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伟大战役,在我国家喻户晓,可是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四百多年前的晚明时期,十万大明将士也曾开展过轰轰烈烈的抗倭援朝系列战役,给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迎头痛击。这场后来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的斗争,以大明王朝的全面胜利,最终让倭寇在其后三百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再不敢以出兵朝鲜为跳板,觊觎我国领土。
话说16世纪末,当时的我国正处于明神宗统治中期,当时朝廷内部,党派林立,整个大明王朝亦处于国力逐渐衰退时期。
与此同时,当时的附属国朝鲜处于李氏王朝统治时期,有大明朝护佑着,整个李氏王朝,同样是朝野上下尽享太平岁月达二百年之久,朝中亦是武备松弛,党争不断。
可是,此时的日本,在历经类似我国战国时期长达一百多年之久的混战之后,出现了类似秦始皇这样一位统一了日本的英雄人物,他就是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是贫苦农家出身,却天生有商业头脑,在浪迹江湖中,他从最低等的足轻做起,后来得以侍奉织田信长,最终在本能寺之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织田信长的接班人。
从1583年11月丰臣秀吉统一了织田信长诸家臣势力,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之后,自1585年起,丰臣秀吉用了5年时间,亲率数十万大军,相继平定长宗我部氏、九州岛津氏、关东后北条氏等割据势力,最终于1590年统一了日本。
全面完成统一后的丰臣秀吉治国有方,一时之间,日本国泰民安,军事实力也大为增强。
就在此时,历经无数战争,所向披靡的丰臣秀吉,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统治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他开始谋求向外扩张日本版图。
这个一世枭雄,将贪婪攫取领土的目光,首先投向了一衣带水的朝鲜。可是占领朝鲜,只是丰臣秀吉向外扩张的跳板,他真正的目标是攻打大明帝国,占领中国领土,迁都北京,最后,以中国为大本营,继续攻占并征服印度,全面建立一个强大的大东亚帝国。
如果说丰臣秀吉的这一系列宏伟目标只是停留在其狂妄自大脑海里的痴人说梦,我们大可以付之一笑,但是很显然丰臣秀吉不是。
1592年,丰臣秀吉亲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从日本岛出发,大举侵犯朝鲜。
因为其时国泰民安、战备充足,此次出征,丰臣秀吉共派出二十万步兵、九千水军、七百艘战舰,于这年4月13日,百舸齐发,如洪水猛兽般跨过朝鲜海峡,直奔釜山、庆州而来,正式拉开了侵略朝鲜的序幕。
一边是承平日久,几不知干戈为何物的朝鲜士兵,一边是久经沙场,能征善战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者,双方甫一对峙交锋,日军便如饿虎猛兽般直扑而来,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相继占领包括汉城、平壤在内的朝鲜境内的主要城池。
一时之间,朝鲜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军几近占领朝鲜全境,部分日军甚至偷偷渡过了鸭绿江。
面对如此显赫战绩,狂妄至极的丰臣秀吉在占领汉城后,立即召来元帅宇喜多秀家,先锋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商议下一步进军计划,那就是立即攻占并迁都北京,他们甚至初步议定攻占北京后,将北京周围十国之地献为御用,任命养子丰臣秀次为大唐关白,宇喜多秀家全权统治朝鲜。
就在丰臣秀吉的嘴上分封还未付诸军事行动时,近乎是已经亡国的朝鲜王李昖偷偷潜逃至朝鲜西北面靠近明朝边境的义州,开始频繁派遣使节向大明王朝火速求救。
谁想祸不单行的大明朝,此时却又逢蒙古人哱拜在宁夏起兵造反。
当此内忧外困之际,在朝堂之上,占据主流的意见是集中兵力平定宁夏内乱,而对于援朝之事,众口一辞认为不应为附属国分散兵力,任他自生自灭去吧。
此时的明神宗同样和众多大臣的意见一致,认为应先平定自家内乱再说。
当此危急关头,只有时任次辅的内阁大学士王锡爵目光长远,慧眼独具,他力排众议,极力主张应即刻将明军主力开赴朝鲜战场,抗倭援朝,因为倭寇实为劲敌,西夏之乱不足为虑。
观上意专忧西事,以愚而虑,东贼更可忧。
庆幸的是,明神宗最终听从了王锡爵的意见,派王锡爵于1593年初,率领抗倭援朝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朝鲜战场。
当时的明朝抗倭军队只有四五万人,而此时的日军共有数十万人。面对数倍于此的劲敌,王锡爵为明军制定了占据险要关隘,把握有利战机,逐个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切香肠式战法,同时派遣军队截断倭寇援兵要道,又秘密派人潜入敌军驻地,烧其粮仓,迫使倭寇弹尽粮绝。
明军主将李如松率领的东征大军,与盘踞平壤的日将小西行长在城北制高点牡丹峰激烈交锋,全歼日军2000余名。
面对日军占据高大坚固城池的优势,还有猛烈炮火的持续攻击,李如松又果断采取了围三阙一战术,独留城南大道,诱使日军向此突围至大同江。
眼见数万日军在冰封的江面上仓皇逃窜时,李如松立即命令明军炮轰江面,炸开厚厚冰层,一时之间,成群日军如下饺子一般纷纷掉落冰冷刺骨的浩浩江水之中。
据《万历三大征考》载,平壤一战"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
在汉城一带,明军先后烧毁日军龙山大仓粮仓13座。眼见大半军事补给悉数被烧尽,军心大乱的日军被迫匆匆撤出汉城。
遭此大败,又陷入弹尽粮绝困境的日军,最后被迫与明朝、朝鲜达成停战协议。
1593年四月十八日,日军撤出京城,五月二日,退至釜山一带。
此一役,明朝东征大军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成功收复平壤、开城、汉城三都。
战后,为防止日军贼心不死,卷土重来,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
抗倭援朝战事结束后,第二年五月,王锡爵就辞官归隐了。谁知两年后,明朝开始征收矿税,并向各地派遣矿税太监。犹如吸血鬼一般的矿税太监,在民间肆意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民心思反。
此时早已退居乡野的王锡爵,既痛恨皇帝之昏庸、朝政之腐败、宦官之恶毒贪婪,更忧虑岛国倭寇趁此混乱之机卷土重来,再次入侵朝鲜。
公台莫便谓东事已安,彼倭虏亦有耳我民吁愁疢之声。
果不其然,这年九月,丰臣秀吉再派14万大军出兵朝鲜。这来势汹汹的入侵者兵分两路,左路军统帅小行西长,率四万五千人,进攻全罗道重镇南原;右路军统帅加藤清正率六万五千人进攻全州。
最终,倭寇成功占据闲山岛,包围南原,朝鲜水军在闲山一战中全军覆没。
当此形势万分危急之时,明朝再派麻贵为备倭总兵官,奔赴朝鲜。
当时的明军只有四万人,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麻贵提出了中朝联手的抗倭战略,同时让明军兵分三路(左路军,统帅李如梅,一万六千人,进军忠州;中路军,统帅高策,一万一千人,进军宜宁;右路军,麻贵亲率,一万四千人,进军安东),先逐个击破日军各大主力,最后对日军形成合围之势,来个瓮中捉鳖。
然而由于日军城池坚固,又举全国之力,增兵不断,最终战争形势的发展,并非如麻贵所料,随着小西行长增援兵力的源源不断,明朝九将之兵悉被击溃。
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俱溃。既而败状闻。
不得已,麻贵与刘綎、陈璘、董一元诸将分兵四路,再战日寇。
正当战争进入难分胜负的焦灼之际,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因病逝世。
闻此喜讯的明军和朝军士气大振,合力战斗,在露梁海大捷中,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让日军精锐第五军全部覆灭。
露梁海大捷后,小行西长率残部仓皇逃回日本,余部大多被歼。
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贵居东,当清正,数战有功。会平秀吉死,官军益力攻。明年三月,旋师。
至此,历时长达七年之久的抗倭援朝战争,才最终以中朝军队的彻底全面胜利告终。
而经此七年抗倭援朝战争,被彻底打趴下的日本,在其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龟缩在岛国一隅,再不敢觊觎中朝领土。
可是,谁能想到,三百多年后的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再次掀起长达八年之久,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人神共愤的侵略战争。
四百多年前的大明抗倭援朝这一战,也让我们彻底明白,世代居住在地震海啸频发之海岛的日本,不论是时隔五百年还是一千年,他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觊觎中朝领土的野心,而他们也是我们要永远提防的敌人!
好强大、怪异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