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炮弹哑火,是因为灌了沙子?这是一种长期误解

娱小七 2022-10-26 16:27:55

相信看过电影《甲午风云》的观众,都会对这样一幕记忆深刻——中日黄海海战激战正酣,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果断下达开炮命令,炮手却无动于衷。

邓世昌焦急万分:“为什么不开炮?再不开炮,我们全都完了。”

“报告大人,炮弹里面全是沙子,打不响啊大人。”

邓世昌眼睛瞪得老大,有点难以置信。

炮手看邓世昌不信,索性拧开一发炮弹,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从里面“刷刷”倒出来的不是火药,而是一粒一粒的沙子。

邓世昌出离愤怒,他怒吼道:“混蛋,全都是卖国贼!”

解说员紧接着来了一句贴心的旁白——“这是刚从外国买回来的炮弹。”

潜台词是,清廷负责采购军火的人贪赃枉法,外国军火商丧失底线,偷工减料,弹筒里该装的火药,却装上了沙土。

看到这一幕,观众无不义愤填膺: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员利欲熏心,炮弹是绣花枕头,这让我们的将士如何上阵杀敌,北洋水师怎能不全军覆没?

他们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抱憾终生。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确实存在,不是编导杜撰,北洋水师的一部分炮弹里面装的确实是沙子。

但是并不能因此把战败的原因归咎于炮弹的质量问题,不能因此断定负责采购军火的官员中饱私囊,也不能说是军火制造商偷工减料,坏了良心。

真相是,在当时炮弹中填沙子的不光是清朝海军,各国海军都是这样做的。

估计听到这里,很多人是一头雾水,炮弹中装沙子的话,杀伤力从何而来?这就要从当时炮弹的分类说起。

科技是不断进步的,武器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百年前的发生的事。

今天的炮弹里面肯定没有沙子,但是在19世纪中后期,部分炮弹里面装沙子却是标配。

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军舰上的大炮,装备的炮弹不是单一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空心弹,一种是实心弹,之所以如此,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经过多年研究才摸索出的经验。

概括地说,就是根据作战的不同需要,射出不同材料的炮弹,以更好满足战时要求,完成作战任务。

那么,两种炮弹都有什么不同用途?

军舰在大海上作战,作战目的就是消灭敌人。

在发生海战的时候,消灭敌人的途径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直接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军舰上的水手和炮手。

但是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将敌舰击沉。

由于是在大海上航行,击穿敌人军舰之后,敌舰不能自由航行,我舰就可以占据主动权,随心所欲打击敌人,直到将其消灭。

再说了,敌舰受伤后,无法难抵御风浪,不能正常操控航行;在此情况下,即使我舰没有了炮弹,不对敌舰进行打击,舰上的官兵也凶多吉少,会随波逐流,难以生存。

尤其是当炮弹击穿敌舰舰体底部之后,就会出现大洞,海水汹涌而入,不要太长时间,舰船就会沉没,士兵就会葬身鱼腹。

而打击敌人用的炮弹,跟攻击舰船用的炮弹是不一样的,前者叫开花弹,后者叫穿甲弹也叫实心弹。

开花弹是俗称,专业的称呼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叫作榴弹。

榴弹里面刚开始的时候装填的黑火药,火药技术进步之后变成烈性炸药。这种炮弹击中目标之后就会爆炸,增加杀伤面积,因此俗称“开花弹”。

众所周知,军舰诞生后也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的军舰叫战船,是在桨帆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桨帆战船。

它的材料是木板,优点是重量轻,浮力大,航行起来速度快,而且造价低廉。但是它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质量差,密度低,很容易被击穿,击中以后容易起火。

三国时的火烧战船,船体就是木头。那时候的船不能使用铁甲,先不说没这制作工艺,它重量太大,行船速度太慢。

蒸汽机诞生后,蒸汽船时代来临,行船速度不再担忧,铁甲覆盖的战舰应运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舰船越来越重视防护能力,保护范围也越来越大。装甲不光保护舰体,还要保护炮塔、机房和指挥部。所以后来的战舰装甲厚度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高。

比如黄海大战中,经远舰的水线带装甲厚9.5-5.1英寸,装甲甲板厚3英寸(倾斜处)/1.5英寸(平坦处),炮座装甲厚8英寸,炮盾厚1.5英寸,司令塔装甲厚6英寸。

在此情况下,仅仅用开花弹对军舰的杀伤力有限,必须使用穿甲弹才能穿透舰体。

所谓的实心弹,是我们中国人的叫法,是从炮弹的结构而言,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穿甲弹。

舰船装甲是有强度的,榴弹对它杀伤力有限,犹如隔靴搔痒,必须依靠穿甲弹。

穿甲弹之所以能穿透铁甲,靠的是炮弹的动能。

怎样提高动能?那就是增加炮弹的质量,质量和惯性是成正比的。

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也就越稳定。

早期实心弹的弹头是里面空的,它的内部并不填充火药,这样做的初衷为了让实心弹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的弹道保持平稳,发生变化较小,命中精度更高。

通俗地说,就是给其加上一定量的配重,让前后重量接近,以保持炮弹平衡,不让它“飘”。因此,当人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原先中空的弹头里便被灌入东西来进行配重。

你一定会说,弹头里面装火药不好吗?还别说,当初人们就是这样做的。

弹头中灌入什么东西,人们心里也没谱,也是个探索的过程。起初,设计者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在实心弹里装填火药,实战使用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渐渐地,就发现这种方法落伍了,或者说有弊端。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军舰越来越注重防护能力,军舰装甲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镍钢和哈维钢,以及后来的渗碳钢装甲问世,装甲强度越来越高。

实心弹击中这类超硬的目标后,因为炮弹本身的巨大惯性,会将弹头中的炸药提前引爆,还没有完成穿甲任务,炮弹先“牺牲”了。

人们在经过很多次的尝试之后,发现沙子和碎石比火药更适合,因此原来用于配重的火药就被沙子、石头替代。

火药价值高,沙土、碎石几乎无价,何乐不为?

当然了,什么样的炮弹灌沙子,什么样的炮弹该灌碎石,什么样的炮弹混着灌,还有量的多少,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实心弹因为不能爆炸,所以在海战中,它只有命中敌舰水线附近位置(最好是水线以下),才能发挥作用,造成敌舰进水,导致其沉没。

如果击中的是敌舰水线以上部位,或者击中了穹甲,那就只能给这些部位钻个孔,发挥不了预想的作用。

如果恰好击中了机器,或者打在人身上,还起了点作用,否则的话,跟没打没有多大区别。

即便是将敌舰打得伤痕累累、百孔千疮,但只要其水线以下没有中弹,安好无损,整舰凭借巨大的储备浮力依然可以正常航行,起码不会沉没。

那个年代,除了实心弹,各国海军的炮弹以开花弹为主,来炮击敌舰水线以上部位、主要是暴露在甲板上的战斗人员。

然而战舰的弹药库、动力舱,以及炮台等受重装甲防护的核心舱室只要不被炮弹击中,战舰照样不伤元气。

所以,要想只凭开花弹击毁一艘敌舰,让它失去战斗能力,难度很大,或者说不计代价,进行狂轰滥炸,这就要求你必须是土豪,有足够的弹药储存。

因此,最科学的办法是穿甲弹和榴弹,即实心弹和开花弹配合使用。

当时世界各国的炮弹里灌沙子是惯例,并不是清朝的专利,交战的另一方日本,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炮弹中发现沙子不是怪事,也不是北洋水师失利的原因。

其实北洋水师的炮弹并非全都来自欧洲,其中的开花弹是从欧洲进口的;电影上出现的穿甲弹,恰恰是大清自己的兵工厂生产的。

这是因为,生产穿甲弹的门槛低,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对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准要求也不那么高,所以清政府可以自力更生,以节约外汇。

经过曾、李、左、张四位中兴名臣发起的洋务运动之后,清帝国已经具备相当的工业能力,常规武器我们也可以生产,比如穿甲弹。

所以,北洋水师的穿甲弹产地不是欧洲,也不是美国,而是来自国内军火生产最先进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

而开花炮弹制造工艺复杂,要求工艺水平高,也要求有足够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能花银子进口。

这既是当时的需要,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有些国内的机器局如天津局也能制造一部分开花弹,但那是短倍的,要是生产4.5长倍的就无能为力了。

即使是这点可怜的短倍开花弹,库存量、装备量也极少,分配下来也就每舰几百枚!所以,说开花炮弹基本来自列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穿甲弹则是地道的“国货”。

因此,电影里那组镜头所展现的炮弹里有沙子不假,但是人家就是这种设置,而且穿甲弹里面装沙子是惯例,还是大清制造的,跟洋人无关,跟腐败也无关。

编导为了渲染清政府无能和官员的腐败,制造了这一噱头,属于艺术加工,无可厚非,我们也不必当真。

既然如此,黄海海战,被称为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被名不见经传的日本海军打败?

我们知道,北洋水师的爱国热情很高,他们个个视死如归,我们不是输在士气上,还是输在装备上。

说法一,日军比我们发射的炮弹多,他们的弹药充足,炮弹发射基数多。

黄海大海战,日本海军命中率只有11.5%;北洋舰队火炮命中率16.5%,每6发就能命中1发。

一战中,英国和德国进行的日德兰海战命中率只有2%,说明东亚人在海战上绝对不比欧美人表现更差。

为何大清军舰命中率高,反而失败?

因为日军的弹药储备高,发射弹药多。这是关于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失利的一种解释。问题是日军弹药消耗有确切数字,北洋水师却没有,无法比较。

说法二,日军军舰航速高。

日军的航速平均在18节,北洋水师的平均航速在14节。

日舰机动性高,就能咬定我舰,占据主动权。

说法三,北洋水师火力不够,速射炮少。

北洋水师的速射炮173门,日舰是268门,火力上不能占优势,这一点才是致命的,如此大的劣势怎能不败?

说法四,弹头装药、弹头发射药日本超越中国。

黄海海战爆发时,各国通常采用的是黑火药,也叫栗色火药,这种火药的弊端是,燃烧时温度过高,容易烧蚀炮膛。而且燃烧后产生的火药残渣,很容易附着在膛线上清除困难,不清除的话影响射击精度。

而每次发射后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清洁炮膛,这就大大影响射速。

不光如此,黑火药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刺鼻的白色浓烟,影响炮手的视线,只能等发射后浓烟散尽才能重新瞄准、发射,这也会影响射速。

那么日本海军不用这种火药吗?不完全用。

欧洲国家当时也发现了栗色火药的弊端,在积极研制寻求一种新的火药来替代。

德国和英国科学家先后发现了一种苦味酸可以用引信引爆,而且其爆炸的威力远大于黑火药。在1885年,法国科学家尝试将苦味酸用于军用,用它来做炸药来装填弹头。因为它是黄色的,被统称为黄色火药,爆炸的威力强于TNT炸药。

但是这种炸药非常敏感,稳定性不好,安全性低,没有进一步研制推广。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走在了世界前列。

日本工程师下濑雅允在1891年配制成功了以苦味酸为主要成分的烈性炸药,定名为下濑火药,并于1893年1月下旬正式开始在日本海军中换装填充下濑火药的炮弹。

这种火药有很多优势,一是发射的炮弹遇到很小的阻力都会立即爆炸,通俗地说就是“挨到就炸”,哪怕炮弹速度不够,到了强弩之末,也能对目标起到杀伤作用。

其次,爆炸形成的火焰会像汽油着火一般四散流动,即使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产生的上千度高温能将装甲融化。

长久以来,军事专家一般认为,到了日俄战争的对马海战时,日军才开始使用为下濑火药炮弹。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黄海海战时,日本的这项技术虽然不成熟,但是已经发明了“山内改正型引信”。

具体来讲,就是在原本炮弹装药的黑火药中间加上一个苦味酸药包,这样苦味酸不与弹壁接触,用传统的黑火药引信引燃,黑火药爆炸之后点燃苦味酸,所产生的威力比传统的黑火药榴弹大了许多。

无论如何,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不是败在士气上,也不是败在“沙子炮弹”上,而是败在了其它军事装备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说“落后就要挨打”,到什么时候都是如此,光有士气是不够的,还要在科技上领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