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塘增氧机布局与立体供氧方案对产量的影响
青虾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产品,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经济价值。在闽江口这样的地区,青虾养殖有着独特的意义。闽江口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青虾生长。但养殖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就拿养殖中的氧气供应来说吧。很多养殖户都有这个困扰,青虾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就像我知道的一个南方的养殖场,那里的养殖户老李,他在养殖青虾的时候就发现,有时候氧气不够,青虾就长得慢,还会有死亡的。这可让他头疼坏了。青虾在缺氧的时候,会变得不活跃,食量也下降,而且容易生病。像这样因为氧气问题影响产量的情况不少呢。
在闽江口这样的地方,我们考虑增氧机的布局,得看地形地貌。闽江口有不少的水域面积,而且有不同的水深区域。如果是养殖场的青虾塘,增氧机不能乱摆。比如说,要是塘比较深的地方,就需要重点布局增氧机,因为深水区的水压会让氧气含量相对低一些。
现在来说这个立体供氧方案。这可不像简单地在塘面放个增氧机就行。比如说在一些池塘边可以种上一些水生植物辅助增氧。像苦草,它的根在水底,叶子能长在水面,白天通过光合作用产氧;还有金鱼藻,这种植物很细密,在水里能大面积铺开,也是白天产氧的好手。再就是菱角,它的水上部分宽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水下根茎也能为水中生物提供一定的氧气来源。不过要注意,这几种植物的种植密度得控制好,不然太密了会影响水体流动,也不利于青虾活动和觅食。
我听说过北方有个养殖场老张,他刚开始养青虾的时候就没太在意氧气供应这些细节。他从南方引进了虾苗,结果到冬季的时候,因为南方湿热北方干冷,他没做好应对措施,虾的生长环境一下子就变了。他本来就没有合理布局增氧机,冬天的时候很多虾因为缺氧加上不适应水温,死了一大半。后来他就开始重新规划养殖方案,包括增氧机的布局和立体供氧的想法。
30天的养殖周期内,如果氧气一直充足,青虾的活动频繁,它们就会在水底不断地寻找食物,这有助于清理塘底的一些杂物。而且新长出来的浮游生物也会比较多,这又能给青虾提供更多食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要是在这30天里出现缺氧情况,青虾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生长速度就慢下来了。
2个月的养殖时间里,除了普通的平面增氧,立体供氧就更能体现优势了。比如在塘中央设置一些立体的氧气供应结构,像那种有好几层的曝气增氧塔。这种增氧塔可以在不同深度向水体中供应氧气。而且,在种植水生植物的时候,选择耐低温的品种也很重要。水葫芦就比较好,它在水温较低的时候也有一定的产氧能力,而且还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1年下来,青虾养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对氧气有不同的需求。在春季,青虾开始大量繁殖和生长,这个时候需要有足够的氧气让虾卵孵化和幼虾呼吸。夏季水温升高,青虾的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也大增。如果增氧不够,就容易出现大规模死亡的情况。秋季青虾长得差不多了,要准备上市了,这个时候保持水质稳定,充足的氧气能让青虾保持好的品质。冬季对于养到第二年的虾来说,也要有一定的氧气供应。
在养殖场里有大面积的青虾塘,布局增氧机要全面考虑。不能只在一边放几个增氧机就不管了。就像我听一个散养户说的,他以前只在塘的一个角落放了个小增氧机,以为就够了。结果其他地方的青虾经常闷气,产量很低。后来他听说了立体供氧的概念,就开始把塘分成几个区域,在每个区域都有规划地设置增氧机和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
还有啊,南方的青虾养殖和北方有些不同。南方湿热的气候,青虾在夏季面临的高温缺氧问题更突出。而且南方的水生植物种类多,生长旺盛,管理起来也麻烦一些。北方的青虾养殖,冬季面临的是低温,水质相对稳定,但氧气溶解度低,增氧设备得特别给力。
在布局增氧机的时候,还得考虑到青虾的生长规律。比如说在青虾幼体阶段,它们对氧气的需求比较敏感,这个时候就要在育苗池或者小塘里,合理放置小型的、高效的增氧设备。像那种叶轮式的小增氧泵就很适合放在育苗区域。
在闽江口不同的地形地貌下,例如在一些弯道或者水流湍急的地方,增氧机的作用也有不同。水流湍急的地方水体的溶氧本身就比较高,但也需要增氧机来维持稳定。而在一些相对静止的小水洼或者死角,可能就需要增加专门的微孔曝气装置来给局部区域补氧。
从实际养殖的情况来看,一个网友分享他在闽江口养青虾的经历。他的青虾塘一开始产量不高,后来他注意到增氧的问题。他不仅合理布局了增氧机,还在池塘边种了一些菖蒲。菖蒲这种植物在闽江口的水域环境里能起到很好的辅助增氧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调整,青虾产量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再看一个老养殖户的故事,他从2018年开始养殖青虾。一开始他没有重视立体供氧的概念,只用了几个普通的增氧设备。到了2019年,他看到周围一些新的养殖户采用立体供氧方案后产量增加了不少,他就开始自己摸索。他在池塘的浅水区种植了菱角,在深水区设置了多层的增氧塔,还在池塘边种了水葫芦。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发现青虾的品质比以前更好了,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在南方养青虾,还会面临暴雨天气的影响。暴雨过后,水体的溶氧分布会很不稳定。这时候就要及时检查增氧机的运行情况,并且要根据水体溶氧的变化,合理调整增氧机的功率。比如有一个南方的养殖户,他每次暴雨后都会增加一些增氧设备的功率,同时还会投放一些光合细菌之类的微生物制剂来调节水质,这样能让青虾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有较好的生长环境。
北方的青虾养殖在冬季,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池塘的一角设置一个小型的水暖棚。在棚里可以种植一些耐低温的藻类,这些藻类在白天也能产生少量的氧气,再加上增氧设备,就能让青虾更好地过冬。
对于青虾塘来说,底质也很重要。如果底质恶化,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青虾的生长。这时候增氧设备可以帮助把底质中的有害气体氧化掉。比如硫化氢这种气体,一旦产生会毒害青虾。增氧设备产生的氧气可以促进硫化氢向无害的硫酸盐转化。
从养殖的时间维度来看,无论是3年的长期规划,还是1个养殖季的短期操作,增氧布局和供氧方案都是关键因素。在长期规划里,要考虑池塘的逐渐老化,增氧设备是否要及时更新等。短期操作里,像前面说的每个季节对氧气需求的调整就很重要。
在闽江口进行青虾养殖,当地的农民朋友也可以从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学习。不要只盯着产量,要把养殖环境里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位,包括增氧机的布局和立体供氧方案的制定。
最后我想问大家,你们觉得在闽江口的青虾塘,除了增氧机的布局和立体供氧方案,还有哪些因素会对青虾产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