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喜丧”?古人有何标准?按传统,多少岁才算得上是喜丧?

人间史名人录 2024-01-16 14:03:25

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对于此人的家人朋友而言,他们是永远地失去了他。因此,死亡会带来悲伤。

但是,在中国古代却出现了一种“喜丧”文化,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似乎是将丧事当作是喜事来操办。那么,喜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而且,在多少岁去世的人才称得上是“喜丧”呢?

喜丧习俗,三大标准

在民国学者徐珂整理编撰的关于清朝遗闻的书中就提到过“喜丧”一词。文中是这样写的,“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徐珂认为,“丧”意味着“哀”。如若让丧事显得不那么“哀”,那逝者一定是在“福寿兼备”的前提下去世的。

所以,什么又是“福寿兼备”呢?学者对此给出的批注是“全福、全寿、全终”。

先来分析下这“全福”。古籍对这个词语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是指一个人能够延续当下所拥有的福运。对于生者来说,如若能在百年归西的那天还能保全过往的一切,那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二种对“全福”的解释是“完整的福运”。倘若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能有好运眷顾,那他也就算是过完了圆满的一生。而在古人看来,人生中所谓的“圆满”,不过就是家族荣耀,子孙昌盛。

明朝名臣商辂就是古人眼中的“全福之人”了。他在年轻时连中三元,得入翰林,被三朝皇帝所认可,官至宰相,光宗耀祖。

除了事业有成之外,商辂也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与妻子黄氏恩爱非常,相互扶持,育有两子一女。

所以,当商辂在73岁溘然长逝之时,他算是达到了“全福”的标准。

全寿之人,年过古稀

再来说说这“全寿”。按照《韩非子》中的解释,“全寿”一词的意思是安享天年。那么,上文提到的那位明朝宰相商辂也属于“全寿”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据统计,2023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在77岁左右。但对于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要活到这样的寿数可不容易。这也是跟古代战乱频繁,医疗落后等因素有关。

按照古籍中的记载,清朝的平均死亡年龄是在33岁。但这已经是高的了,前朝如唐宋,人口的平均寿数不过30岁。因此,在“短命”的古人看来,活到70岁是何其不易。

这就是为什么杜甫会在诗中感慨,“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如若能寿数超过古稀,那他就会被视为获得了“全寿”之人。

当然了,七十岁只是“全寿”的一个门槛。活得年岁越久,会被认为更加符合“全寿”的标准。

从这里就能总结出,能够被称之为“喜丧”的死者,年龄必须超过七十岁。但根据不同地方的风俗,死亡年龄也会有所变化。

寿终正寝,意为完满

最后,再来说说这“全终”。这个词语在明代《初刻拍案惊奇》一书中出现过,即“全始全终,比前话更为完美”。此处的“全终”指代的是做事能有头有尾,完美结束。

如若将“全终”放在丧事的语境中时,那么这个词语代表的就是“寿终正寝”的意思。而喜丧文化中的“寿终正寝”,意味着死者是因身体自然衰老而死,没有在活着的时候遭受病痛的折磨。

由于古人身处在一个医疗水平落后的封建时代,就算是有医术高超的大夫,他们也会被统治阶级邀请去治病。这就意味着普通百姓是很难接触到社会上精良的“医疗资源”。

所以,就像是“感冒”这一类的小病都可能夺去一个人的性命。因而,古人觉得只有一生“无病无灾”地活到老,才算是得到了“全终”。

那么,商辂他算不算符合了“全终”的标准呢?这其实不好说。毕竟,在明朝的史书中只有记载了他去世的年岁,并没有对他的死亡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而且,商辂是被迫辞官归家的,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从这段史料中来看,或许这位前宰相是受到了打击才郁郁而终的。倘若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话,那商辂的丧事就不算是“喜丧”。

喜丧仪式,也有讲究

看到这里,是不是就已经明白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喜丧”?那就是只有满足了“全福、全寿、全终”这三个条件的死者的丧仪。

那么,喜丧与哀丧在丧事的操办上又有哪些区别呢?

首先,假设这是“喜丧”,死者的亲属就会邀请杂技、歌舞在丧仪上进行表演,营造出一种喜气洋溢的氛围。

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对死者的侮辱,而是对死者能够完满地度过一生的庆贺。

可见,在喜丧文化中,死亡代表的不是“悲痛地天人永隔”,而是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死亡。

其次,在喜丧仪式上,亲属和家人都会将死者生前所经历的事情罗列出来,讲述他们在活着的时候所取得的成就,以此显示他们对死者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让生者能够记住死者的过往故事。

媒体曾报道过在中国华北平原就发生过一桩喜丧的案例,离世的是一个年过92岁的老者。

起初,记者见到老者的丧仪感到很是奇怪,因为在这丧礼之上没有常见的悲伤和哀恸,取而代之的是满堂的欢声笑语。后来,记者在询问了死者的亲人才得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喜丧”!

虽然死亡会让死者的亲人朋友感到无比的痛苦,但只要一想到死者是在“福寿兼备”的前提下去世的,那就会觉得死者的一生也圆满结束了。

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不会觉得这场丧事是悲哀的,而会以喜悦的心情去面对。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善始善终地走完他的人生之路。

2 阅读:1900
评论列表
  • 2024-01-27 04:04

    过去是七十现在是八十!以后是九十,N年后是活一万年,才算是喜丧,[笑着哭]

  • 2024-02-05 22:06

    不是意外死亡的都是好死[鼓掌][鼓掌]

  • 2024-01-17 03:42

    符合喜丧条件的人不多,大部分人是因疾病而死亡的。

  • 2024-01-17 08:22

    好好学习学习吧 人到七十古来稀 那叫稀丧 谁家死了人说恭喜啊

  • 2024-01-16 20:54

    古代60是大寿,现在60才退休

  • 2024-01-16 16:29

    现在?呵呵~都是化学食品,这些年死于癌症的人爆增!睁开眼睛看,周围就好几个![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1-17 03:00

    起码把养老保险本金领出来才算吧

  • 2024-01-24 13:21

    [吐舌头咯]

  • 2024-01-17 06:56

    张嘴就胡说八道,30~40岁人均寿命的考古发现和记载在哪呢?看过《黄帝内经》记载吗

  • 2024-01-16 17:55

    退休延迟了吗? 疑问句

  • 2024-01-16 15:06

    喜丧是寿终正寝才是喜丧吧,不看岁数吧?走的时候有预感没痛苦就是寿终

  • 2024-01-17 07:22

    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人活七十岁的人一般。活八、九十岁常见

  • 2024-01-17 07:23

    我们村一直都是90岁,要求儿女都在,去吃席的可以拿个长寿碗回家

  • 2024-01-17 07:59

    我们那边是八十以上才是喜丧,

  • 2024-01-16 14:34

    没有很严重的病痛,90岁

  • 2024-01-16 23:17

    我觉得喜丧是应该家里其他成员觉得老人去世的年龄可以接受的时候,一个老人七十岁走了全家悲伤的不行怎么能叫喜丧呢,但是如果六十岁身体早就垮了叫喜丧也不是不行呀

  • 2024-01-31 09:50

    喜丧一词是由一个名叫丧尽天良的人说开的,是为了吃死人饭而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