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的结尾,梅长苏率军出征北境,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大渝的皇属军赶跑。萧景琰也成功登基,任内励精图治。在沈追、蔡荃和蒙挚的辅佐下,大梁拥有了一段安静的发展时光。
但是萧景琰的努力,并没有给大梁带来国力上的根本提升。在《风起长林》中,北境的大渝和北燕,始终威胁着大梁的边境安危。后期的大渝甚至凭一己之力发动了“三月弯刀”。可以说萧景琰打算开创的一个不同的大梁天下,没有完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梁的相对衰弱呢?
在《风起长林》中,讲述了萧景琰和萧歆在位时大梁发生的重大事件。首先是北境战事不断,而萧庭生的长林军正是在不断的战争中成长为了超品的亲王。大渝国的实力,并未在不断的冲突中受损。甚至还有壮大的趋势。是萧庭生的军事才能不行吗?当然不是。剧中的一丝细节,其实暗示了大渝壮大和大梁衰弱的根本原因。
大梁位于中原以南,以农业生产为本。而大渝位于中原北部,以畜牧业生产为本。相比于南方的大梁,北部的大渝国力是否强盛主要靠雨水来决定。雨水多,则牧草多,牛羊马就有充足的饲料。而马的数量就决定了大渝的骑兵是否强盛。
在《琅琊榜》中,我们看到金陵城冬天是会下雪的。尤其是谢玉派人杀梅长苏的那晚,剧中提到雪很大。梅长苏在金陵过的2个年,也都有下雪。林夑在梅岭被杀的那场战役,更是发生在暴雪中。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时的气候条件是偏冷的。金陵的冬天会很冷,大渝的北境肯定更冷。冬季的漫长会影响大渝的畜牧业发展,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不断进犯大梁来获得生存的物资。
但是在《风起长林》中,金陵城一次雪都没有下过。整部剧中只有萧庭生去世时,提到北境,出现过一次雪景。林奚到大渝采药时,夏秋之交还出现了连阴雨。由此可见,在萧庭生的戎马生涯中,整体的气温是属于上升趋势。而这种上升趋势,对于以畜牧为主的大渝来说,至关重要。直接让大渝的国力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萧景琰那么努力,却没有让大梁的国力变的强大。因为历史的车轮,气侯的变迁,对大渝的发展受益是超过大梁的。无论大梁多么努力,也无法打败一个水草丰满、骑兵强盛的大渝。在面对强大的大渝时,大梁能做到不被蚕食,守住边境已经是成功了。
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也就可以完美的解释为什么箫景琰那么努力,却无法让大梁恢复强大。同时也可以更加的体会到萧庭生和萧平旌父子在面对千载难逢的歼灭二十万皇属军的机会时,是多么的珍惜。即使冒着抗旨不尊也要为大梁换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修养生机。
如果让叶轻眉去琅琊榜的世界会怎么样?
真闲[点赞]
萧炎恐怖如斯都不行?斗帝强者不好使了?
为啥大梁的皇帝不想着一统天下?分久必合的道理他们不懂吗?这一点他们就不如秦始皇
你真能瞎扯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