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探索中小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承办、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南京市晓庄小学共同协办的“指向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主题研讨活动,于2024年9月24日在晓庄小学成功举办。出席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江苏省教科院书记、院长陆岳新,江苏省教科院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万伟,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周世科,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严必友,市教研员王少峰老师,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婷婷,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张迎东,栖霞区教育局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勃、周健,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书记金立义,副书记颜丽,还有来自全省的三百多名教师。
开幕式
上午举行了简洁而隆重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王少峰老师主持。
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婷婷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陈局长在致辞中代表栖霞区教育局对来自全省各地的教育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栖霞区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她特别介绍了栖霞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和做法,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独特价值。
接着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严必友主任讲话。严主任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未来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和挑战,学生的全面发展已不能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南京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城市,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前沿。此次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探讨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效开展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他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智慧碰撞和同仁的经验分享,一定能汇聚成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力量,为南京乃至全省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严主任发言之后,万伟所长带领与会老师共同解读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以及研究此主题的意义所在。她强调,当前教育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认知能力对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她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江苏省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陆岳新为研讨会作指导发言,陆院长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非认知能力的时代价值与当前基础教育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的发展,包括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社会行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当下的教育对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非认知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跨学科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非认知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三、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要明确课程目标;设计多元化活动;采用探究式学习;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校家社合作。
陆院长最后指出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重点关注,深入研究,更需要在学校所有的学科课程教学、学校的日常活动组织、甚至学校管理中渗透培养。他呼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报告会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全省的十位专家围绕“指向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专题做报告分享。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非认知能力的内涵、价值以及如何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有效培养,并给与会的老师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案例。
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周世科分享《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实践》
南京市晓庄小学金立义分享《长程作业:驱动综合实践育人》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实验小学万莺燕分享《做自己的CEO——小学生自我领导力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人才家园小学黄蕾分享《小学生情绪素养发展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南京市未来科技城小学周海玉分享《小学生社交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海青分享《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长》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孙薇分享《非认知探秘:解锁成长新密码》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解丽分享《心灵成长奇遇记:解锁自我效能感的秘密》
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亚东分享《人生成功的越级——以微习惯为例》
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王冬黎分享《成长型思维:驱动课程与活动创新》
下午共有十五节课例作了精彩展示。
主会场课例展示
南京市龙江小学章珏老师执教《清单的妙用》,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清单的重要性。通过“生活放大镜”活动,学生观察并记录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清单,如购物清单、工作计划等。在“清单排排看”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了清单的优缺点,并在“奇思妙想”环节中创造性地设计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清单。在“清单推荐”环节,学生展示了他们自己设计的清单。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解丽老师带来的是《嘿,真棒!》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解老师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如“我是一个能量体”、“我是一个能力棒”、“我来送能量”,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人才家园小学的张雨老师呈现的《你的感受我知道》,通过“切土豆”游戏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学会共情。在“平平的小狗”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喂水小实验”中,学生观察了植物的生长,体会到了关爱和责任的重要性。在“温暖的小太阳”和“温暖传递链”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会了如何传递正能量,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最后,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吴青华主任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吴主任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指向人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他强调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指向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自我认识、理解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体悟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分会场课例展示
南通市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缪建权老师执教了《携爱同行,逐梦工程》,让学生体验了工程师的角色。在“营救喵星人行动”中,学生需要设计一个救援装置来拯救被困的“喵星人”。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了工程师的思维方式,从发现问题到设计解决方案,再到动手实践,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的王晴晴老师上的是《换个角度“分”垃圾》,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分享课前进行的垃圾分类小调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符合家庭特点的垃圾桶”设计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了适合家庭使用的垃圾桶,考虑了实用性和环保性。这节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二中的黄强老师带来的《情绪特工队》课程,通过“情绪脸谱”、“情绪心电图”、“情绪播报员”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通过“ABC理论”学会了如何理性看待情绪。
最后,南京市金陵汇淳学校的吴和平校长对本会场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吴校长肯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启发老师们思考“综合实践活动”与“非认知能力”这两者该如何匹配。吴校长认为作为学科教师,要通过活动去渗透、潜移默化学生的能力,避免只讲不做的现象,应当坚守本心,努力开展好真实的实践活动。
第二分会场课例展示
南京市立贤小学的张月老师带来的是《榉娃圆桌派:课间十分钟我们有话说》,让学生参与到课间活动的规划和管理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如时间管理、活动策展、文化建设和场地规划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点子。
连云港市院前小学的杨雪老师执教了《请求帮助的我也很棒》,让学生认识到请求帮助是一种勇气和智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
南京市晓庄小学的张玲玲老师上的是《换种方式再试试》,通过“问卷调查”、“吸管扎土豆”、“小组合作分析材料”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面对挑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要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这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后,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的石莉校长对本会场的活动进行了总结。石莉校长对三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三节课都能立足真实问题,寻求有效实践。同时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期待,希望大家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理教育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三分会场课例展示
常州市薛家实验小学的潘虹老师执教了《跟着书本去旅行》,让学生通过书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在观看了有关祖国壮丽河山的视频后,学生分组讨论了自己最想去的旅行地,并分享了旅行中的经历和感受。在“制定旅行攻略”环节,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了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行程安排、预算和注意事项等,锻炼了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
苏州市吴江区八坼中学的马勤良老师执教了《时间舵手,生活领航者》,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时来运转”环节,学生通过挑战掐秒表一分钟的活动,体验了时间的宝贵。在“时光编织”环节,学生设计了自己的周末活动计划,并进行了展示和评价。在“时之沙语”环节,学生动手制作了沙漏,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
徐州市新沂市棋盘中学的韩笑老师执教的是《攀登者的抉择》,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探讨了高中生是否应该在校期间进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正反双方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最后,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刘云珍老师组织会场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活动。她带领老师们思考什么是学生的非认知能力,这样的能力形成机制是什么。她认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认知观念,了解自己的非认知能力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课程,让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
第四分会场课例展示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李伟老师执教了《每天一个小目标》 ,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和实现目标。在课堂上,李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时限性的目标(即SMART原则)。学生通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学会了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节课通过目标管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周遥老师上的事《巧言妙语会沟通》,让学生在模拟的沟通场景中学会了有效沟通的技巧。学生通过扮演“沟通名医”,诊断和解决沟通障碍,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协商的技巧。
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吴静老师执教了《未来房屋我设计—奇思妙想碰撞会》,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了未来的房子。在课堂上,学生分组展示了他们充满创意的设计方案,并从结构、能源供给、外观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最后,南京市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徐彪老师对这三节精彩的课例进行了点评。徐老师认为三位老师都特别注意了对学生启发过程中方法的多样性,在老师的课堂设计下,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四方来宾,共聚金陵,研讨“指向非认知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一极具前瞻性与时代意义的话题,为探索教育新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