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675-公用电话在中国140余年的那些事-1882年-至今

我是通信人时游 2024-10-27 03:39:39
通信历史连载675-公用电话在中国140余年的那些事-1882年-至今

清末民国时期的公用电话:

1882年(清光绪八年):上海正式出现了中国第一间公用电话室: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滩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部设立第一个电话交换所,装有1部公用电话。比日本早8年。

1913年(民国二年):济南在繁盛之区设公用电话(时称通用电话)5处,分别设于行政公署、趵突泉、普利门、胶济铁路西站、津浦铁路车站。市民只要拿两枚铜元给该处站岗警士,便可随意通话市内各处,不计时间。

1914年:北京城的公用电话诞生了,由北京电话局公用电话处经营,比上海市晚了32年。

1920年后:上海全市电话用户有1万余户。其中一部分由酒菜馆、旅馆、茶馆与夜总会等所装之电话,常供他人借打并收取费用,逐步形成一批可供公众使用的电话。

1926年:唐继尧批准《昆明市街公用电话实施计划》,昆明首次岀现公用电话。

1929年6月:北京前门外西河沿东口开通了京城第一家私人代办的公用电话。

1931年1月:上海电话局在辖区内的闸北、南市与江湾等电话局装设4部公用电话,这是在上海由中国人自办经营的最早的公用电话。同时上海电话局委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该行小东门、老西门两分所代管办公用电话2部。

1932年: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在上海租界启用了公话亭。为投币式,需购买电话公司一种特质的铜制角币。

30年代:广州的公用电话亭收费模式是每5分钟计价一次,不到5分钟的通话也按5分钟计算,每次收费是0.6圆。国内长途的每次收费最高5.5圆,平均每分钟收费1圆以上。

1934年10月:江苏无锡电话公司在无锡火车站行李房装设了无锡地区首门公用电话,通话一次的话费为铜元10枚。

1936年底:上海华界地区有公用电话124部,租界地区有公用电话213部。

东北沦陷时期的哈尔滨:

1935年:伪“电电”会社哈尔滨中央电话局在哈尔滨火车站设3处公用电话,并制定公用电话章程,规定公用电话可与市外通话,但限制通话区域,话费在0.25元(伪满币)。此后,公用电话陆续增设,地点多在百货商店、剧院等场所,公用电话大多设在室内。1946年:哈尔滨设有公用电话22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上海公用电话恢复到192部。

新中国成立后的公用电话:

1949年:全国电话用户26万,电话普及率0.05%,每千人不到半部电话。北京的公用电话仅有40部,大多装在大栅栏、西单的商店和大饭庄里。

1950年底:上海全市公用电话已增至857部,全年通话次数1079万次。

1951年5月:北京电信局开办了“传呼公用电话”,也叫“人民电话”。这种电话可以往出打,别人打来找你,公用电话站会马上去叫你。为方便百姓使用,传呼公用电话多数设在胡同、街巷的小百货店。

1951年:

人口100多万的北京市公用电话发展到287部,其中传呼公用电话159部。上海公用电话基本普及,达1515户(1949年436户),是北京的5倍多。

1952年8月1日:上海市首次在虹口区与北四川路区的62处代办公用电话站开办传呼服务试点,10月全面推广。

1952年10月:北京电信局决定:11月1日起全市所有传呼公用电话一律试办“代传电话”业务。如果来电人说的事情简单,不需要和受话人直接说话的,可由公用电话的代办户转达,由受话人付传话费即可;如果来电人要与受话人通话,由代办户把人找来。

1952年12月1日:上海全面开办公用电话传呼业务。

1953年底:北京市区和南苑、西苑、门头沟等郊区共有514个传呼公用电话。市区平均每3条胡同就有1个传呼公用电话。胡同里的传呼公用电话迅速在北京落地生根。邮电部把这一成功经验推广到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大城市。

1950年代:公用电话通话一次,通话费400元。

1958年1月1日:邮电部调整邮电资费,公用电话通话费由每次4分钱改为5分。此政策一直持续至1990年,调整为每次(3分钟)1毛钱。

1960年:上海市区公用电话累计3293部,其中办理传呼业务的已有2375部,占总数的72.19%。

1965年:哈尔滨市市内电话局投资万元在火车站、大商店和医院等主要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交费(每次0.05元)公用电话亭20处。

文革期间:

1978年:经上海市邮电管理局批准,逐步增加里弄传呼电话、恢复个体与合作商店等代办公用电话。

1978年:中国电话用户214万,普及率0.38%,不及世界水平1/10。北京每天20%长途电话打不通,15%要1小时后接通。在北京电报大楼和长话大楼打电话要带午饭排队。

1979年:上海市话局自行研制的电子投币式公用电话机50部,在北火车站、十六铺码头等处安装试用,后分批推广。

1979年:深圳仅有有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两部。

1980年:邮电部下发《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公用电话的通知》提出:省会城市公用电话普及率在1985年达到或超过平均每1000人一部,其中能传呼的公用电话在70%以上。

1980年6月:深圳市邮电局在罗湖联检大楼安装3部由香港大东电报局提供的英国GPT公司产PP-2001型投币式电话机,国内最早安装使用的投币式公用电话。这台投币式电话机主要使用1分、2分、5分的人民币硬币,或者1元、2元的港币硬币。

1980年上半年:对于北京市公用电话的现状,群众非常不满。北京的1294户公用电话:属于传呼的为1061部,确实起到传呼作用的仅有410部,占公用电话的38%。群众形容公用电话:

“三不让打”:代办户开会、有事、长途不让打“六不传呼”:代办户上/下班前后、中午休息、节假日、开会、路远的、坏天气等均不予传呼。

1980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北京市电信局《关于整顿、发展公用电话 改善居民电话通信状况的报告》的通知。

1980年:

北京市内公用电话1598部,其中传呼公用电话1000部。平均3600多人、700多户才有一部公用电话。上海市区公用电话达4327部,是北京的2.7倍。上海全年通话次数为5927万次。

1982年9月22日: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因收费方式为只计次不计时,经常出现一人电话聊天、多人排队等候的现象。

1984年6月:北京市的计时投币公用电话投入使用。一年后,计时投币公用电话达到163部。

1984年9月19日:上海在金陵路开设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1985年3月:广东邮电局与英国大东电报局合资成立的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推出全国第一台磁卡电话。从瑞士引进欧特加的磁卡电话机,安装在竹园宾馆、罗湖口岸和沙头角等地,共安装6部。并自行发行全国第一套电话磁卡“绿箭卡”.

1985年6月:上海市市内电话局设置夜间应急电话1047处。

1987年:广州正式开通了磁卡电话业务。

1987年10月1日:上海电信大楼三部磁卡电话机对外开放。至2002年被IC卡电话和密码卡电话替代,磁卡电话在上海使用了15年。

1987年12月23日:上海市长江泽民在上海市邮电管理局所属长途电信局的新业务陈列展上使用磁卡电话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

80年代末期:公用电话代办长途业务后群众打长途。业内有一句话非常形象:打市话拨痛了手指(转盘拨号),打长途喊哑了嗓子(线路不畅)。

1988年:北京的宾馆、饭店大堂里开始安装磁卡式公用电话。

1988年:深大电话公司购进50台英国GPT公司PP-2001型无人值守投币式公用电话机,主要设在联检楼、火车站、东门、电信大厦及酒楼(宾馆)等公共场所。

1988年7月:打长途电话的用户着急的等候在上海电信营业厅。

1989年11月:北京开通30部无人值守磁卡式公用电话。

1990年底:

北京市:公用电话6086部,其中传呼公用电话3478部。但是排队打公用电话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上海市:市区公用电话8745部,公用电话服务点3912处,其中传呼服务点2742处,投币式电话134部。市区全年通话次数为20027万次,传呼次数为8000万次。

1992年:“黄帽子”电话亭开始在北京市启用。

1992年:北京出现新型公用电话,可拨打国内、国际长途。

1992年5月29日:邮电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用电话的通知》。

东莞的乡镇已遍布磁卡电话。

1993年:磁卡电话机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安装。

1993年底:邮电部部长吴基传试拨磁卡电话。

1993年:北京的公用电话突破一万部,还有550部投币式电话亭和180座有人值守电话亭站立街头,330部磁卡式电话分布在各大宾馆饭店。

1994年:50部新式IC卡公用电话在北京市试运行。

1994年:深圳市引进英国GPT公司1000台PP-5073磁卡电话,安装在公共场所,撤换旧式投币公用电话机。

1995年:我国公用电话用户数4.55万户。

1996年:福建运营公用IC卡电话,城市主干道50米一部。最多12万部,一年100万张IC卡。

1996年:北京的慕田峪长城上,安装了公用电话。

1997年:郑州开始在街头安装IC卡电话,一年后开始大规模投入供市民使用。

1998年:我国公用电话用户数14.53万户,为“一五”期间(1956年)的798倍。

1999年初:由电信四川省(成都市)公司投入资金,以每座4000元共采购近2000座IC卡话亭,市公司共采购1000座,合计耗资1200万元,IC卡公用电话亭进入了成都。

1999年5月:北京首次在全市建成一批带有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的残疾人专用公用电话亭。

1999年8月:400部国产红色IC卡电话机装进北京长安街的公用电话亭,这是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用电话安装工程。

2001年:北京西客站安装200部多媒体公用电话。

2003年前后:北京公用电话数量突破33万部,平均每平方公里146部;市区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公用电话30多部。

2003年:郑州市公用电话亭数量达到顶峰,有3000多个。

2003年:上海的红色电话亭。

2005年:长沙市火车站广场的中国电信公话亭。

2006年:3000多部具备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发布信息等诸功能的多媒体公用电话遍布北京市长安街、崇文门大街、朝外大街、两广路等道路两侧。

2006年底:我国每千人所拥有的公用电话数达到22.6部。

2007年:上海电信翻建上海体育场23部公用电话亭为特奥公话亭。

2006年-2008年:公用电话通话量在固定电话语音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2011年11月:南京200个公话亭完成改造,加装WIFI热点。

2013年:甘肃兰州全市的公共IC电话全部停用。

2014年5月:成都市城管局在官方微博发文称,截至5月12日,城管局已将成都市内的1079个废旧电话亭全部拆除。

2017年:上海改造的智慧服务电话亭示范项目除提供通话外,还提供免费WiFi、新能源车充电、综合信息服务、多媒体APP互动等服务。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的7000组公用电话亭拨出了超过6.5万次紧急电话,通话时长20多万分钟。

2018年:上海改造的公用电话亭-漂流亭、美术馆、电话艺术亭。

2019年10月:上海在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上海新客站等交通枢纽开放了公用电话限时免费拨打服务,为旅客提供每次3分钟的市内/国内免费通话服务。

2020年:江苏宜兴将公用电话亭升级改造成共享阅读亭,成为全国先例。

2020年:上海电信在公用电话亭上加载5G微基站。

2020年6月:沈阳联通发布全面停止公用电话类服务的公告

2022年7月:郑州联通的工作人员表示:郑州市区里的IC卡公用电话,包括学校里的校园卡电话,在三年前都已经全部拆除完毕。

2022年9月:上海现身多个“数字公话亭”,提供了多种便民服务:公话亭新增了24小时的公益快闪书功能,宛如一座“小图书馆”。

2022年:中国联通配合北京市政府,选取10处繁华地点进行数字化公话亭试点建设工作。数字公话亭主要包括语音通话、信息屏、灯箱、5G微基站等基础功能。

2023年:上海街头3000台红色电话亭提供“3分钟免费通话”服务。

2023年:北京市公共电话亭紧急热线(110、119、120等)通话次数1.79万次,通话时长3.25万分钟。接入12345市民服务热线通话时长3.44万分钟。

欣赏一下公用电话卡

参考文献:1、《北京公用电话变迁史 曾是一个时代服务精神的缩影》北京日报

2、《曾经风靡一时的公用电话》北京日报

3、《图说上海电信业欸大145年史》CGEMA影像档案库

0 阅读:0

我是通信人时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