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坐上专列,前往南方视察。
火车行至半路时,毛主席叫来一位服务员,同他谈话。
毛主席会找服务员谈话,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体恤民情,了解服务员生活状况,以小见大;
第二:路上无聊,找人聊天,以此解闷。
车厢里,毛主席和服务员相谈甚欢,很是高兴,谈了许多事。
离开后,服务员一脸激动,为同毛主席谈话,感到骄傲,和同事说起此事。
“知道吗?毛主席刚才找我谈话了!”
“知道,我当然知道。
我不光知道你去找毛主席谈话,还知道你俩说了啥。”
听到这话,服务员不以为意,觉得同事在吹牛,继续调侃:
“那你说说,我和毛主席说了啥?”
同事一字不差说出毛主席在车厢里的谈话,震惊服务员。
“你!你怎么知道的!”
“你有耳朵,我有这个。”
说完,同事拿出录音器,在服务员面前炫耀。
“这东西可真好使,隔多么远,说什么话,都听得一清二楚。”
见此情形,服务员十分恐惧,立马跑到毛主席车厢,如实汇报。
“什么!有人偷听我讲话!”
回北京后,毛主席立马叫来秘书,让他把杨尚昆找来。
“杨尚昆在哪儿?让他立马来我这儿!”
杨尚昆当时在河北调研,接到电话后,顿感大事不妙,火速赶回北京。
一到北京,杨尚昆就接到毛主席命令:
“彻查专列录音器事件。”
经过调查,“录音器事件”其实是笔糊涂账,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员工作疏忽,出现纰漏。
原来,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秘书叶子龙,为了方便记录,提倡使用录音器。
录音器工作时间长,记录精细,业务能力远在人力之上。
因此,使用初期,深受毛主席喜爱。
可在1959年,内部会议上,毛主席十分生气,下令严格使用。
这次会议上,毛主席说了几句中苏关系的话,刚说完不要记录,在场人员就说:“录音器已经记下了。”
“以后没有我的批准,不准使用录音器!”
因此,在1961年,如果没有毛主席命令,专列上不能出现录音器。
可这一次,相关人员疏忽了,他们忘记向毛主席报告,默认能够使用。
因此,才会出现文章开头,那荒唐一幕。
如果不是有人故意炫耀,毛主席恐怕永远不会知道此事。
幸好,那个录音的人,不经意间说出一切,那个和毛主席谈话的服务员,也第一时间上报。
过程虽然不美妙,但结果终究是好的。
自此以后,中央再也没出现“录音器事件”。
看到这儿,有人就问了:一个小小的录音器,能有多大危害?
对此,我想回答:
可以参考漂亮国尼克松,一个原本赞誉无数的男人,因为“窃听丑闻”,成为风评极差的罪人。
1961年,毛主席坐火车时,被人无意偷听。
毛主席回北京后,找来杨尚昆,彻查此事,发现问题,立马改掉。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