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女主携女寻夫:捡来的爱情波折路

1 那年我孤身一人,拖着襁褓中的孩子,从偏僻的乡野一路跋涉到繁华的京城。找到那位早已功成名就、如今在翰林院任职的邻
1 那年我孤身一人,拖着襁褓中的孩子,从偏僻的乡野一路跋涉到繁华的京城。找到那位早已功成名就、如今在翰林院任职的邻家兄长卢照邻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扶着身怀六甲的妻子。 我从怀中掏出那张泛黄的婚书,那是年少时他写给我的承诺。我当着他们的面,将婚书撕得粉碎,纸屑随风飘散。 "年少时的戏言,当不得真。"我平静地说,"从今往后,你我各自婚嫁,互不相干。" 卢照邻脸色骤变,目光在我和妻子之间来回游移,声音发颤:"妹妹,莫要胡闹。" 他并非负心薄幸之人,只是我那从田间捡回来的小郎君看到婚书后,赌气离家出走。我不得不带着女儿出来寻他。 当卢照邻的目光落在我怀中的孩子身上时,他颤抖着手指,难以置信地看着我。我坦然与女儿对视一眼,朗声道:"这是我的女儿,管那男人叫爹。" 卢照邻几乎要晕厥过去,我继续道:"他跑了,我这次出来就是来找他的。" 集市上人声鼎沸,卢照邻就这么当着所有人的面,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2 我带着女儿暂住在卢照邻家中。那日闹市一晕后,他再不肯正眼看我,总是斜着眼睛瞥我。嫂子在中间传话:"他就这副德行,别理他。" 我明白他为何生气。他气我自作主张,也气自己疏忽大意。我确实不够聪明,七岁那年,十一岁的卢照邻牵着我去学堂。别人四个月就能背完的千字文,我足足用了三年才勉强学会。 我常常安慰自己,会写名字就够了,凡事不必强求。不强求自己一定要聪明,不强求自己一定要像别人那样嫁人生子。只是偶尔,我也会羡慕别人家的热闹团圆。 尤其是在卢照邻上京求学后,卢姨病逝后。所以,我才会在田埂河畔捡回那个昏迷的男人。 "你是看那人长得好看吧?"卢照邻在一旁幽幽开口。我两岁就托孤于卢家,喊他哥哥十多年,他最了解我的本性。 我确实喜欢漂亮男人,但那又怎样!我梗着脖子回他:"怎么?还不许人有点小癖好啦?!" 他气急败坏地蹲在墙角,见我不理他,又蹭到我身边:"我问你,你们……到哪一步了?" 我这才明白他在问什么。孩子是做好事,村里发的。在没有三媒六聘前,我只敢嘴上过瘾乱喊相公,别的万万不敢越雷池一步。 卢照邻劝我:"别找了。男人最懂男人,那不是个好男人。"我有些不服气,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男人,我还没来及做什么呢。 书名【寻夫到京城】,内容来自 「纸糊」。3 初春的河水刺骨冰凉,我是在河边捡到那个男人的。他半截身子泡在水里,腰腿上的伤口已经泛白肿胀。我本想尽快将他捞起,却被他的容貌晃了神。 真好看。我忍不住用手来回抚摸他的鼻梁,停不下来。我书读得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样的好看,只觉得以后我那些话本小说里的男妖精都有了脸。 我找邻居牛大爷借来板车把他拖回家。他高烧不退,我熬汤喂药守了他一整晚。我趴在床边,轻轻抚摸他的手,心想人怎能长得这样好看,他该不会是天上的神仙吧? 我想,等神仙醒来问我要什么报答时,我要他与我做一世的夫妻。凡人百年,于神仙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可真等到他醒了,面对他凌厉的眼神,我却突然词穷,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我小心翼翼地问:"你是神仙吗?"他"哼"了一声。我这才明白自己冒犯了神仙,于是更加谨慎地伺候他。 "仙人,这水温还可以吧?"他斜我一眼:"嗯。""仙人,咱们今晚喝粥?""嗯。""仙人,怎么称呼?""闭嘴。" 我难得聪明一回,明白这不是他的自我介绍,而是在叫我闭嘴。我端着碗站在屋外,心里那点旖旎思想散去后,就盼着日后仙人离去前能随手赏我些许好处。 我靠着这点念想苦苦支撑,因为从未有人告诉我,伺候仙人能这么累。仙人不爱说话,他什么意思全靠我猜。往常我三天一趟去河边掏点鸟蛋改善生活,现在家里有个仙人,我要天天去河边掏鸟蛋给他改善生活。 真是比地主家的小工还要准时准点。我实在受不住,于是悄悄在灶台后搭了个小神庙,夜夜烧香,希望天上来人把他带走。结果没藏好事情暴露,仙人朝我屁股上踢了一脚:"你这是咒我死啊!" 邻居牛婶对我说:"屁的神仙!就是一白吃白喝的泼皮无赖,珠珠,你听婶的,你饿他两三天,保管比狗还听话。"我听牛婶的,饿了他三天。第三天他看着面糊喊我:"喂!饭呢?" 我回头:"首先,我不叫喂!我叫薛珠!其次,我给什么你吃什么,你还挑上了?!"他不是神仙。想来也是,神仙不用吃饭,受伤也不用人间的草药。我只是有一点儿难过。 我知道我不聪明,也知道这里的四邻都很包容我。他们不会笑我。但我还是想,要是我像他们一样就好了,就不会看到一个长得好看的人就误以为他是话本小说里的神仙。 就不会蠢蠢的付出这么多天,白白让人看笑话。我等到天都黑了,跟今晚的星星月亮问过好后起身往回走。离家门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看见院门半掩着,里面透出烛光洒在地上。 我心里有稍稍好过一些。算了,今晚就先原谅他一点吧。 4 我惯会开解自己。算着那男人吃了我的米喝了我的水,可不能白吃白喝。想着等他家里人寻来,这些都要折成现银还给我。可我左等右等,接连等了十天半个月,都无人来问。 牛婶劝我,要不扔了吧。我做不到。这些天我照顾他,为他请大夫,还杀了只鸡给他补身体,这样下来哪怕是池塘里的乌龟王八都养出感情来了。更何况这活生生的一个人。 我开始在心里想,他是不是也有可能赘给我当郎君。我想是有可能的。我撸起袖子,忙了一个晚上,把院子里的歪脖子大白鹅,跛脚的狗和瞎眼的猫都洗的干干净净。 然后又和了面,做了许多像花儿,小鱼儿和桃子样的馒头。我想告诉他,虽然薛珠做学问是差了些,但也不是什么都不会拿不出手,至少做面食我可是很在行的。 做完这些后,就只剩一个问题——我还不知道他叫啥。原先我也问过他的名字,他说他不记得了。我说这好办。"以后你就叫裴之序。"看不出他愿不愿意,反正他点了点头:"也行。" 我拍拍手:"你别嫌弃,这可是我最喜欢的那本话本里的男妖精的名字!"正好他长的也像个男妖精。裴之序腿脚不便,那家里的活自然是我要多做些。 没有裴之序之前,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对于去集市卖东西换钱我并不热衷。现在可不行了。家里养的鸡鸭都是我一点一点喂大的,还等着他们下蛋换钱买粮食,我可舍不得卖。 但好在我会上山抓知了,还会去田间摸鸟蛋。县城里的富贵老爷最好这口。我三天赶东边的集,三天赶西边的集。每次出门都跟村里的婶娘们拼牛车。 她们都笑话我:"家里养了个男人,珠珠也知道赚钱了。"我说那当然了。我虽每天嘻嘻哈哈,但其实也想有自己的家。所以才会捡那么多伤残的阿猫阿狗回家。 如此又过一两个月。裴之序稍稍能走动一两步了。我将这好消息告诉街坊四邻,他们都笑着说恭喜。只有牛婶拉着我说悄悄话。她说:"珠珠,养男人就算了,怎么还养个哪儿都不中用的男人?" 我这时又变得聪明了。我心想说,牛婶,放弃撮合我和你儿子吧,说不定等过段时间我和裴之序的新房还要找你儿子帮忙呢。可是牛婶还是觉得我跟裴之序是不靠谱的。 挥别牛婶,推开院门,我被立在门后的裴之序吓了一大跳。他面色冰冷。看我进了门转身就走,连扬起的风都带着他的怒气。还好他瘸,我三两步就能跟上,赶忙从怀里掏出给他买的木簪递到他面前。 他有些生气,冷冷开口:"帮我戴上。"我松了口气。只要愿意搭理我那就说明问题不大。晚饭时,有个蛋黄直愣愣地递到我面前。这段时间,为了给裴之序养身体,我每天都给他煮个白水蛋。 我抬眼看他。裴之序埋头喝粥,耳垂通红。小声地说:"谁说我没用。"我笑了:"有用有用!"接过蛋黄,心里手舞足蹈,他在意我!大抵是被牛婶的话给刺激到了。 裴之序第二日陪我去集市,帮我算账找零。我很开心。往常我一个人来,总有人要么自作主张抹掉我的零,要么言语上欺负我。今日他们都老老实实的。 裴之序还在我们家门口支个小摊帮人写信。写一封两文钱,念一封一文钱。这比隔壁村的吴夫子的价格便宜,还方便。生意很是红火。很快就将买纸笔的钱给赚了回来。 我数了数,短短五天,裴之序就赚了两百一十八个铜板。我又去买了纸墨,让裴之序多多的写。我算着自己手里的钱,想着要不了多久就能将这院子翻修一下,用来成亲时宴请宾客。 我太高兴了,以至于没听到裴之序说的那句:"珠珠,你不必这样。" 书名【寻夫到京城】,内容来自 「纸糊」。5 裴之序还写了好多字画,让我拿集市上去卖。我想不通。"谁买这玩意儿呐?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买回去就看着?""你去试试。"我拿去集市上试了。十天半个月一副都没卖出去。 我正苦恼于怎么安慰裴之序呢,转眼就看到裴之序在我家门口与我最讨厌的人拉拉扯扯。是张屠夫的女儿。矫揉造作的,捏着嗓子让裴之序教她认字。我讨厌她。 读书时她坐我旁边,日日嘲笑我认不全字。大了些,又喜欢在我面前炫耀她那些时兴的衣裙。我打心底里觉得裴之序背叛了我。心情不畅快在屋里敲敲打打。 裴之序拄着腕粗的树枝走进来。"别气了,我知道你不喜欢她,我写信,收别人两文钱,收她五文钱。"诶,我一下就不气了。我换了笑脸对裴之序说:"那明日我送你去他们家写,能收七文钱吗?" 这下换裴之序生气了。我心想,那就杀只鸡炖汤给他赔罪吧。正好我也想吃。日子过得快,转眼就入了夏。那日老村长找上门,怀里抱着个孩子,说是别人捡的,问我要不要。 我慌张到不行。我捡的都是瘸子瞎子歪脖子,来个健全的我没有经验呐。老村长把我是夸了又夸,说我这些年在村里还是做了不少好事,说我是个好孩子。 我想不对,您前些天还说我,要我少去河边掏鸟蛋,催我早点成亲。可我不过是没有立即拒绝,老村长就当我是答应了。把孩子往我怀里一塞,说这事儿就辛苦你了,拍拍屁股走了。 是个女孩。在我怀中对着我笑。我让裴之序取个名字。他在纸上落笔:"叫薛非晚,做什么都不晚,小名取昭昭。"他又小声说什么:"昭昭日月明,离离星辰行。"妈呀,这我听不懂。 我问他:"为什么不跟你姓呢?"他不说话。我头一次在心里想,裴之序是不是不喜欢这儿,不喜欢我。可我又撞见过几次他背着我教孩子喊"爹爹。"我想应该是我想多了。 6 我不知道裴之序是怎么摸到卢照邻写给我的那张婚书的。我只记得那日天气晴好。我抱着昭昭再哄她睡觉。等她睡熟了轻轻放在床上,起身就撞进了裴之序的眼里。 我失神地盯着他,越靠越近,却忽而被一张陈年黄纸挡住了去路。我渐渐回神,盯着看了好久。慌张向他解释。"是假的!是我那时年纪小,这……这我哥哄我才写的,这是假的!" 他质问我:"你说这是假的,那什么才是真的?!早就有别人给你写过婚书了,你为何还要我跟你成亲?"他又生气了,拖着腿转身往外走。我恨自己抓不住机会,又恨自己怎么一到关键时刻脑子嘴巴就不利索。 还恨自己那天怎么净想着让母鸡下蛋,没有再杀只鸡炖汤让他消气。让他负气第二天离家出走。牛婶安慰我:"我就说不要随便捡男人,不吉利,浪费鸡,还有钱。" 我看着墙角打的拐,原本想着给裴之序当赘礼。又想起我在镇上订的糕点和红布。我好像又搞砸了。可我这次不想放弃,我是真的喜欢裴之序。我从来都告诉自己莫强求。 但这次,我想为自己求一次。 7 "所以,你被男人骗了,还要上赶着去找骗你的男人?"卢照邻说话好难听。"裴之序才没有骗我!""你说他没有骗你,那我问你,他叫什么?祖籍哪里?家中几口人?你除了听他口音是京城人士还知道什么?!" 我悄声说:"那他不是失忆了吗。"卢照邻忍着怒火:"我只见过失忆后变成傻子的,没见过失忆后在别人家连吃带拿的!"我没话说。卢照邻一家住在城西芳草南街的猫眼儿胡同里。 城西就这块儿没那么乱,街道干净,不必担心走着走着就迎面一盆污水。就是离主街还有不短的距离,卢照邻每日当值也有半个时辰的路。上京的宅院贵得令人咂舌。 这个只有三间屋子,没有茅房没有水井的西晒小院还是卢照邻花光所有积蓄,倒欠柜坊不少钱才买到。饶是如此,嫂嫂也打扫出一间屋子,让我安心住下。我有些不好意思。 原本这间屋子住的是嫂嫂的娘家妈,老人专程来照顾自己女儿,体谅她快要生了怕人手不够。结果却因我被挤到了厨房。我说我去住,可他们都指着昭昭让我好好带孩子。 躺在床上,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我应该是让我哥感到了为难。不计后果的跑来,害得他们为我担忧。更别提我带来的昭昭,还有院子里拴着的,我一个都舍不得抛下的猫狗鹅。 指不定一早有多吵闹。我决定,还是不要打扰人家的好。第二日吃过朝食,我说我想走。我哥扬起的巴掌被嫂嫂拦下。嫂嫂放下碗筷:"你不是说裴之序是京城人士吗?你哥认识的人多让你哥去帮你找,你就在家等消息吧。" 嫂嫂的母亲,我喊赵姨。她也说留下来。她说:"沐溪非要我睡那间屋子,我晚上起夜多,回回要盯着那门槛,麻烦得很,你睡刚好。"这间屋子并不是只靠卢照邻一人的俸禄买下来的。 当初凑钱时嫂嫂将自己的嫁妆能卖的也全都卖了,二人一起才换来这间屋子。我哥走前抱着昭昭说再见,还不忘教训我:"若我晚上回来没见着你,那么下次再见我定打死你。" 我如鹌鹑一般老实乖巧。吃过饭,嫂嫂带我逛集市。上京不仅房价贵,连物价也贵。肉包三文一个,牛肉四十五文一斤,算下来要比老家贵二到三倍。 我拦住嫂嫂掏钱的手,问嫂嫂:"这也太贵了,没有比这儿更便宜的地儿了吗?"嫂嫂却说:"虽然贵,但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你吃到嘴里就知道了。"我还是没拗过嫂嫂掏钱。 集市一趟下来,光一日的伙食就轻松花去两百文。更别提嫂嫂还带我去绣衣阁给我和昭昭各买了一套衣裙。我拎着菜篮跟在嫂嫂身后。嫂嫂对我总是大方。 这些年在老家,我年年收到他们寄回来的书信。嫂嫂每次都会在开头写:【问珠珠安。】更每次都提出让我来上京与他们同住,我拒绝,不是不想,而是我知道我来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嫂嫂的裙摆已被磨的起了毛边,昨日我还看赵姨给我哥缝补衣物上的破洞。整个屋里最光鲜的,怕就是我哥的那两套朝服。我算着自己手里的钱。 卢姨走后,她手上的钱分为两份,一份给我一份给我哥。这一部分有十七两五贯八百二十七文,我早逝的爹娘给我留下的有九两六贯一百零八文,加上这些年我自己存的和上京前卖掉的鸡鸭兔钱,现在我手上刚刚好有二十九两银。 我把这钱交到嫂嫂手中。嫂嫂变了脸色。"这钱你自己藏着。"她说:"这钱你谁都别说,哪怕是你哥问起来你也给他忽悠过去,等我出了这个门我什么都记不得,你有没有钱,有多少,在哪儿,这些只能你自己知道。" 我有些慌。二丫跟我说,她原先未嫁人前在家,都要将赚来的钱给自己嫂嫂,这样才不会被赶出家门。可我的嫂嫂却说:"放心吧,养得起你。" 8 嫂嫂对我的好,并不能成为我在这个家白吃白住的理由。到京第三天,我找了个活干。是隔壁林大娘带我去的。芳草南街往外走,紧邻着就是浆洗街。 城中的客栈,外出的商人以及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将衣物送到这儿来。薄的外衣床单到手三文一单,厚的披风棉服十文一单。这里要洗的衣服很多,只要肯干,总能挣到钱。 前院是洗衣服的地方,一盆一凳一搓衣板,排的整整齐齐。管事的郑娘子把我分到最末尾靠沟渠的位置。她教我规矩,她一言我一语,一来一回一个上午。 她很不耐烦:"你怎么这么笨呐!谁带你进来的,净招一些蠢货笨蛋。"我抿着唇低头。果然,上京不好混。林大娘安慰我:"出来干活,就把耳朵闭起来,只要规矩,管别人说什么。" 我说我知道的。到了晌午,赵姨来给我送饭,还掏了二十几个铜板出来。 书名【寻夫到京城】,内容来自 「纸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