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说:"中国很快将面临一个全民弱/智的时代,因为短视频的快速崛起,它最大后果是让一群低学历、低素质、无底线的人成为舆论的主流,让谣言、仇恨、戾气替代真相、正义、文明。“
这是危言耸听吗?如果悉心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现象,就会认可郑永年所言非虚。
一部智能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须臾难弃的”伴侣“。
只要不是特别匆忙,走路、候车、候机、候船、购物排队等等,都会低头看手机。
最为奇观的是,在地铁车厢,往中间一站,走道两侧座位的乘客,一水地看手机。

在看什么?当然是自己喜好的”快餐“。
一部智能手机,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佐料“。
而且因为大数据以及智能特点,哪怕你无意中搜到什么,就会一个劲地主动为你推送什么。
例如:你点搜了啥商品、美食、药品等等,就会在一个时间段里”积极“地为你推送同类产品。
你喜欢游戏、娱乐方面的,就会不断地为你呈现。
甚至某些你不想多操心、多动脑的文案,只要AI一下,就会为你解决”烦恼“。
连学生做作业,如果家长监督不严,就可直接从”xx帮“上找”枪手“。
信息的杂乱,观点的混乱,让人们失去判断,也懒得判断。
快餐的”食物“,无营养的”食物“,吃了也就吃了,是否消化、是否吸收,也懒得追究。
大量”爆料“,引发”吃瓜“情绪宣泄,跟着感觉走,不问所以然,也懒得寻根究底。
总之,极大便利,在不知不觉中孕育了”懒“,、——懒得看书,懒得研究,懒得分析,懒得判断。
快速、肤浅、杂乱的信息内容,抑制了人们勤学多思,制约了人们深度思考,失去了相互交流、探讨、辩论的兴趣与激情,人们的思维、智商、智力、活力呈群体性下降,也就成必然趋势。
这不,也就因为看到郑永年所言——因为自己还是不愿意”懒“,才引发悲情思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