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汽车的诞生地之一。卡尔本茨于19世纪后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后,就此开启了地球上的汽车时代。德国的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德国的车企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其核心技术长期稳居世界领先,其产业还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链。德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着极高的声誉和占有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近年来德国车企的发展情况一改往年的风光。最近,几大德国汽车制造商相继下调各自的利润预期,而最新的统计数据也确实反映了各车企确实没有在杞人忧天。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德国车企营收同比下滑0.4%,销量下滑2.5%,而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高达18%。奔驰利润率由13.8%降至10.9%,宝马则由13.1%下滑至10.8%。从上述数据来看,德国车企整体发展呈现不景气的状况。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德国的中流砥柱地位在动摇,其市场占有率持续走低,营收和利润受到较大冲击。
部分德系车品牌
01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德国车企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夹击。首先,销量和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经过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变缓,且对德国的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出现工厂被迫停工、物流受阻等问题,对其生产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满意度,部分市场份额随之流失;再者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能力受到限制,汽车市场整体需求减少。由此,供需两方面的现状均对德国车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各大车企停摆
第二,据统计,在德国生产的乘用车中,总产量的76%的汽车均用于出口。然而近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愈加显著,部分国家为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大幅提高关税,设置各种贸易壁垒,使得德国车企能够进入该国市场的汽车数量受限,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充分供应产品,因此德国的汽车出口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第三,在当今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应运而生,新兴车企不断涌现。纵使德国车企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传统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电动汽车蚕食,德国车企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
德国新能源汽车品牌Elektron发布全新超级跑车效果图
其次,国际政治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原因。俄乌冲突爆发后,一方面欧盟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导致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对长期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的德国来说无疑是打击重大的。对于这样的能源密集型汽车企业来说,它不仅失去了稳定的能源供应来源,对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能源价格的上涨也会使企业的成本急剧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另一方面,乌克兰是德国车企的零部件重要生产地,俄乌冲突使得乌克兰对德的供应减缓甚至中断,也就是产业链的断裂,从而影响生产效率,众多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风险。另外,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也会给产品的长途运输带来安全风险和成本增加的问题。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等航运要道,汽车销售线路和配送网络遭到严重破坏。
02
德国车企的未来何去何从?
展望德国车企的未来,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挑战异常艰巨。若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持续恶化,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可能会不断削弱。在全球对汽车排放标准要求愈加严格的背景下,身处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赛道上,面对来自各国新能源车企的激烈竞争,德国车企需要加速各方面的智能化转型,否则很可能会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掉队。此外,德国车企还需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以应对更复杂的贸易摩擦、更强烈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贸易壁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德国车企大众发行新款电动汽车
另一方面,机遇犹存。虽然现在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略显逊色,但德国车企在汽车制造技术和品质把控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其工程技术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依然不容小觑。如果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仍有机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德国依然可以凭借在国际市场的较高影响力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多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创造新的机遇;亦或是凭借自身品牌的较高知名度,在发展中国家开拓新兴市场,创造新的利润来源。
但是德系车普遍较高档、偏贵,德国车企如何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其一,针对发展中国家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购买力,推出了丰富的产品线。既有价格相对较高、配置豪华的高端车型,满足发展中国家高收入群体对品质和品牌的追求;同时也开发了一些价格较为亲民、更注重实用性的中低端车型,以吸引普通消费者。
其二,深入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特点,对车辆进行定制化设计和改进。比如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道路状况较差,加强车辆的底盘结构,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和耐久性;针对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对车辆的空调系统、散热系统等进行优化,以此增强当地消费者的接受度。
其三,从源头上解决消费者“买不起”的问题。与当地的金融机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分期付款等金融服务,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这样可以减轻消费者的一次性付款压力,使更多人有能力购买德国汽车,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德国汽车进口关税
03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德国车企的发展历程为全球汽车产业敲响了警钟,也带来了深刻启示。以史为鉴,吸取德国车企今日遇到困境的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抢占技术高地是关键。如今面对汽车行业智能化的浪潮汹涌,核心技术成为决胜法宝,德国车企因核心技术发展速度滞后于全球趋势而陷入困境,这警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秉持理性的超前思维,对新技术保持敏锐嗅觉和前瞻眼光。
第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发展模式是生存之道。德国车企的国内市场以及欧洲内部市场本身并不是很广阔,因此需要扩大出口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根据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来看,对于中国来说,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不仅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均衡布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也要注重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毕竟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调整战略,强化自身优势,才能在全球产业竞争的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驶向成功的彼岸。
国内国际双循环示意图
在全球汽车产业风云变幻的浪潮中,德国车企的命运正处于十字路口中。它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目前还是未知数。不过危机中常常蕴含着转机,任何一种调整的策略,都有可能成为德国车企逆流而上重新归来的关键动力。不论其最终结果如何,德国车企的发展历程对于全球汽车乃至其他行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引导我们向正确科学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