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门的果敢刹那,曼妙精彩犹如灵光般乍现。”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观点,在摄影界被奉为圭臬。简单来说,决定性瞬间
“按下快门的果敢刹那,曼妙精彩犹如灵光般乍现。”
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观点,在摄影界被奉为圭臬。简单来说,决定性瞬间就是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在拍摄中,布列松偏爱使用轻便安静,且易于操作的徕卡M6相机,并用黑胶带遮住闪光灯,降低人们对相机的察觉,从而捕捉稍纵更自然的瞬间。

进入移动影像时代后,任何人都能随手拍照,记录生活的点滴。然而,受限于体积空间,手机硬件光学素质有限,色彩、宽容度、解析力距离相机还有很长的距离,特别是在光线不足的夜晚,很难捕捉到精彩的画面。移动影像想要实现突破,还要回到“光”本身。10月26日,小米14系列正式发布,首次引入徕卡Summilux高速大光圈镜头,搭配小米影像传感器品牌「光影猎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抓拍能力,称得上是移动影像光学的跨越式升级。


移动影像的再一次飞跃“光”是一切的原点,也是移动影像的痛点。这次的小米14系列,是小米和徕卡在影像方面合作的第三代产品,有那么点往深水区淌的意思。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把经典的徕卡Summilux高速大光圈镜头“塞进”了手机里。让移动设备真正具备了出色的光学表现,拥有媲美相机的创作力。

在拉丁语里,Summi是“最大”的意思,而Lux代表的是“光照”,徕卡对于镜头系列有着严苛的分级规则,只有f/1.4-f/1.7范围才可称之为Summilux。小米14 Pro主摄最大光圈为f/1.42,甚至超越了上代“超大杯”小米13 Ulra。大光圈的好处自不必说,白天的时候,大光圈也能让主摄拥有优秀虚化效果,突出拍摄主体。晚上拍暗光的时候,光圈越大,画面的进光量就越多,获得更加纯净的夜景。


而且光圈大了,就能提高对应的快门速度。即使在夜晚拍摄运动物体,也可以获得丰满的光影效果,清晰无重影,堪称夜间抓拍神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小米14 搭载了全新的「光影猎人900」传感器。虽然尺寸仅为1/1.31英寸,但能提供1.2μm单颗像素、2.4μm融合大像素,再加上双原生ISO Fusion Max技术,动态范围可达13.5EV,比1英寸IMX989还要高8倍。在拍摄一些大光比的场景时,高光压得住,暗部细节也不丢失,媲美人眼所见。


不仅如此,小米14 Pro还独占了1024级可变光圈技术,可以在f/1.4-f/4.0之间切换。好处是拍视频时,能兼顾更多场景,拍照也带来更多玩法。比如在夜间拍摄中,可以收小光圈,拍出星芒般的灯光效果,这种过去只能在专业相机实现的操作,没想到在手机上也能实现。

此外,这次小米14系列把之前 “真·徕卡” 的概念给贯彻到了底。成片依旧是熟悉德味,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之前广受好评的浮动长焦,在小米14系列也得以保留。这颗等效75mm的镜头,拥有超大变焦范围,远可拍建筑人像,近可拍微距特写,出片率非常高。



核心体验无短板性能一直是小米的拿手好戏,小米14 系列首发搭载了高通骁龙8 Gen 3移动平台。虽说工艺制程没有更新,但根据网上的测试,高通凭借“堆大核”的策略,CPU多核性能居然打赢了苹果最新的A17 Pro。GPU部分也是领先于苹果,而且能效比相当可观。时隔多年,安卓阵营性能方面终于反超苹果,称得上是历史性时刻。

微博@小白测评表现在实际场景中,《原神》720p分辨率,基本能跑满60帧。配合环形冷泵,散热体验非常优秀,游戏过程中只是感到轻微发热。而且这次小米14 系列支持《原神》原生2K渲染,拉进仔细观察人物,画面细腻程度看齐PC端。不过,遗憾的是游戏目前锁定30帧运行,但实际上骁龙8 Gen 3完全有能力跑到更高的帧数,希望后期能优化。

当然,小米14 系列核心体验最大的升级,还得是全新的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虽说界面变化不大,但对比之前的MIUI,小米澎湃OS在流畅度、动效、细节都有所提升。全新的锁定屏幕壁纸,也带来个性化的延展。

除了流畅性,小米澎湃OS更为吸引人的,是在AI方面的布局。小米首次将AI大模型技术植入手机系统,无论撰写文案、AI 创作、AI 识图、AI 写真都可以实现。甚至还能使用 WPS AI 还能快速扫描文档,编写大纲、翻译、生成PPT都行,称得上是打工人利器。

之前我们控制IoT设备,还要动嘴呼叫小爱同学下指令,或者提前设定好程序。全新的Hyper Mind中枢,就像让IoT设备拥有能思考的大脑,不仅懂人心意,还会主动服务。例如,我们每次推开智能门锁回家,都会先打开客厅灯,然后再开电视看剧。HyperMind观察到这一习惯,并获得用户许可后,将来每次开门时,都会顺便把灯和电视自动打开。称得上是将设备互联带进「主动智能」时代。当然,上面描述的这些场景,只是小米全生态战略的冰山一角,未来肯定还有更多惊喜,值得我们期待。


家族化风格逐渐成型外观上,小米14系列风格几乎是从上一代继承而来,只不过要硬朗了不少,直角边框倒角处理到位。总体拿在手上的感觉,要比前代精致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小米14 Pro抛弃了双曲面屏,而是采用了全等深微曲屏设计。再加上刷新行业纪录的窄边框,屏幕宛如浮在空中,不是MIX,但胜似MIX系列。首发了小米自研的龙晶玻璃,比之前的康宁大猩猩玻璃更加耐摔耐划。并且四边终于做到了等窄,屏幕和边框R角的曲率一致,强迫症表示舒服了。

为了呈现最好的显示效果,小米在屏幕的选择上也极其舍得下本。与华星光电联手研发全新的C8低功耗屏幕材质,拥有行业最高发光效率,峰值亮度高达3000nit。小米14 Pro这块屏幕,还支持专业原色,能够实现跨屏色彩统一,更适合摄影师和视频创作者。


跨越式升级,越级对标苹果三年前,雷军提出小米的高端旗舰要对标iPhone,向苹果学习。随后,小米将高端化明确为集团战略,但在当时不乏质疑的声。在这三年时间里,小米坚持长期持续投入、深耕底层技术。在屏幕、充电、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技术实力慢慢从量变走向质变。在屏幕领域,小米与华星光电组建联合实验室,并肩攻关核心难题,C7、C8连续两代发光材料都领先于行业。可以说改变了外界对于国产屏幕的看法。

特别是和徕卡合作之后,小米不仅影像更稳了,高端之路也确实越走越稳。今年发布的小米13 Ultra和MIX Fold 3,电商平台好评率均超过98%。三年后的今天,小米14系列发布,全新的Hyper OS也一同亮相,小米先进技术创新进入跨越式井喷期。这次的新品,不仅能和苹果掰手腕,影像、屏幕、性能等核心体验,更是能越级对标iPhone15 Pro。

从提出对标iPhone,到多项体验引领行业,小米用了三年时间证明:只要用心打磨,拿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国产手机和苹果之间的差距并非不可逾越。不过,雷军的野望远不止对标苹果,如今的小米已经站在全新的起点。智能手机站稳高端,智能汽车箭在弦上,小米澎湃OS的桥梁也已经搭建完毕。小米所描绘的人、车、家全生态融合即将到来,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惊喜开启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