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什么样?乡贡、明经、进士、制举(1)

惜蕊看历史 2023-02-17 19:26:06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者”,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其兴盛的开始往往是借助一批出色的人物,衰亡的缘由也常常与人才凋敝关系密切,而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非科举制度莫属。

科举起源于隋唐时期,那时候的科举制度有许多有趣的特点,比如,通过科举制度的读书人不能直接做官,还得继续参加吏部的“铨选”,通过了才能做官,所以许多人科考得中许多年依然还是平民身份,比如韩愈;再比如科举只是唐朝选拔官员渠道之一,每年不过百余人,其他千余人的官员是依靠门荫入仕的官二代们,所以唐朝是许多宰相祖辈父辈多有担任要职的经历,比如裴行俭、裴光庭父子。

但不管如何,正是由于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的顺利运转,帮助唐王朝达到了中古时代的巅峰,也让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之后继续存续了近150年,这次就让我们看一下唐朝科举制度什么样。

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搅动天下的科举制度

五代人王定保曾经说过: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草莽之家希望依靠科举鱼跃龙门,世家大族们指望着科举继续家族辉煌,平民之家不能通过科举就有饥饿的危险,高官大族们通不过科举就没法延续鼎盛。王定保的这段话可谓是把科举制度的重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了解比较多的可能是明清时候的科举考试,八股文、范进等等符号,都把科举考试与僵硬呆板联系在一起。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的与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唐代的科举制度还保留着两汉以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痕迹,而且,作为最后的贵族政治时代,唐代的科举制度区别于两宋及之后的时代,是作为整个人才选拔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的。换句话说,唐代依然是一个拼爹的时代,进入仕途最重要的途径是门荫入仕,也就是依靠着父祖的官位继续换取做官的资格。

只不过,新出现的科举制度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断蚕食旧有的贵族政治痕迹,比如即使门荫入仕是做官主要途径,但官二代们只不过是与通过了科举考试的地主士大夫子弟一样,获得了做官的资格,也就是所谓的“出身”,真正想做官同样得等待吏部的铨选。其次则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代中央的文官,尤其是高层文官们开始迅速朝着明经科、进士科和制举科出身的读书人倾斜,扭转了之前高层官员大部分出身门阀世家的局面,显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奠定了随后千余年中国政治制度的格局。

唐代的科举制度简单来讲分为地方选拔和中央选拔两个大的环节,地方选拔叫做乡贡,通过了的可以到长安(有几年在洛阳)举行的中央考试。中央考试名目繁多,有秀才、开元礼、道举、明法、明字、明算、明经、进士和制举等近10种,让人眼花缭乱。

这些科目大多能从名字里面看出考察内容,比如道举考的是道家学说。我们都知道李唐把老子尊崇为祖先,所以道家在唐朝非常流行,所以设置了道举这样一个科目,唐代宗时的重臣元载就是在天宝元年(742)年中了唐玄宗的道举开始踏入仕途的。而明法、明字、明算则都是考察一些专门知识的,人数很少,影响力也不大,所以终唐一世,最重要的中央考试科目其实只有明经、进士和制举3科,除此之外的都不是主流。

明经、进士和制举各有其特点。简单来说,明经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对经典书籍的背诵和掌握,经常会考察“完形填空”,也就是把书中有句话摘出来,让考生补全,和今天公务员的行测很像;进士在唐中后期侧重于考察文学素养,重点包括对考官出的题目写策论,和今天公务员考试申论差不多。明经和进士是常科,也就是会定期举行的,而制举则是随着朝廷需要举行,考试内容与实际政治需要非常密切,有人统计唐朝的制举主题大概接近100种,比如达于吏治可使从政科、详明吏治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科、军谋宏达材任边将科等等,可以看到目的很明显,有的是考察吏治,有的是考察军事的。

但这3科最终统一于唐朝廷的现实需要,构成了一个非常缜密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明经因为考察对经典的熟悉为多,所以属于标准化选拔出来的人才,量大管饱,所以通过的考生大多成为县尉等基层官吏,成为帝国统治的基础和骨干。进士考察词才,不仅得会背诵,还得会融会贯通,所以考生心思活泛,文笔出众。我在《唐代“东林党”-唐代中后期独特的清流文化及其影响》一文中,曾经介绍过唐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清流文化对唐代政治生态的影响,简单说就是,中古时代的唐帝国对于以谶纬为代表的“神文”和以文学才能为代表的“人文”都非常看重,是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撰写文章的才能能沟通天地、调燮阴阳,所以进士出身的大多进入中书舍人、校书郎、知制诰等清贵职位,以后甚至成为六部长官乃至拜相,主要承担处理国家大事的职责。

而制举则是“因需随设”,这阶段外敌藩镇压力巨大,那就设置武足安边科、智谋将帅科,筛选军事人才,如果需要刷新吏治,那就设置详明吏治达于教化科,选拔吏治人才。而且参与制举科的人没有硬性规定,明经出身、进士出身的人也可以参加制举,和今天我们熟悉的体制内遴选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由于制举不定时举行又地位高崇,所以许多学有余力的读书人不满足于明经或者进士出身,专门要再考一个制举,白居易当年就是如此。

总之,终唐帝国都展现出来中古时代华夏奔放又充满生命力的特征,即使在安史之乱之后,从皇帝但重臣都没有放弃重归一统的努力,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进行了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明经进士和制举的2+1科举制度也是其中之一。而且以科举制度为基础,唐帝国在中后期形成了科举-吏部铨选-中央/地方为官和科举-地方藩镇幕府锻炼-中央/地方为官的人才锻炼机制,既稳定了中央和藩镇、其他地方州府的关系,也为帝国源源不断的提供了有才能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为唐帝国安史之乱之后延续了150年打下了基础,值得今天的我们探究。

不过吏部铨选以及进入藩镇幕府属于科举之后的环节,这次暂不涉及,等后面有机会再为大家介绍。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举考试的顺序,从乡贡、明经、进士和制举4部分进行介绍,今天就从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也就是乡贡开始。

唐代科举的起点-乡贡和乡贡的基本环节

唐代的科举考试,也就是明经和进士等科,在没有战乱等不可抗力的时候,一直坚持每年举行。参加考试的人员有两大块,主要来自于崇文弘文馆、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等官方学馆,这批人被称作馆学生徒。进崇文馆等学馆只看你父祖官的大小,所以馆学生徒就是上文所说的门荫入仕的那部分人。第二块则是唐中后期开始的普通地主士大夫阶层的子弟。史书记载:

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

怀牒自列就是说自己去报名参加考试,绕开了必须依靠父祖做官才能进入馆学的限制。唐朝廷曾一度禁止士人怀碟自列,要求要不就进崇文弘文馆,要不就进各地馆学,但禁无可禁,怀碟自列的反而越来越多,最后不了了之,突出显示了唐朝贵族政治的衰败和地主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乡贡考试要分别经过县、州、府等各级的考试,通过了才能送到中央参加尚书省组织的中央考试(前期为吏部主持,开元时因为吏部工作压力太大,就交给了礼部主持)。

1.乡贡的人数

关于唐朝乡贡的人数,由于没有准确记载而有较大出入,柳宗元曾说每年到长安参加科举的举子约有1600人,韩愈则说每年举子加上随行仆人能有5000-6000人。而傅璇宗先生摘录的《唐摭言》唐武宗会昌五年的一条记录,统计得出了一个相对折中准确的数字:

含学校与各地所送,凡明经一千三百九十人,进士六百六十三人,总计为二千零五十三人,比柳宗元《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所说的多四百余人…要注意的是,会昌五年举格所说的数字,是极限,就是说最多不得超过这些数目,由此可见,在这之前,一定是较多地超过这些数目的,因此才有这次的限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提到明经有1390人,进士有663人,但是包括崇文馆弘文馆等馆学生徒在内的人数,真正出身地主士大夫阶层的乡贡人数要比这个数量少。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有8000万人口,安史之乱之后有学者估计唐朝中央控制人口约3500万,加上河朔藩镇等独立藩镇人口一共约4500万,即使取中间数量4000万来计算,只计算各地选拔上来的读书人占总人口比例仅为0.05%,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能够读书识文断字的人确实不多。

2.乡贡的时间和环节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举子上京一般要在每年的10月份之前送到长安,则各地的乡贡要在这之前完成。

除了正式的考试,乡贡结束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行乡饮酒之礼。乡饮酒之礼是唐代时期在基层举行的一种礼仪教化活动,以求形成一种敬老爱幼、尊崇知识的氛围。在确认了本州县的举子之后,照例就需要举行乡饮酒之礼。

按照记载,乡饮酒之礼流程非常隆重繁复,《新唐书·选举志》记载:

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僚属,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但有证据表明,唐人饯送举子行乡饮酒礼并没有被认真的施行。

福建举子欧阳詹曾经有《泉州刺史席上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说:“贞元癸酉岁(793年),邑有秀士八人,公将首荐于阙下。秋八月,与八人者乡饮之礼既修,遂有东湖亭之会。”看来福建地区的乡贡在8月份之前就举行了。

3.乡贡的内容

中央尚书省组织的科举测试主要分为帖经、杂文(诗赋各一)及时务策3场,州府所试(包括京兆府),则与此接近,下面就对乡贡的考试内容依次进行一下介绍。

(1)帖经

帖经一般是赋,但有时可以用诗来代替,尤其是唐代诗词大盛,所以许多人熟悉诗词,便用诗词替代,称作“赎帖”。唐代诗人吕温当年在河南府科举考试,第一轮就使用了赎帖,写了一首《河南府试赎帖赋得乡饮酒》的诗,摘录如下,大家可以观摩一下:

酌言修旧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02杂文

杂文也指诗赋,而且一般都规定好需要使用的韵,韵一般就是一句话,要求用在文章某一句的末尾,和藏头诗类似。有时候考官不要求按照顺序用韵,这样会简单一些,有时候则会要求按照顺序写文,这样难度就大了。

白居易当年考试的时候写的诗赋现在都还能在他的文集里面看到,他当年乡贡在宣州进行,所试的诗赋题为《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诗赋下面注明了当时的考试要求:“以‘诸侯立诫众士知训’为韵,任不依次用韵,限三百五十字已上成。”这个规定就是说写文的时候需要用上“诸侯立诫众士知训”这几个字,但可以打乱顺序。这和今天高考论文看图说话、满800字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赋全文较长,这里就不引用了,就把诗列在下面: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当时所试的赋都是律赋,用古语一句八字为韵,比如“重译献珍信非宝也”“霜降此时女工云就”“汉朝铸金为名马式”等等,字数则多为300-400字。用韵既提高了难度,也是避免提前准备好素材防止作弊,州县要求接近。

试诗则一般为五言律诗十二句,州府试的诗,一般为五言律诗十二句,《全唐文》中有大量素材。整体上由于是应试作品,这些诗大多显得呆板无趣,但也有灵犀一动的作品。比如傅璇宗先生就曾经拿唐武宗时期的卢肇举例。卢肇在参加江陵府科举时候写了一首诗,叫做《江陵府初试澄心如水》诗(《全唐诗》卷五五一):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

这是五言十二句,但读来灵动且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不像是在科场应试的作品。

(3)时务策

时务策是乡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能体现唐朝科举制度精髓的一个环节。时务时务,说的就是现实中的国家大事,这一部分非常能体现唐朝廷的视野与格局,与之后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塞做法有云泥之别。

时务策与考官本人的见识关系很大,由于唐代乡贡要经过县州府等多轮测试,所以也留下了许多时务策试题,其中不乏我们的老熟人老朋友,比如杜甫同志。

诗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现实社会抱有极大的关怀,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担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所以杜甫出的时务策第一问是:

山林薮泽之地,各以肥硗多少为差。故供甲兵士徒之役,府库赐与之用,给郊庙宗社之祀…欲使军旅足食,则赋税未能充备矣;欲将诛求不时,则黎元转罹疾苦矣。子等以待问之实,知新之明,观志气之所存,于应对乎何有,伫渴救弊之通术,愿闻强学之所措意,道在此矣,得游说乎?

第二问到第五问与此类似,问的都是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没有一道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之问,全都关乎当时大唐帝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等现实领域。

这样的筛选体制筛选出来的的人,很难不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现实关怀,这和明清时候逼仄僵化的选拔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也为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廷处理复杂的中央藩镇关系,危险的华夏与吐蕃回纥等民族关系提供了大量可堪大任的政治人才。

而顺利通过了帖经、杂文和时务策3关之后,就能顺利获得前往长安参加尚书省测试的资格了。

另外,唐朝不同地区的科举录取也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讲就是长安以及长安附近的同州、华州是唐朝时期乡贡的一等“考区”,所谓“以京兆为美,同、华为利市”,根据有关记载,京兆府选送的举子地位特殊,排名在京兆府考区前10名的被称等第,侧身其中的顺利通过尚书省考试的可能性非常大,和今天什么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差不多多,甚至如果京兆府前10明落第的太多,京兆府还可以直接联络贡院考官,要求获得举子落第的原因。

乡贡的历史意义

傅璇宗先生对乡贡出现的意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非常的精准,他说到:

乡贡是唐代选拔官吏制度有别于过去时代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的标志,这就是:一是经过逐级考试,凭考试成绩决定取舍和名次高低,二是所谓“怀牒自列于州、县”,不分门第高下,不问士族寒门,都可以按照正常条件报名投考…这在封建国家政体的演进上应该说是一个飞跃,因为它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是向着整个地主阶级成员开放的,这就把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吸引到政权的周围,扩大和巩固了统治的基础,打破了一小部分豪门世族霸占政权的垄断局面。这在当时来说,应该说是一次人才的解放。唐朝文化的空前繁荣与发达,与人才解放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出现是有直接关系的。

可以看到,乡贡的最重要意义,就是用法律和制度确认了中央朝廷的统治基础向地主士大夫阶层开放了,自此之后,累世公卿的贵族政治逐渐消亡了,而新的平民政治开始崛起了,乡贡的出现,正是这一过程的最关键一环。

但我们依然需要注意,新生的乡贡以及参与乡贡的举子们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与乡贡一起参加尚书省考试的官二代馆学生徒们只需要参加学馆组织的测试就能进入尚书省的考试,而不用经过县、州、府的层层选拔;比如乡贡刚出现的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乡贡出身得中的举子少得可怜,高宗咸亨五年(674)所取的11人只有张守贞1人为乡贡;开耀二年(682)所取51人只雍思泰1人为乡贡。这可以用“奋斗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形容,但即使如此艰难,乡贡依然顽强的在铁穹之中撕开了一个口子,新的时代到来了。

主要参考傅璇宗《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