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地方有一句俗语,我也是第一次从母亲那儿听到的:“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意思是,亲戚中最亲的是舅舅。
过去我和母亲发生点小纠纷和矛盾,一旦小舅舅得知,他总是站在我母亲一边,说我的不是,根本不听我的任何解释,也不问我受到了多少的委屈,反正不对的都是我。
他秉承的逻辑大概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一点,我能理解。
在我的记忆中,小舅舅教育和劝导我最多的,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这句话:“你要这么想,思路就通了,没有她,就没有你!”
“没有她,就没有你!”
坦白说,小舅舅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只得哑口无言和欲言又止了。
多次听到这句语,我不觉深究起来,反复思考后,总感到此言并非是绝对真理,在逻辑上应该存有点瑕疵。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只好存而不论,任由小舅舅看着我那理屈词穷的狼狈相。
没有办法,因为我的水平不还足以应对那看似清晰明了的逻辑。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积累,我现在认知水平提高了不少,可以运用自如地应对小舅舅的这句“至理名言”:“没有她,就没有你。”
不过我倒是很担心,当了大半辈子小学校长的小舅舅,由于长期荒于求知,不知是否能够扛起我的两大追问。
(一)从生命科学角度追问
不错,所有的人都是父母所生,这是铁打的事实,不容置疑。只是这个前提,与必须孝敬父母这个结论,有没有逻辑联系?
应该说有联系,但沒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根据生命科学中的最新理念,即“线粒体夏娃学说”,当今世界的人类(智人)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十多万年前东非的一个女性身上。换言之,这个非洲又丑又黑的女子,就是我们所有地球人共同的祖先。
假如这个祖奶奶一直存活到现在,她以最老的长者身份告诫以色列政府:“要有仁爱之心,不要对巴勒斯坦人民赶尽杀绝!”
你认为以色列军警人员会听从她的教训吗?
换言之,全世界的人都会毫无条件孝顺“夏娃”老人吗?会服服帖帖地认同“没有她就没有你”这个教条吗?
无庸多说,答案是否定的。

(二)从哲学角度追问
有母亲才有儿子,这是最简单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毫无疑问,万物都要服从因果律。
而子女要孝敬父母,这是一种道德要求。
哲学大师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
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配得上“震撼”用语的,道德如同天空一样高远,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能企及的。
用哲学语言来表述,就是因果是“必然”的,道德是“应然”的。换言之,父母生子女是必定的,儿女孝敬父母是应该的。
“必然”与“应然”还是有差别的:“必然”是指一定是这样的,“应然”是指应当这样的。
“应当”没有强迫性,它是有诸多条件的,或者说是芸芸众生努力的方向。
概言之,我的小舅舅混淆了“必然”与“应然”的区别,这是症结之所在,这也是我面对小舅舅教训时,不敢针锋相对的原因之所在。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之为之,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理所当然还是属于“应然”范畴,与“必然”毕竟还不是一码事。
因此劝别人要讲孝道之时,也需讲清道理,也要听听别人的苦衷,更要给人以一定的时间去慢慢追求,否则一味地去进行道德说教,其效果必然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