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在逆风而行,CEO的行动至关重要。”海外资深车评人、汽车行业分析师John Voelcker近日在一则文章中这样总结道。
John Voelcker称,在他专注报道电动车产业的十余年间,他见证过许多行业的起落。但过去几周里,他收到关于发特斯拉的材料和私信数量却让他震惊。

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67%的美国人不会考虑购买或租赁特斯拉汽车,其中大多数人将原因归咎于马斯克本人。
“在这些信件中,人们对特斯拉——更具体说是对马斯克——的厌恶达到空前。但这次,马斯克只能怪自己。”John Voelcker认为,作为特斯拉CEO,马斯克一改过往“科技偶像”人设,在政坛上高调行事——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开支持特朗普、在特朗普就职仪式上公然行“纳粹礼”、在社交平台X上推动极右翼叙事、在美国政府效率部(简称DOGE)主导一系列高强度改革措施,等等。这一系列疯魔行为,让美国民众对他反感,由此更可能引伸出特斯拉的发展危机。
不过,在John Voelcker看来,如今特斯拉面临的危机,不止源于这次马斯克本人引发的争议,更源于早在2019年时他做出的一些错误决策。
比如,推出Cybetruck。“激进且两极分化的Cybertruck是一场类似当年福特Edsel式的销售灾难。” 截至今年3月,Cybertruck在北美市场累计销量不足5万台,远低于预期。

埃德塞尔(Edsel)是福特汽车公司在1958年推出的一款中高端汽车品牌,以福特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儿子埃德塞尔·福特命名。福特公司为埃德塞尔项目投入了近4亿美元,在公司内部该产品获得高度评价,但最终却由于产品设计脱离用户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最后仅维持了三年便以失败告终,这成为商学院教材中常引用的失败案例,也引发了业内对“技术至上还是市场导向?”这一问题的思考。

由于外形设计怪异、尺寸过大,且碰撞安全不符合部分市场法规,Cybertruck目前仅在北美市场销售,市场潜力有限。
在该车量产前,马斯克曾预测过,Cybertruck年销量可达25-50万台,并宣称订单量“超过100万台”。更糟糕的是,不同于其他全球车型,Cybertruck目前仅在北美销售,毕竟这台车庞大的尺寸和独特的车身结构,实在难以被世界其他市场用户所接受。
“虽然这款车是2024年美国最畅销的电动皮卡,但从现在的销量来看,尝鲜用户带来的销量已经见顶了,这样让我们更清楚,Cybertruck所在的细分市场也就这样了,根本不足以支撑特斯拉的发展需求。”John Voelcker分析道。

多年过去了,特斯拉目前最入门的产品依然是Model 3/Y。图为欧洲版最新款Model Y。
又比如,2.5万美元的特斯拉仍不见踪影。2020年时,马斯克曾承诺未来将推出2.5万美元的特斯拉车型,但去年10月,马斯克宣布放弃这一计划,并称“放着Robotaxi不做,去做一台2.5万美元的特斯拉是一件非常毫无意义且愚蠢的事。” 这番言论的出现可能源于他看到了来自中国电动车的威胁。此前,马斯克曾表示“中国的电动车好到不存在任何所谓的贸易壁垒。”
在北美,廉价电动车市场显然已让给了现代和起亚,以及即将推出的新款雪佛兰Bolt EV。而在中国,上海工厂的落成令特斯拉一度销售红火,但随时间的的推移,特斯拉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可能是一个可靠且久经考验的品牌,但却已带不来太多突破性的创新。

在欧美市场,许多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也可以到特斯拉的充电桩充电。
再比如,特斯拉开放超充站。专属且广泛布局的超充网络曾经是特斯拉的一大差异化竞争力,但随着特斯拉对越来越多品牌开放超充站,特斯拉的优势正在被削弱。这种情况在欧洲市场更甚——在几年前,欧盟地区就强制要求统一电动车充电口,这意味着其他品牌也能共享特斯拉的充电桩。正如John Voelcker所说,“虽然特斯拉可以靠开放充电站赚钱,但它的品牌优势也变弱了……如果有一台功能性和续航都更好的电动车,同时也能享受特斯拉式的充电体验,那谁还会非买特斯拉不可呢?”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
不过,在John Voelcker看来,最麻烦的还是马斯克似乎开始对制造和销售普通家用车失去兴趣,转而投入更多精力在用于发展自动驾驶的Robotaxi业务上了。该公司致力于按照所构建的运营网络,生产所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以提供出行服务。
马斯克预测,未来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的产量将达到每年200-400万台。但光靠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是不够的,因此有消息称,未来,特斯拉更便宜的车型可能会基于Cybercab打造——推出一个带方向盘和踏板的版本。

Cybercab没有方向盘和踏板,采用鸥翼门设计,形态上接近一台两门轿跑。
但问题是,两座小轿跑在美国市场实在太小众了,所以如果不是足够便宜的话,估计没有人会愿意买。以smart for two为例,2009年,这款车在美销量达到巅峰,当年卖出了14600台,也是这款车唯一一次销量达到1万台以上。
在自动驾驶方面,虽说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已经算是行业里最好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了,但据专家分析,它的水平远没到可以“解放双手”的程度,更遑论 “解放双眼”了。
目前,通用、福特、奔驰等多家车企都已经通过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可脱手的主动巡航功能,而特斯拉的系统仍需要驾驶者双手扶在方向盘。John Voelcker与自动驾驶专家兼Telemetry Insights市场研究副总裁Sam Abuelsamid进行过交流,后者更曾直言不讳道,“如果特斯拉一直坚持纯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那Cybercab百万台级的销量目标就永远不可能达成。”

虽然如此,但Sam Abuelsamid认为,特斯拉能够活下去。“特斯拉需要成为一家有别于普通人认知的公司。”在他看来,特斯拉的红利期已过,马斯克曾放出豪言说“2030年特斯拉年销2000万台”,但随着在中国的销量有可能继续下滑,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为零。
但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者不看好特斯拉的前景:“其他企业高管都会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企业,但马斯克似乎完全没有预计到他的行为会对特斯拉造成怎样的影响……要么是他根本不把保护特斯拉视为己任,要么是没有意识到会有这种负面反弹。马斯克已经对特斯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在最有可能投资特斯拉的人心目中,这个品牌已经死了。”
作为一家与CEO个人光环深度捆绑的企业,马斯克的一言一行都将掌控着特斯拉未来的命运走向。(文|鹿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