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极图不需要现代科学来证明其价值

最近,一篇量子物理学顶刊的文章引起了玄学界的轰动,即科学研究表明,纠缠态双光子图的样子基本就是太极图。大家可以先看下面这

最近,一篇量子物理学顶刊的文章引起了玄学界的轰动,

即科学研究表明,纠缠态双光子图的样子基本就是太极图。

大家可以先看下面这张图,出自该论文。

文章发表在《自然 光子学》期刊上,

稍微了解学术期刊的人,

多少能知道《自然》期刊的分量。

很多搞玄学的人都说,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并且群体嗨起来了。

但我想泼一盘冷水,

完全没必要因为科学上的一些发现与老祖宗的东西吻合而嗨。

因为,我们的东西更高级!

科学上后续的发现,

不过是证实我们的神仙祖宗,

确实是对的而已。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项成果到底说的是什么。

我们先来说说量子的概念,

因为量子二字现在在各个平台上都说烂了,

万事不决,量子纠缠,

好像啥都可以蹭蹭量子,

特别是玄学领域,搞“灵性修行”的一些群体等。

那么量子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说其他的“子”。

物理学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宇宙万物是有无数极小的微观粒子构成。

比如我们小时候学的,绝大多数物质都可以分解成分子,

分子下来是原子,原子又分中子、质子和电子。

质子、中子下又是夸克。

那么量子呢?

量子不是具体的某一类粒子,

不严谨的说,量子是一种尺度。

也就是说,任何粒子,小到了一定的尺度后,

就会出现和经典力学中不一样的性质,

这些性质很反常识,

为了描述这些性质,

就把该尺度以下统称为量子。

这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

也就是进入量子领域中,

很多现象都和经典不一样了。

(但实际上,本人认为,量子领域的很多异常,不过是统计学上在个体粒子上的表现,

当粒子数量够的时候,还是和经典物理对应上了。当然,这只是本人的理解)

那么在量子尺度下,

描述粒子运动的,不再是牛顿运动力学,

而是量子力学,其核心则是波函数。

这里的波函数,表述的意思是,

微观粒子量子尺度下的状态,不是粒子,

而是“波”的形式,

它以波函数的公式弥散在空间中。

波函数则是关于时空的函数,

它可以刻画微观粒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

也就是说,计算波函数,可以预测量子系统的状态。

但实验表明,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所有可能得状态中,

直到被观察的一刹那,才坍缩回到其中一种状态。

这里面又有薛定谔的猫的实验描述。

但这些观点,已经超出宏观世界的人的直觉感受。

哪有一种状态是既死又活,既此又彼的?

这是违背了现实宏观世界的逻辑。

这种未被观察时的微观粒子状态,称为叠加态。

那么什么是文中的纠缠态呢?

当系统内多个粒子彼此作用后,

那么此时可以将这些粒子看作整体,而非单独的粒子,

因此,能描述的是系统整体性质,

而非单个粒子性质。

这就是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和叠加态的特点,

则又有超距作用,也就是在纠缠的粒子A和粒子B之间,

当它们相隔非常远时,

我们观察A,A坍缩成某一状态后,

B的状态我们也瞬时知道了。

这个知道,可以超越光速。

这个结论,打破了传统认知,

也让我们对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等,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该论文的作者,

就是让两个光子与一个量子态叠加,

然后分析两个光子同时到达位置的空间分布。

然后,再将它们同时到达位置的坐标点,

也就是两个纠缠光子的波函数进行可视化,

发现,原来是张太极图。

实际上,不仅其最终的图片与太极图基本一致,

其中间的过程图片也是可以用太极图生成的,

也就是将太极图按照一定速度旋转即可。

不仅是现在公开的这项成果,

其实太极图的妙用还有很多。

今后只会越来越多。

我一直说,易弥纶天地,

它描述的规律是最普适的,

最具有囊括性的,

所以这个新闻的出现,

我一点都不奇怪,

后续只会越来越多的证实,

华夏之文化,是神仙之文化。

神州大地,也是神仙之所居。

神字左边的示,就是垂示、示范,

就是告诉大家,

把右边通天通地(田字上下出头)的规律用象的方法昭示给大家。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38
用户18xxx38 2
2023-08-24 11:03
太极图是中国古代揭示宇宙自然客观事实与规律的经验科学的典范,它揭示宇宙由阴阳两区(即两个黑白鱼形)对立统一合抱自然构成,揭示黑洞与白洞(即两个黑白鱼眼)对立统一自然分布在阴阳两区。龚木益
张锐
张锐 1
2023-08-25 00:17
空间即时间,物质即能量。这二者是可以互为表里的关系,当物质无限分割到最极限时,这时物质就是能量的宏观表现,而物质的状态则是以能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他们是可以等价交换的,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状态,也可以将物质和能量这种相互转换的状态看成一种宇宙的本源信息交换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