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笔下最失落春天,无一“春”字,只用一个“花”就伤感无限

老张侃诗词 2019-09-26 23:08:20

我们今天读李商隐那些抒情性很强的诗歌,都能感觉到其中的自怜。因为诗人的一生确实比较悲剧,他满怀炙热的渴望,却又总是遭受冷酷的打击。

年少就很有才华,正当做事的年纪却陷入的牛李党争中不能自拔,一步步沉沦。他的选择或许有错误,但他的人生真的就是这样被葬送了。内心愤懑,一笔一划一点一滴,写出的都是最失意最自怜的苦涩。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古诗就是李商隐的《落花》,全文只出现了一个花,但是全文每一句都不离落花。全文没有出现一个春天的字眼,但是人的伤春之情从第一句当中就注定了。诗词中咏叹的是落花,但也更是写自己和落花一样凋谢的生命,看不到希望的前途。

诗歌的一开始,就写落花的凋落。“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春风虽然带着温暖让天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但是很短的时间内又让百花凋落。从开放到凋落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自然引起诗人心中无限的感慨。

宴席之后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诗人也得以能够看到小花园里掉落的花朵。“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一切的意境很像晏殊笔下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伤春的情绪逐渐在其中蔓延。

果不其然,一向伤感的诗人看到这满地的落花,确实内心非常的伤悲。“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花瓣的凋落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且是在最好的年华。此时的李商隐年仅33岁,也渴望能够绽放出灿烂的生命。但很可惜处于夹缝之中,没办法获得更多的生机,只能勉强度日。所以在这里看到这满地的花瓣后,内心也会有说不尽的感慨。

最后诗人很自然地就从花瓣想到自己。“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但如今只剩下枝头凋零。诗人不也是如此吗?想要奉献自己,挽救大唐于大厦将倾,可惜他收获到的是什么呢?只有一腔悲愤,只有生命的凋零,就如同对眼前的花朵一样。

人生的感慨向来都是如此,其中都有说不完的悲哀。我们的人生也盼望生命有绽放的机会,幸好我们不是和李商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相比他生活的朝代,我们今天的机遇显然更多。

这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