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第一人张弼士,智慧远超胡雪岩,格局值得所有企业家学习

阿斗不傻 2023-03-16 21:57:49

公元1892年,一个51岁的广东华侨,秉持“生为中华民族,当效力于中华民众”的信念,毅然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创立了中国最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张裕。

创办张裕后,这个男人在一篇刊登在《商务官报》上的文章,诠释了自己的初心:

中国之酒类,用稻、粱、黍、麦为之,岁耗民食不下四分之一,而其味之美、价之高,反不敌洋酒。

则曷若仿照外国,开山种果,以果酿酒之为愈乎……

若中国能种植仿造,以其上品之酒出洋,可取回外洋之利不少。

(今日酒厂)这初心,是罕见的中国实业家初心 造上品洋酒,赚外国人钱

要知道,当时可是清末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中国无数优势产业,都在洋货冲击下萧条凋敝,一片死寂。这个人却奋勇向前,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从历史角度看,这雄心壮志,应无愧于中国制造先行者了。

这初心中提的“节约粮食之策,开山种果之法,仿造酿酒之心,取外利之求。”虽有时代局限性,但言语中的爱国热情,依旧让人动容。

(华人首富)这人就是比肩胡雪岩的红顶商人 革命者:张弼士。

公元1841年,广东梅州西河镇一个读书人家庭诞下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张弼士。

落魄秀才出身的爹,让张家看似风光,有书香门第的伪装,日子却过的很穷。

这也让张弼士很小的时候,就收获了一份跟朱元璋一样的童年职业,当放牛娃。

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将牛犊子杀了吃肉,组成了最早的兄弟帮,至于张弼士,老老实实干了几年放牛娃后,就因为家乡遭遇灾荒,不得不远走他乡谋生。

这一谋生,就在18岁那年,去了印度尼西亚寻自己的机缘。

或许是命运眷顾,张弼士还真在印尼寻到了伯乐。聪慧能干的他,深受老板喜爱,也让老板起了招上门女婿的心思。在明知张弼士家有妻子的情况下,还是将自己女儿嫁给了张弼士作偏房。

这就让张弼士有了人生第一桶金,那就是媳妇带来的嫁妆。

有了嫁妆后不久,曾经的老板,自己的岳父不幸去世,当了老板女婿的张弼士,也顺利的继承了家业!

灾荒离开家园,却在异国他乡有这样的运气,说一句“因祸得福”绝不为过。

因祸得福之后,早就在多年历练中,深谙人性和为商之道的张弼士,事业也蒸蒸日上,靠着经营酒水销售生意积攒了偌大的家业,一来二去,居然在30不到年纪,成了南洋首富,实力不俗的华商标杆,财富比清朝岁入还高。

(东南亚华侨)然后,另一个改变张弼士人生的人大清驻英国公使龚照瑗来了

1890年时,39的张弼士遇见了奉命考察欧美洋务的龚照瑷。

龚照瑷在前往欧美时,途经南洋槟城,又在当地华侨引荐下见到了:张弼士。

带着任务去考察富国强国之策的龚照瑷,对南洋首富分外热情,他乡遇同胞,还是在任官员,也让张弼士高兴不已。

两人一起探讨富国之策谈的非常投机。

张弼士的经商才能也让龚照瑷特别欣赏,就此成了好友。

考察回国后的龚照瑷,念念不忘张弼士,回国后就极力向自己的顶头上司,主管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举荐张弼士。

这也让李鸿章起了爱才之心。

在一番沟通之后,认可了张弼士的“财富和韬略”,一来二去,张弼士头上就有了新头衔:清政府首任槟城领事和驻新加坡总领事。

(红顶商人)这就是张弼士的仕途起点,从一介布衣变:红顶商人。

红顶商人,在清末可是了不得的身份。

这头衔最知名的拥有者,是号称富可敌国的胡雪岩。

跟胡雪岩一样,张弼士的财富人生也因为拥有红顶商人头衔顺风顺水,甚至受到了慈禧太后的亲自接见。

慈禧太后见这个南洋首富,居然罕见的没有摆出太后威仪,反而亲切接见了张弼士,给予了他免跪特权。

从这个角度看,张弼士足可道一句传奇。

更传奇的是,红顶商人张弼士居然能在陷入政治漩涡之后,利用红顶商人的便利,收获了财富不说,还能在大半生经营之后,始终游离与大清政治旋涡之外,成为人生赢家!

这高明做派,比跟他年长18岁,却因为政治斗争彻底失败的胡雪岩高明了不少。

(胡雪岩)他之所以比胡雪岩成功,逃离了清末的政治斗争,原因有三!

首先:他比胡雪岩清醒,知道不要过多参与政治,好好做生意就好。

其次:他跟胡雪岩基本盘不一样,胡雪岩的生意都在国内,而他的生意虽也涉及国内,可根据地却一直在南洋。

最后:他跟的人比左宗棠长寿,也比左宗棠地位更高,这人就是李鸿章。

这也让仕途生涯中的张弼士,官职居然比名气更大的胡雪岩更高。

从钦命头品顶戴(象征性一品顶戴),到光禄大夫、粤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张弼士官职和权力一个比一个大,最红的时候,比胡雪岩地位还高!

(张弼士故居)他虽然身居清朝高官,却始终保持了独有的清醒!

这清醒就是,知道清朝腐败无能,知道如何提前防范变故。

而这也跟他的商人出生有密切关系。

相较于大部分清朝官员的靠科举上位,胡雪岩跟张弼士这样的红顶商人,可说是另类的卖官鬻爵受益者!

他们因为清朝腐败横行,屡战屡败、赔款不断,财政亏空而有了从政的机会,最后在贵人引领之下,步步高升。

但这样的时代契机,都是历史罕见的,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罕见和特殊,让他们的仕途人生,都跟引路人有关。

因此,跟李鸿章搞好关系,成了必修课。

那么这商人出生的张弼士又是如何跟李鸿章搞好关系的?

他们的关系又好到什么程度?

(李鸿章)这答案,可以同步到一件事上。

公元1892年张裕葡萄酒品牌的创建,还有随之而来的300万两白银投资。就是张弼士给李鸿章的投名状,也是他证明自己振兴国货初心,投资实业心愿的举动。

这举动,让李鸿章看见实力,也看到了财富,更让李鸿章收获了政绩。

于是才有了1894年《张裕酿酒公司》开办准照上,李鸿章的签字,以及特别批示的: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限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篡夺。

这批示等于给了张弼士十五年的三省经营权,还杜绝了跟风仿制

在当时清朝人大多数人看来,这专做洋酒生意的张弼士,真实底细并不明了,就连生意前途也不甚明了。

可李鸿章却看到了这不算明了生意背后的巨大政治和经济价值。

巨量的投资,超然的气势,足以让北洋新政面上有光,这是政治价值。

带动地方经济,打造国货精品,以及未来出口创汇的可能,这是经济价值。

一场投名状般的300万两投资后,李鸿章和张弼士越发亲密,打得火热。

就连任职张裕第一任总经理的张成卿(张弼士侄子),都能不必禀报直接进入李鸿章府邸,跟李家人谈笑风生俨然密友。

(登堂入室)跟李鸿章搞好关系,让张弼士受益良多

1897年时,清朝筹办中国通商银行,李鸿章立马想起了小兄弟张弼士,让任职新加坡总领事的他,参与筹备不说,还当上了第一任董事长。

作为生意人的张弼士也明白有来有回的道理,赚钱了之后,给回报也特别大方,出手不凡!

在被李鸿章引荐见慈禧太后之前,他为表诚意,一口气就送了白银三十万两。

这气魄,让清朝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高兴了,见面之后,不仅免了他的跪仪,封官也特别爽快。

先后三次被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接见,见一次送一次钱升一次官,让张弼士的仕途买卖如火如茶,生意越来越红火。

可即便受到了皇室厚待,张弼士却并不是迂腐的愚忠之人,反而早就看透了清朝虚实。

在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时刻不忘自己的政治志向。

(张弼士筹备的银行)这志向是,振奋国家,做强实业。

也因此,才有了1911年保路运动之后的,张弼士跟清朝彻底决裂。

保路运动应该是清朝灭亡的导火索事件。

当时清政府悍然宣布铁路国有化,让参与投资的大小商人,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

这饮鸠止渴做派,激怒了无数投资者,也让张弼士心有恐惧。清政府为了钱难看的吃相,在张弼士看来实在无法理解!

为此,他不断上奏朝廷,谏言铁路国有化的不合理不当之处,结果却宛如石沉大海,自己也遭了打压,成了失意人。

一看如此,冷汗直冒的张弼士惊醒了过来,早就知道清廷腐败贪婪的张弼士转而选择支持孙中山的革命。

(孙先生)支持革命事业的张弼士也不含糊,接连干下了四件大事

首先:让自己的儿子张铁君参加同盟会。

其次:指令自己在南洋的所有企业,给予在海外活动的革命党以支持。

再次:回新加坡之后的他,通过胡汉民给了孙中山30万两白银的经费。

最后:武昌起义爆发后,他还自告奋勇成了财神爷,用无数捐款,帮助孙中山。

这一系列做派,换来了张弼士长久的政治生命!

他没有因为李鸿章的去世而成为失败者。

他没有因为清朝覆灭,失去国内的商业版图。

他还在后续一步一个脚印,先后任职总统府顾问、立法会议员、参政院参政、全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南洋宣抚使等职,深度参与了民国政府的大小事务,成了历经两代屹立不倒的商业大佬。

相较于张弼士的睿智和远见!

胡雪岩就凄惨的多了,在左宗棠病逝后不久,就跟随而去,演绎了成败左宗棠,得失一瞬间的悲催人生。

(左宗棠)政坛如此成功,生意做的又如何?答案是更成功!

按照权威资料披露,张弼士巅峰时的资产高达8000万两白银(1869年),比当时清政府的一年岁入7000万两还高。

除了这财富之外,张弼士还讲民族气节。

1898年时,张弼士带家人回到香港,却因为华人身份受到德国船运公司歧视。

张弼士愤而撕烂船票,转头就花钱办了一家属于中国人的轮船公司,而且出售的票价比德国公司便宜一半,还明确规定,自己的轮船公司不售票给德国人。

这气的德国人哇哇大叫,在数次沟通后,傲娇的德国人被迫改变了歧视华人法规。

1915年张弼士带领《中华游美实业团》访问美国,跟美国实业界达成了合办“中美银行”、“中美轮船公司”的协议,张弼士的大手笔投资,也让美国人看呆了。

《纽约时报》更是将其称呼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并将张弼士的照片刊登在《美国历史杂志》封面上,成了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

(访问美国)殊荣等身的张弼士,去世也很风光

1916年他病逝后,灵柩从巴城一路经过新加坡、香港回到家乡广东梅州西河镇。

这一路上,荷兰和英国殖民地政府,纷纷降半旗志哀,就连香港港督也亲自前往凭吊。

当他的灵柩最后回到家乡附近,溯韩江而上时,两岸民众也纷纷祭奠!

他的去世还惊动了时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在知晓消息后,孙先生特意派代表送去挽联,高度评价其为。

“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

“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

(民国政府祭文)最后,我给这篇文章以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结尾

为何同为最成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下场凄惨,而张弼士却殊荣等身?

这个答案,要从环境角度去看。

胡雪岩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接受的是中式传统教育,这让他在面对人生抉择的时候,少了一份清醒也多了一份掣肘。

就拿生丝之战来说,胡雪岩或有私心,但公义上看,他其实也是为了中国桑农的利益去跟外国资本争,目的是提高生丝价格,让老百姓也能收获合理的回报。

可这初心如此,却被同位中国人的李鸿章和盛宣怀背后一刀,成了彻底的失败者。

反观张弼士就完全不同。

多元思想让他少了对于清朝的愚忠,反而多了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同时,张弼士也是个比胡雪岩开明的人!

这开明和进步思想,让他跟胡雪岩有了最大的不同:他是近代商人,而胡雪岩则是中国传统商人。

这个区别之外,张弼士振奋国货,兼济天下的志向和愿景,才是他受到众人敬仰,甚至成功的关键。

这关键引发今人的思考就是。

唯有!

将个人的荣辱跟国家兴衰联系起来。

将个人的价值跟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才算真正好的实业家,企业家……

致敬张弼士。

今日华夏,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3 阅读:10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