居,背着自己的丈夫。她成了段振豪的情妇。

2006年,艾某为段振豪生下了一个女儿,这让段振豪感到非常高兴。为了确保艾某能够妥善照顾女儿,他每月给予她2000元的生活费。随后,为了控制影响,段振豪决定让艾某带着女儿回到大庆老家,秘密地照顾她们。

然而,在2008年秋天,段振豪再次感到寂寞,他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已婚的80后女性王某。他向王某提出可以在他家做家政工作,每月薪酬为1500元,工作时间灵活且不会太辛苦。

王某很快接受了这个提议,来到了段振豪的家。在相处的过程中,段振豪和王某发展出了恋情。然而,拥有两个情人还不足以满足段振豪的欲望,他开始对他的学生张某动了念头。

张某本来是矿床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后来由于对导师感到不满,觉得自己无法获得有效的学习指导,担心无法顺利毕业,于是转到了段振豪的指导下,改学地球化学专业。

段振豪给张某提供毕业的便利,成功地将她变成自己的情人。随着情感关系的增多,段振豪的开销也大幅增加。艾某常常向他要钱来照顾女儿的生活费用;王某希望与他结婚,但他拒绝了,于是王某开始频繁向他要钱;张某成为他的情人后,生活费用也急剧增加。

尽管他知道科研经费应该专款专用,但他却采取了虚开发票的手段来解决资金问题。他几乎把自己报销的款项全部花在了这三个情妇身上。艾某经常带着他们的私生女往返于北京和大庆之间,她将所有的住宿、车票等费用的凭证交给段振豪报销。

每次报销,段振豪都全额报销给她,使得艾某觉得这是轻松获取钱财的方法。她先后搜集了各种票据,总计超过30万元,让段振豪为其报销。身无分文的段振豪将这些票据提交给单位,并将其全部作为科研经费报销了。王某也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了大约20万元的

王某作为段振豪的第二个情妇,是一个贪婪的女人。为了能够彻底得到段振豪,她愿意与她贫穷的丈夫离婚,然后嫁给段振豪。然而,段振豪并不同意这个提议,所以王某转而一直向他索取钱财。

尽管王某从段振豪那里获得了大量财富,但她仍然不满足。当她得知段振豪还有一个私生女,并且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母女提供生活费时,她的不平衡感越来越强烈。

为了满足她的欲望,王某设法找各种借口向段振豪索要钱财。最终,段振豪无法忍受,于2010年6月与王某签署了一份分手协议,将他在房山区的一套小产权房屋转让给了她。

然而,王某觉得自己还吃亏了,于是继续纠缠段振豪。段振豪不再给予她任何支持。王某看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与段振豪彻底决裂。她将段振豪有私生女和包养学生做情妇等一系列丑事,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全部发给了他的妻子曹某。

就这样段振豪的丑事被妻子曝光了,2012年12月18日,段振豪因贪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对于一审判决,段振豪不服并提起上诉。然而,2013年5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原判。

结语

我们常常将科学家视为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楷模,然而,段振豪的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其他领域,个人品德和道德约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追求个人成就和权力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注重学术成就,更要坚守道德底线。

10 阅读:6337
评论列表
  • 2023-05-20 23:33

    这个科学家太穷了!翻车了

    8280173 回复:
    如果能每年从经费里套一千万出来,往上面送一半自己留五百万,或许现在还是杰出科学家
  • 2023-05-21 00:19

    呵呵,他不是最脏的吧[无奈吐舌]

  • 2023-05-21 07:59

    搞地质的太穷了,你看看那些金融经济学家。

  • yoyo 7
    2023-05-21 05:52

    现在的院士评选,纯属扯淡[吐舌头咯]

  • 2023-05-21 19:57

    都培养些啥东西?

  • 2023-05-21 10:51

    我每月工资1800元,法定假日不休,还没有加班费。

  • 2023-05-21 14:11

    专业领域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栽在男女私情里了,情商堪忧啊[汗]

  • 2023-05-22 12:21

    都好,主玩看条件是否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