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为关键的谅山战役打响。东线总指挥许世友统率八万大军向越军发起猛攻,一度占据优势。然而,当胜利的天平即将倾斜之际,越军竟使用化学武器反击,导致我军伤亡惨重。震怒之下,许世友下令炮兵部队:"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给我把谅山夷为平地!"随后,300余门火炮齐发,数万发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终将这座越北重镇化为一片火海。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解放军的强大战力,更暴露出越军卑劣的作战手段,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战。
地势险要 将帅谋略定乾坤谅山,一个看似普通的越北小城,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市距离中越边境友谊关仅有18公里,是通往越南首都河内的最后一道天险。
谅山北部山区交错纵横,南临广阔平原直通河内。这样的地理格局,让谅山成为了越南北部防御体系中的关键节点。
自古以来,中越两国在这片土地上就有过无数次的征战。历史记载中就有这样一个说法:越南叛乱,中国军队只要攻下谅山,越南王便会自缚请降。
然而谅山的地形极其复杂,城区被扣马山、巴外山等诸多山地高岭环绕。丛林密布的地形,为防守方提供了天然屏障。
越南高层深谙谅山的战略价值,早已在此部署重兵把守。他们在山地要隘修建了大量永久性军事工事,囤积了充足的军需物资。
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东线总指挥许世友,是一位从炮火中走出来的老将。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场重大战役。
许世友的军事才能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在此次战役中,他统领了七个主力师,共计八万余人的庞大军团。
这支军团中,汇聚了多支王牌部队。55军前身是国民党起义部队,在陈明仁将军率领下战功赫赫。54军更是中央军委直属的精锐之师,擅长攻坚战。
43军有着"东野铁拳"的美誉,在历次战役中都承担重任。50军则以顽强著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以一己之力阻击美军五十昼夜。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团,配合许世友老将的运筹帷幄,为攻克谅山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谁也没想到,这场战役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展开。
而守卫谅山的越南军队也不是等闲之辈。第3师是越南著名的"金星师",在越战期间就以勇猛著称。
这支部队下辖的12团和141团,都是身经百战的劲旅。他们在与美军的交战中屡建战功,被越南方面授予了多个荣誉称号。
双方都是百战劲旅,都有着充足的作战经验。一场惨烈的大战,在这片土地上即将展开。
八万铁军 冲破谅山天险关1979年2月27日破晓时分,谅山战役正式打响。许世友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谅山的越南守军发起总攻。
广州军区第55军作为主攻部队,在指定位置完成了战前集结。随后54军162师、43军和50军148师等部队也相继到达预定区域。
55军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术,将突击力量分成数个战斗群。每个战斗群都配备了充足的火力支援和工兵分队。
解放军的炮兵部队从多个方向对谅山城区实施火力打击。炮火覆盖了越军的重要防御工事和指挥所。
面对如此猛烈的进攻,越军第3师却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他们利用早已构筑的坚固工事和熟悉的地形进行反击。
战斗一开始,55军就遭遇了越军的激烈抵抗。越军第3师下属的12团依托高地,用火箭筒和高射机枪对我军实施火力封锁。
但解放军将士展现出了过人的战斗技巧。他们采取小群突击的方式,逐个拔除越军的火力点。
在激烈的战斗中,我军很快就突破了越军的外围防线。许世友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将战线向谅山市区推进。
战斗进行到中午时分,55军已经消灭了越军一个主力营。解放军占领了多处战略要地。
但越军的抵抗也变得更加疯狂。他们开始使用一些不符合国际战争公约的手段来阻止解放军的进攻。
越军将大量地雷和诡雷布设在我军必经之路。甚至还在民房中设置伏击圈,企图给我军造成更大伤亡。
面对越军的各种阻击手段,许世友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改变战术。解放军开始采取稳扎稳打的推进方式。
工兵分队走在最前面,仔细排除地雷和各种爆炸装置。突击队紧随其后,对可疑地点进行清剿。
在这种战术调整下,解放军的推进虽然减缓,但变得更加稳健。越军的各种阻击手段收效甚微。
到2月28日下午,解放军已经控制了谅山大部分地区。越军第3师的主力被打散,只能退守到山区。
然而就在这时,越军使出了最卑劣的一招。他们开始向解放军阵地发射携带化学武器的炮弹。
这些化学武器是美军在越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包括XM629希埃斯炮弹和XM54希埃斯手榴弹。许多解放军将士因为没有防备,遭受了化学武器的伤害。
55军在这次化学武器袭击中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后撤整顿。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许世友的指挥部。
正在拟定新一轮进攻计划的许世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他决定要用最猛烈的火力来回击越军的无耻行径。
雷霆一怒 炮火洗地夷平城许世友在接到越军使用化学武器的战报后,立即走出指挥部帐篷。他向通讯员要来了通讯设备,直接与地面炮兵师取得了联系。
电话那头的炮兵指挥官刚说了一句"报告首长",许世友就下达了最严厉的作战命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给我把谅山夷为平地!"
这道命令传达到前线后,炮兵部队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战前准备。300多门各型火炮被布置在谅山外围的有利地形上。
炮兵指挥部连夜制定了详细的火力打击计划。他们将谅山市区划分为多个打击区域,每个火炮都分配了具体的打击目标。
数万发炮弹被运抵阵地,弹药补给车辆排成长龙。后勤部队彻夜不停地搬运弹药,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炮击做准备。
3月1日凌晨,天色还未大亮,炮兵阵地上已经是一片忙碌。各型火炮调整射击诸元,瞄准手将炮口对准了预定目标。
上午9点整,随着指挥部发出的一声令下,300门火炮同时开火。密集的炮弹划破长空,向谅山市区倾泻而下。
半个小时内,数万发炮弹落在谅山城区的各个角落。整个谅山瞬间被笼罩在硝烟和火光之中。
越军的防御工事在猛烈的炮火中被摧毁。他们精心构筑的地堡和交通壕成为一片废墟。
这场空前的炮击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炮兵部队采用连续火力打击的方式,不给越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越军的第3师和第308师在如此密集的炮火覆盖下损失惨重。他们的指挥系统完全瘫痪,部队陷入混乱状态。
许世友通过前线指挥所传回的侦察报告,详细了解着战场态势。他命令炮兵部队继续保持火力打击的强度。
面对这样的炮火洗礼,越军的抵抗意志逐渐崩溃。许多越军士兵放弃阵地,四散逃命。
这次大规模炮击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战果。谅山市区的大部分建筑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炮击之前,解放军已经确认当地平民已经撤离。这次行动没有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
炮击结束后,55军立即展开了新一轮进攻。他们分成多个战斗群,向谅山市区发起冲锋。
借着炮火打击造成的混乱,解放军很快就突入了市区。越军的抵抗明显减弱,我军占领目标的速度大大加快。
当天中午时分,解放军攻占了谅山省政府大楼。一面鲜艳的军旗在大楼顶部升起,宣告着这场战斗的胜利。
随后,谅山公安局、武装部等重要机构相继被我军占领。整个谅山北区已经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中。
这场由许世友亲自指挥的炮击行动,不仅粉碎了越军的抵抗,也让他们付出了使用化学武器的代价。谅山这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在解放军的炮火中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许帅三策 断越军退路根在攻占谅山北区后,越南方面却在国际上散布谣言。他们声称解放军并未真正占领谅山,还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个消息传到许世友耳中,这位暴脾气的将军立刻给中央军委发去请战电报。经中央同意后,他决定给越南人上最后一课。
许世友召集各部队指挥官,制定了三个重要命令。这三个命令的执行,让越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记住了这场战争的代价。
第一个命令直指谅山的工业设施。许世友派出55军组建专门的爆破大队,由三个工兵营组成,军长朱月华亲自指挥。
爆破大队在两天内完成了详细的勘察工作。他们最终确定了2962个永久性军事目标,包括军工厂、机场、桥梁和码头等设施。
整个爆破行动投入炸药超过302吨。连续5天的爆破行动,让谅山这座工业城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第二个命令针对的是中国援助物资。许世友下令部队,凡是带有"中国援助"字样的物资设备,能带走的全部运回国内。
那些无法搬运的援助物资,解放军就地销毁。这些物资都是中国人民节衣缩食省下来的,许世友决不允许它们继续被用来对付自己的国家。
第三个命令是为了确保部队安全撤离。许世友命令工兵部队在撤退路线上布设地雷,防止越军尾随追击。
这道命令来得正是时候。解放军截获的越军电报显示,河内方面已经下令前线部队:"要坚决地追,一定要追到边境地区进行决战!"
为了确保撤军万无一失,许世友调动163师炮兵群掩护大部队撤退。炮兵部队在预设阵地上轮流设防,为撤退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3月11日开始,55军从友谊关、北山等地陆续撤回国内。到3月12日,55军全部安全撤回,没有让越军得逞。
这场持续28天的战斗,解放军共歼敌57152人,其中击毙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俘虏2173人。重创了越军4个主力师。
然而胜利的背后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解放军总计减员3.4万余人,其中牺牲和失踪8500多人,负伤和非战斗减员2.5万余人。
许世友的三道命令不仅确保了部队安全撤离,还给了越南军队沉重打击。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越军再也不敢轻易在边境挑衅。
战后许世友面对外界对这场战争的不同评价,只说了一句话。"让广大干部去评说,让广大人民去评说,让历史,让后人去评说吧!"
这场战争不仅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军在实战经验、战术指挥等方面都需要改进和提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谅山战役最终达到了预期目标。它粉碎了越南军队的嚣张气焰,也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
最重要的是,这场战役让越南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打消了他们进一步挑衅的念头。中越边境也因此获得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
许世友的雷霆手段,不仅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更为中国赢得了战略主动权。这场战役,永远记录在了中国军事史的光荣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