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要吃米、找万里”,2015年7月22日,无数民众齐聚八宝山革命公墓,并高举写有这六个大字的纪念标语,来表达他们对逝者的深切敬仰和怀念之意。
除此以外,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李克强同志等人,也都参加了万里同志的葬礼,但最令人震惊的当属北京前副市长张百发,在葬礼上亲自下跪给万里同志叩头的一幕。
那么张百发与万里同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万里同志对祖国和人民又有着哪些贡献,竟让党内无数人士和群众倍感敬佩和称赞呢?
淡泊名利走完一生,副市长下跪悲痛送行2015年7月,作为我国国务院原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就因疾病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这个原本十分爱好体育的老人,无奈被病魔束缚在了病床上。
在此期间,党内无数同志在忙于国家事务的同时,心里也深深牵挂着万里同志,并且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到医院前去看望。
可令人悲痛的是,这位为国为民的人士在2015年7月15日依然与世长辞了,党中央为悼念万里同志,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的方式对他进行哀悼。
而作为万里同志长子的万伯翱,明白父亲一生都淡泊名利、不喜铺张,因此葬礼被安排得十分简单且朴素,可没料到整场葬礼的规模,最后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2015年7月22日,党内数位同志踏着哀乐向万里同志送别,他们的到来也更加印证了,万里同志对党和国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为万里同志送别的人士当中,有一个人下跪行了大礼,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他就是北京市前副市长张百发。
“我是学生,给老师行这样的大礼才对”,在面对外界的震惊时,张百发就做出了此番回应,因为在他的心里,万里同志对自己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两人真正结缘的时间是在首都十大建筑工程动工时期,彼时万里同志正主管城市建设等重要工作,当时他一眼就注意到了建筑公司里面,颇有能力的张百发。
而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当中,张百发与自己的同乡李瑞环也结下了缘分,两人都是建筑公司里面较为突出的劳动模范,在此期间更是带领各自的团队同显身手。
因此万里同志一早就对这两位出色的年轻人进行了关注,久而久之作为工地监工的他就与二人成了忘年交,忙于工作之余,三个人也时常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结下了深厚缘分。
包括在国家动荡时期,万里同志也曾被人下绊子而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当时陪他接受调查和挨批评的人正是张百发,两人之间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
而张百发将万里同志看作是自己老师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张百发和李瑞环都没有上学的经历,可相比起来李瑞环一直都十分爱好学习,每天晚上都坚持骑车到夜校。
可张百发的心思就没放在这上面,哪怕最后李瑞环拿到了文凭他依然感到不以为意,也正是在那时,万里同志与张百发说了很多交心的话,敦促他一定不能轻视知识的力量,要潜心修习。
张百发听到以后内心得到了极大的触动,久而久之他不仅对万里同志的能力深感敬佩,在思想觉悟上更是感到崇拜至极,虽然两人并不是明确的师生关系,可张百发心里已经这样认定了。
也正是谨遵万里同志的教诲,张百发才能从一个出身平凡的劳动工作者,逐步坐上北京副市长的位置,并为首都的建设作出种种贡献,赢得民众的称赞。
在从政期间,他也一直牢记万里同志对他的句句嘱托,那就是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由此为市民办了很多实事的他,最后也赢得了“平民市长”的称号。
所以他的成功少不了万里同志的点拨,当他的老领导,也是心内的“老师”逝世以后,张百发唯有下跪叩头才能深表自己的悲痛之情和缅怀之意。
最让人感叹的是,无数群众当天也自发组成队伍,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万里同志最后一程,一条条缅怀标语被他们牢牢攥在手中,这也代表着众人对万里同志的敬仰和不舍之意。
当万里同志的长子万伯翱看到此情此景后,更是打心底感到欣慰,因为哪怕父亲已经淡出政坛多年,可他对国家的贡献一直都不曾被大家遗忘。
而若是着眼于万里同志的种种过往会发现,他的人生道路在充满传奇的同时,也时刻将祖国和人民放在了心间,而他的精彩历程,还得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说起。
追求真理参加革命,一手促进农村改革1933年,万里同志凭借努力成功考入了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也是在这一年他接受到了更为先进的思想,并有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当中。
一直到1936年5月,他才迎来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不久之后便受到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秘密开展地下工作,而当时就以教学身份作为掩护。
在为党组织服务期间,万里同志不仅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一系列主张,更不断为我军力量发展地下党员,多年期间在中华大地上不遗余力撒播革命火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万里同志与一些扛枪在前线与敌厮杀的战士一样,对驱逐敌寇贡献出了十分重要的力量,他积极创办抗日报刊,大力扩张了党的影响。
除此以外,在1940年4月他还主动请缨,前往敌后抗战最为艰苦的地方担当地委副书记,目的就是大力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为我党创建抗日根据地。
要知道在我军最艰苦的时期,日军的残忍手段是令人发指的,可万里同志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硬生生地带着当地居民,成功开启了大规模的反“扫荡”和反“蚕食”运动。
所以万里同志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有着突出贡献的,他的英勇品质也被毛主席和邓小平同志等党内领导看在眼里,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对他委以重用。
1953年万里同志奉调进京,并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建设工程部的副部长,同时他也参与了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自己的力量开始为祖国发展重工业。
包括在1958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家要建设“国庆工程”时就有着万里同志的助力,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是由他具体负责。
所以万里同志是国家由贫瘠到强大的见证者,当然祖国能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也少不了他的付出,这也是党内无数同志敬佩万里同志的最大原因。
但是让万里同志走进百姓心间的原因并不在此,真正让他走入大众视野是在中国大力推动农村改革全面发展时期,因为那时他是改革当中的一位猛将。
在1977年之前,邓小平同志就在座谈会上不止一次指出,农村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想使中华大地展现出更新的面貌,那么必须从农村的改革着手。
当时万里同志就接到了一项重任,中共中央决定让他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前往当地促进改革,彼时安徽因党内动荡刚刚平息,工农业生产依然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当中。
万里同志明知此项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可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始终坚信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若没有尝试就轻言放弃的话,注定会一败涂地。
1977年6月,万里同志来到安徽开启了自己的主政生涯,可当地的情况却让他大吃一惊,因为普通的一顿三餐对于农民来说,都是极奢望的事情。
“《白毛女》里的杨白劳都穷成那样了,过年也可以吃顿饺子呀!”看到当地民众的情况,万里同志无奈且悲伤地感叹道,并第一时间命令农业部门开仓放粮。
可这样毕竟只能救得了百姓一时的贫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万里同志一头扎进基层,亲自到当地各处进行考察,并坚决抵制讲形式主义理论的做法。
仅仅上任三个月以后,安徽省委就出台了一项新的“省委六条” ,字字句句都表明生产才是第一要素,全体人员更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
除此以外还明确了联产计酬问题,“省委六条”支持和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和劳动力,甚至允许生产队不划分作业组,由此广大人民群众也明白了“大锅饭”在逐渐减少,个个感到欣喜不已。
但此番改革势必也会得到一些思想保守干部的反对,他们借此不仅大量阐述此种变革的危害性,甚至对万里同志也进行了炮雨连珠的攻击。
一时之间,关于安徽领导干部“挂羊头卖狗肉”的说法在批评声中此起彼伏,可万里同志却明白,既然要改革那必定会遭到反噬,只要能够让群众吃饱饭,哪怕痛骂自己也无所谓了。
很快此种情况就引起了邓小平同志的注意,不过在与万里同志进行会谈以后,两人就明确了包产到户的想法,小平同志更是做出了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讲话,牢牢稳住了局面。
1982年1月1日,中央正式下发了一号文件,明确了包产到户的决定,由此百姓由原先的谈“包”色变,渐渐转为了欣喜若狂地接受新的改革。
有了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再加上万里同志的悉心引领,包产到户的春风吹遍了安徽土地,小岗村是最先出现焕然一新局面的地点,得到了巨大的有益效果和明朗局面。
久而久之在民间逐渐兴起了“要吃米、找万里”的说法,因为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原本微不足道的小岗村成为了农业改革的标志,同时也有了“农业改革开放第一村”的称号。
在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洪流中,万里同志可以说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若是没有他控制住整个局面,并给出明确的发展方向,恐怕中国的农业崛起也不会如此迅速了。
同时万里同志身上不肯服输的精神,也影响着无数中华儿女,包括他的思想品质也可称之为典范,作为北京前副市长的张百发就一直深受这位“老师”的影响。
老师淡泊名利,学生亦是如此多年以来,万里同志除了能力之外,自身思想也一直很令人钦佩,尤其是在1933年3月从岗位退休以后,便更加让世人明白了他淡泊名利的品性。
万里同志在晚年的时候甚至还为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分别为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因为在他看来,既然从岗位上退了下来那就没必要再插手党中央事务了。
包括在1993年9月,北京举办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时,组委会就第一时间给万里同志送去了请柬,可他思虑再三之下,最后依然没有出席。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万里同志嫌麻烦,因为在他看来国家的一些活动,他到场是属于锦上添花的情况,若不参加也无伤大雅,还是不要给国家添麻烦,非得让人家排个座次。
而且他始终坚定主张要把政治舞台交给年轻人,要懂得放开手脚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大显身手,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提升和进步,更快地为祖国的建设作出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贡献。
所以根据万里同志的种种过往行为来看,他并不期望自己成为一个领袖人物,他一生所追求和向往的,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办实事的实干家。
并且万里同志的精神也在张百发身上得到了发扬,在位期间为祖国做出种种贡献之外,张百发退休以后也继续关心人民的生活,并大力着手宣扬中国艺术。
多年期间他为了京剧东奔西走,凡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时,也会第一时间伸以援手,热心公益成为了他的代名词,显然他始终牢记着,万里同志对他说下的“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嘱咐。
除此以外张百发身上也和万里同志一样,有着不肯服输的精神,1990年北京顺利申办了亚运会,可那时亚运场馆依然没有竣工,在关键时刻张百发站了出来,决定亲自指挥工作。
他甚至还向中央领导和广大群众下了“军令状”,表示如果因为场馆工程耽误了亚运会的举办,那自己就从中心顶楼一跃而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决心,而事实证明他最后如期完成了任务。
不过他拥有如此坚定的意志着实令人钦佩,这与当初万里同志在农村进行改革时拥有的品格相同,面临的任务都是一样的艰难,可他们“师徒二人”的拼搏勇气却同样令人动容和震撼。
由此可见,万里同志对张百发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两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十分真挚的,他们都是祖国的见证者和创造者,无论到什么时候,群众都会牢记两人的付出和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