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
同日,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表示接受这项协议,最终协议于当地时间11月27日凌晨4时生效。
停火协议背后的博弈。
此次停火协议的达成是多股力量博弈的结果。内塔尼亚胡平衡各派利益的权宜之计。近段时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断强化右翼执政联盟的执政地位,结果非但没能赢得国内民众的广泛认同,反而导致以色列社会舆论和中左翼政治力量出现强烈反弹。此外,内塔尼亚胡本人目前也面临着国内的司法调查和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等多重压力。
而作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坚定推动者、建制派精英的马克龙,一向反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对特朗普大力支持欧洲极右翼民粹势力的做法不满已久。此次拜登联手马克龙积极调停黎以冲突,反映出西方建制派势力与特朗普集团的针锋相对,而这种权力的博弈与对抗今后4年中将充斥美欧政坛。实质停火仍难实现?虽然目前黎以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协议的落实仍然存在较大阻碍。一方面,以色列政府内部对停火协议争论不休,国内鹰派并不同意此时停火。以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称停火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以色列应继续打击真主党。另一方面,以色列希望保留自由裁量的空间,同意停火只是权宜之计,如果真主党在边境地区重建武装,以军有权随时采取行动。同时,美国也选择了继续为以色列背书。拜登称,如果真主党违反停火条款,以色列可以迅速恢复在黎巴嫩行动。总的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无疑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地缘格局下,多方势力介入中东紧张局势的妥协结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中东和平之路仍然漫长且充满挑战。未来,这份停火协议能否转化为更持久的和平,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