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文工团队的舞蹈演员,她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名国家工作人员。然而,她却有幸和毛主席在舞会上见面,聊天,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关怀。
多年后,每当想起当时的聊天情景,崔英都会显得非常激动。在她看来,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能有机会与毛主席面对面交谈。
1961年12月,一个周末,毛主席在工作之余,来到中南海举办的舞会上。
在与文工团他熟悉的女演员跳了几曲后,毛主席坐到沙发上休息。片刻后,一位女同志来到他的面前,主动邀请毛主席跳舞。
那位女同志在向毛主席伸出手时,还不忘向毛主席自我介绍说:“主席,我是新来的,在秘书室工作。”
看着面前的这位女同志,毛主席也伸出手,礼貌地和她握了手。此时,毛主席看到面前的这位女同志有些熟悉,感觉到有些不太相信,便说了一句:“新来的?我们好像见过面嘛!”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那位女同志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这的确不是她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和说话。
于是,那位女同志带着佩服的语气,对毛主席说:“您的记性真好!1955年我在中央宣传部工作,那时中宣部在中南海乙区办公,夏天在乙区游泳池游泳时,见过您。当时主席还问过我‘怎么学会浮在水面上仰卧的’呢!”
那位女同志,就是崔英。
毛主席一生酷爱游泳,从少年时期开始,毛主席就在韶山的池塘中学会了游泳,并且将这一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那时候,毛主席经常通过游泳锻炼自己的身体,并以此来锻炼他的意志。
1913年,毛主席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毛主席也成为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读书期间,毛主席经常到湘江游泳。
1915年夏,毛主席写了一张《游泳启事》,张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园里,广招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参加这项运动。
在这张《游泳启事》中,毛主席洋洋洒洒地写道:“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很快,毛主席贴出来的这张《游泳启事》便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萧子升等同窗好友均表示赞同,并加入了毛主席的游泳行列。
那时候,每当吃过晚饭,毛主席便会和萧子升等人一起来到湘江畅游,“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力气”。
后来,参加到这一游泳行列中的人越来越多,毛主席和萧子升等人便成立了游泳队,一起到湘江竞技。
在此过程中,毛主席的游泳技能越来越高超,受到了大家的推崇。这也为他后来的游泳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就连毛主席的老师杨昌济先生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对于游泳这项运动,毛主席在后来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把它当成了一种重要的体育方式和精神寄托,以此来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
建国后,毛主席的年龄虽然越来越大,但却对游泳的爱好没有任何减少。
1954年夏,毛主席在北戴河,不顾天气恶劣下海游泳,就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和对游泳这件事的执着和爱好。
那时候,由于天气不好,一连几天刮着大风,又不停的下暴雨,毛主席有很多天都没有去大海里游泳了。对此,毛主席的心里有些技痒。
一天,在办公室听到外面海浪涛涛的声音后,毛主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便站起来,大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去游泳!”
听了毛主席的话,保健医生徐涛心里大惊,赶紧来到毛主席面前,阻拦道:“主席,这不是小事,也不是您个人的事,我必须向全党全国人民负责!”
这时,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过来劝说。在众人的劝说下,毛主席只好作罢,但这件事情却在心里生根发了芽。
那几天,毛主席经常看看窗外,来来回回地走。看到毛主席这样,大家便知道毛主席并没有放弃游泳的事。
于是,他们只好轮流看守,一旦发现毛主席有外出游泳的趋势,便出来劝说。就连周恩来总理也告诉大家一定要将毛主席看好,千万不要让他下海。
然而,大家的劝说最终没能让毛主席放弃游泳的念头。看到雨停后,毛主席立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走,我们到海边去。”
由于没有了说服毛主席的理由,李银桥等人只好陪着毛主席来到了海边。
波涛汹涌大海立即激起了毛主席的兴致,他高兴地说:“这才算得上大风大浪嘛!正好斗它一斗!”
听了毛主席的话,李银桥赶紧说:“主席,风大浪大,不要下去游泳吧?”
毛主席却满不在乎,反而笑着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见毛主席要下水,几个卫士便护卫在毛主席的身边,也陪着他向大海走去。这时,刚好有一个大浪打来,将那几个战士和毛主席打倒了。
见此期间,李银桥感到非常担心,赶紧派人告诉了汪东兴,让他想想办法。很快,汪东兴便打通了周恩来总理的电话。
电话是周恩来总理的卫士接的,汪东兴着急地说:“主席下海了!下海游泳去了!我们拦不住!快!快请总理,请总理马上来,我们叫不上来!”
听了汪东兴的话,卫士扔下电话便跑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面前,进行了汇报。
得知毛主席下了海,周恩来总理当即放下手中的文件,大声说:“快,叫司机!快开车!”
在周恩来总理来到海边的时候,朱德和杨尚昆也已经闻讯赶来。大家在岸上焦急地大喊:“不要下了,不要下了!”周恩来也声嘶力竭地喊道:“主席,上来吧!我是恩来啊!”
然而,由于海浪声音太大,毛主席根本就没有听到,在大海里游得十分过瘾,还边游边鼓励身边的卫士们说:“不要怕,海水就是被子,我们钻进了棉花套里了!”
过了很久,毛主席才尽了兴,由战士们簇拥着走上了岸。上岸后,毛主席坐在沙滩上,点了一根烟,笑着说:
“征服急难险恶,你强它就弱,不能怕,一怕,喝上几口水,就胆怯了,就被海水制服了你!大凡世界上凶恶的东西也是这样的,你表现的怯懦,你就会遭到凌辱。世界上一切反动派看起来样子是可怕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在中南海游泳虽然不如在大海中尽兴,但毛主席也非常喜欢。
1955年夏,毛主席在中南海乙区游泳池游泳时,看到一个女同志在水面上仰卧,毛主席十分好奇,便上前询问,并短暂地作了交流。
1961年,在中南海周末举办的舞会上,当听到崔英说在中南海乙区游泳池便与他见过面时,毛主席十分高兴,对她说:“我说见过面嘛,7年怎么就会忘记呢!”
说着,毛主席将崔英让到旁边的沙发上坐下,并亲切地问:“你是哪里人?”崔英说:“东北辽宁人。”
想到东北的历史,毛主席又问:“那你一定学过日文了?”崔英说:“学过7年半。”
随后,毛主席和崔英一起背了日文的51个字母。看到她背得很不熟练,便说:“学过7年半,有基础,应该继续掌握这门外语。”
接着,毛主席问:“你叫什么名字?”崔英说:“我叫崔英。”直到此时,毛主席才知道了面前人的名字。
在随后的聊天中,毛主席得知崔英的爱人1960年响应号召,在安徽基层锻炼时碰到水灾,因救灾牺牲时,便安慰她说:“他是为人民牺牲的,你不要伤心。你是烈士家属,组织上会关照的。”
在后来的聊天中,得知政府已经对崔英家有所照顾时,毛主席点了点头,鼓励道:“那就好嘛。你还年轻,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要把两个孩子抚养大、教育好!”
听了毛主席的话,崔英感动地说:“太感谢主席了!我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把两个孩子抚养大教育好!”
毛主席鼓励,崔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记了整整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