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精锐部队,今天,我们就来唠唠其中一支兵种,它就是骑兵。在当时,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装备精良,更由于他们的选拔标准高、成型周期长。所以,骑兵部队往往人数不多,更多担任的是辅助的角色。
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一说到骑兵,我们第一反应肯定是曹操的虎豹骑。虎豹骑是曹操的骑兵编队中的一个支队,也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三国志·魏书》记载,每当虎豹骑有所减员的时候,都会从大军中选拔最优秀的军官将领加以补充。
虎豹骑的统领一直是由曹家亲族将领来担任的,曹操的堂弟曹纯死后,曹操一度觉得无人能替代他,便亲自率领虎豹骑这支部队。
随着曹操领土的大面积扩张,曹操的军队划分成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三部分,其中中央军里的中军负责保卫京城及皇宫安全,通常有十万人左右。而其中最核心的精锐就是虎豹骑,战时是征战沙场的骁勇之师,平时直属曹操保卫霸府及皇宫。
再看看虎豹骑的战绩,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建安九年,公元205年,南皮之战时,战事很难推进,曹操原本都打算放弃了,但最后曹纯带领虎豹骑发动急攻,终于斩杀了袁谭。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上远征乌桓的时候,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首领蹋顿的首级。
建安十三年,长坂坡之战中,虎豹骑在当阳大败刘备,逼得刘备仓皇逃窜。
建安十六年,虎豹骑在关西大败马超的西凉军团。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自号‘白马义从’说到三国的骑兵部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白马将军公孙瓒。公孙瓒的名气,主要是由于他拥有一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骑兵部队,大家都把这支骑兵部队叫做白马义从。
公孙瓒在与匈奴人作战的过程中了解到骑兵对于部队的重要性,于是,他精挑细选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这就是最初的白马义从雏形。
公孙瓒特别钟爱白马,因此这支骑兵也清一色的装备白色的马匹。白马义从由此得名,并且队伍里每个士兵都是精锐,都精通骑射。大家都知道,匈奴人也是以骑射闻名的,但是碰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没有不闻风丧胆的。
那个时候的公孙瓒,剑锋所指无往而不胜。公孙瓒的骑兵整体的军事素质远高于其他军阀的军队,只是后来由于收编了许多黄巾军和山贼,拉低了军队整体的军事素质。
说到白马义从的陨落,是发生在界桥大战之时,当时的袁绍大将麹(qū)义事先安排了埋伏,公孙瓒的部将严纲,见敌军兵少,便率领白马义从冲杀过去。
等骑兵快到近前,麹义便命令弓弩手全力射杀,箭矢犹如大雨倾盆一般落下。白马义从纷纷倒下,麹义一战成名。
界桥大战以后,白马义从便不复存在了。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三国时期还有一支骑兵部队不得不提,它就是马超所率领的凉州铁骑。凉州铁骑是一支重甲骑兵精锐,全身铁甲银盔,防御力异常强悍。
另外,他们的训练方式十分另类,训练投掷飞枪技术是日常训练之一。作战的时候,人人使枪,全军边冲边投掷飞枪,那个场面有如山呼海啸一般,颇有些古罗马军队的味道。
至于马超的这个亲随军队为何欧式化,也有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军团在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时候,第一军由于后路被断,一直向东迁徙,后来就流落到西凉地区。
此时正值我国东汉时期,东汉政府接受了这支军队的避难请求。当时的马腾和韩遂,正是西凉的当家人,他们学习了罗马人战斗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中国的罗马军团,也就是西凉马氏军团就这样诞生了。
董卓的部队,虽然也是西凉兵,但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比较多,而马超的这支部队其主力是纯正的西凉勇士,他们以罗马军队为范本接受西方的军事化训练。
有书上说,超军中多高鼻深目者,解释起来就是马超的军队中有很多人都是高鼻梁并且眼眶深陷。由此可以推断,马超的部队不仅有西凉兵,甚至可能还有迁徙过来的罗马人,或者是罗马人的后裔。
不过要说的一点是,正史里并无关于马超军队样貌的记载,大家还需自行甄别。
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