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渐行渐远的旧时光,仿佛一缕缕萦绕心头的烟絮。
我们仰望着那轮红日,想起小时候蜜饯糖果的香甜,想起碎金一般的春节耀眼夺目。
那时的节日,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庆典,满载着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怀。
人们会提前一个月准备年货,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
年三十那一顿团圆饭,桌上摆满了吉祥如意的美食佳肴。
一家老小围坐一起,欢声笑语中迎接美好新年。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就揣着压岁钱红包,蜂拥到街头,响亮的鞭炮声中到处是欢乐。
如今这些景象已不再。
城市中那喧嚣繁华,渐渐只剩灯红酒绿,而那份淳朴温情,也随着时光流逝。
我们无法阻止现代文明的步伐,但我们仍可以在心中珍藏那些美好回忆。
当我们追思过去,也许现实会为之一亮。
贴门神我还记得小时候,每逢春节,街边墙角都会贴上红红火火的门神画像。
那些面容威严,装扮鲜艳的门神,仿佛活灵活现,让人不禁想象他们正站在那里保卫我们的家园。
而今,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再难找到那些门神的身影。
现代化的住宅,不再有可以贴门神的地方,人们也无暇顾及这些传统。
与之相应,本该燃放喜庆鞭炮的街道,也渐渐只余寂寞。
我们无法阻挡现代化的脚步,但传统与现代本不应互相敌对。
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珍视,就还来得及将些许过去注入城市的新生命。
也许,我们可以在建筑物上挂上象征化的国画门神,或者组织些简短的鞭炮表演。
虽然规模不再巨大,却也可增添节日期间的一抹传统温情。
传统与现代本可以相辅相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这个城市找到属于她的活力与灵魂。
鞭春牛记得小时候,每年立春那天,镇上都会搭起高高的春牛架子。
那个大红色的纸牛,肚子鼓鼓的,像是孕育着无限希望。
当第一道日光升起,鞭炮声中,壮众们窜上前去,葱葱郁郁的鞭影下一片混乱。
最后牛身破开,糖果、粮食洒向欢呼的人群,宛若五谷丰登的预兆。
然而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每每打春牛,总免不了大打出手的场面。
随着时代进步,这一习俗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留下的,只有脑海中那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画面。
今日春节,也许我们不再需要通过打牛这种方式来祈福。
但是那份盼望五谷丰登、生机盎然的心情,却一直深埋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中。
我们会以新的方式,来传承与发扬这份美好祝愿。
垒旺火熊熊燃烧的火堆,在漆黑的乡间夜空中格外耀眼夺目,它是传统“垒旺火”的写照。
那些黝黑沉甸的煤块,堆叠出高耸入云的塔状火堆,犹如一座矗立农家院落中的烽火台。
这是整个大年三十的亮点。
村民们怀着敬畏和期盼的心情搭建这座“旺火塔”,盼望着它能点亮来年的好运。
到了除夕子夜,当火把触及那黑黝黝的煤堆。
“轰”的一声,旺火霎时冲天而起,照得整个村庄明亮如白昼。
通天的火光,是新一年全村人奔赴幸福的引路灯。
“旺火通天,万户千门亮。来年吉祥如意到,家家户户年年好!”
然而,时代变迁,这一美好习俗也渐行渐远。
燃烧的旺火不仅消耗大量煤炭,还带来严重污染。
更为致命的是,高耸的火堆极易酿成安全事故。
虽然依依不舍,但村民们终究选择了与时俱进,这一习俗也就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曾几何时,旺火照亮整个村庄;
而今,我们在节日期间更需要关爱与陪伴。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明进步的证明。
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新生的期盼,这期盼会被传承,也会以新的形式重生。
躲债戏过去,每逢过年城隍庙灯火通明,舞台上正演到高潮。
表演者们戴着花脸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激昂的锣鼓声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人间百态。
不少穿着打补丁的衣衫的人静静坐在角落,神情严肃而专注。
他们不再是来欣赏演出的,而是带着躲避债主追讨的目的。
在这神圣的城隍庙中,他们期望得到暂时的庇护。
那是旧时艰苦生活的写照,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度过难关。
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日益宽裕,这类习俗也逐步从人们生活中退出。
我们会把那段历史珍藏在记忆中,并感恩我们正处在一个更美好的时代。
如今的我们不再需要借助这些习俗来面对生活的艰辛,因为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多选择和希望。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幸福人生。
这来之不易的进步,更应当令我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白头对联明媚的阳光洒进祖祠,照亮了悬挂在大厅正中央一幅副特殊的春联。
那是一副典型的“白头春联”,通体火红的对联,只在顶端留有两寸白边,在红红的底色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种独特的春联形式,是莆田地区的传统习俗,它凝结了先人抗倭的历史记忆。
传说那片白边,是为纪念抗倭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而特意留出的空白。
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保卫了家园。
白边在视觉上划出一道空白,寓意着那些烈士虽已仙逝但精神永存。
他们的英名,会被历史铭记。
每当新春来临,莆田人都会悬挂白头春联,以此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这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代相传。
对春联的顶端那片空白,也仿佛一双穿越时光的悲悯的眼睛。
凝视着这个曾经经历过硝烟和血雨洗礼的城市,期盼她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