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那繁华而又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安乐公主李裹儿宛如一颗耀眼却又带着悲剧色彩的流星,短暂而又绚烂地划过了大唐的天空。她有着“唐朝第一美人”的美誉,其一生充满了传奇、奢靡与荒唐,在唐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备受争议的一笔。
李裹儿,出生于嗣圣元年(684年)。彼时,唐中宗李显被废,被贬黜至均州,后又迁至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里,韦氏动了胎气,早产诞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便是李裹儿。由于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之中李显只能解下自己的衣服来包裹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因此为她取名为裹儿。
李裹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落得亭亭玉立。十三岁时,已成为一位姿色美艳、聪明伶俐的少女。李显与韦氏对这个女儿宠爱有加,自幼对她听之任之,无论她有什么要求,几乎无不允许。在这样的溺爱环境下,李裹儿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在长安年间(701年至704年),李裹儿以安乐郡主的身份嫁给了武崇训。然而,在嫁与武崇训之前,她就已和武崇训有了私情,后来更是因未婚先孕,不得不下嫁。这场婚礼可谓是声势浩大,临嫁之时,贵戚显宦纷纷前往祝贺,宰相李峤、苏味道,以及郎官沈佺期、宋之问等都献上诗文,对其称颂不已。婚后不到六个月,李裹儿便产下了一个男婴,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她婚前与武崇训的亲密关系。
神龙元年(705年),一场改变唐朝政治格局的神龙政变爆发了。张柬之、李多祚等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给李显。李显恢复帝位后,安乐公主凭借着父亲的宠爱,开始恃宠而骄,权倾天下。朝中王侯权臣,多出自她的门下。她甚至曾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嬉笑着请中宗画押,而李显竟也笑着答应了她的请求。不仅如此,安乐公主还野心勃勃,奏请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坚决劝谏,认为此举不可行。安乐公主却不屑地说:“元忠不过是山东愚顽倔强之人,哪里能与他商议国事?阿武(武则天)尚且能够当上皇帝,我本就是皇帝的女儿,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在这一时期,安乐公主与太平等七公主全都开置府署。然而,安乐公主府属的官员尤为泛滥,大多出自屠贩之家,他们通过捐纳资财买得官职,这些官职都是通过批降墨敕斜封授职的,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斜封官”。
安乐公主的奢靡程度更是令人咋舌。她营建的居室以及安乐佛庐,全都模拟宫禁,而且在工巧方面还要超出一筹。她曾奏请李显将昆明池赐给自己作为私家池沼,李显拒绝道:“先帝从未将它给过别人。”安乐公主因此不高兴,便自己动手开凿了定昆池,定昆池绵延数里。“定”的意思是可与昆明池相抗衡。司农卿赵履石为她修缮定昆池,累砌石头以模仿华山,石阶石桥纵横交错,溪水九折回旋,还造了石泉喷水。她还铸造了宝炉,在宝炉上镂刻着怪兽神鸟,其间镶嵌的砗磲珊瑚不计其数,极尽奢华之能事。
武崇训经常唆使安乐公主凌辱太子李重俊,因其不是韦后所生,便称呼李重俊为奴。武崇训还数次劝安乐公主请求李显将李重俊废为王,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这一系列行为让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忍无可忍,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随后,李重俊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意图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至李显和韦皇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李显和韦后听闻此言,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他们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于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最终,李重俊兵败被杀。
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因早就与武延秀私通,便随即嫁给了他。出嫁那天,场面极为奢华,她借用皇后车驾,自宫中送至其家。李显与韦后亲临安福门观览,还下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馆学士作为傧相,相王为之障车,所捐赐的金帛不计其数。第二天,在太极殿大会群臣,安乐公主披服翠衣而出,向天子叩头两次,又南面拜见公卿,公卿大夫全都伏地叩头。武攸暨与太平公主更是在殿前双舞,为皇帝拜寿。李显还赐予群臣绢帛数十万。李显临御承天门,大赦天下,赏赐民众宴饮三天,内外官员普赐勋爵,缘礼官属兼赐官阶与爵号。为了建造府第,安乐公主夺取了临川长公主的旧宅,还广拆民房,弄得民怨沸腾。宅第建成之后,宫中财物几乎为之一空。她还借用万骑仪仗、内府音乐护送自己还家,李显更是亲出临幸,宴飨近臣。武崇训之子年仅数岁,就被授职太常卿,封为镐国公,享受实封五百户。安乐公主生子满月时,李显与韦后再次亲临其家,并大赦天下。
然而,安乐公主的骄横跋扈并未就此收敛。当时,安乐公主与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家家丁掠取平民子女作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将这些人缚送下狱。安乐公主入朝申诉,李显竟为她下手诏,命令袁从一释放这些人。袁从一义正言辞地说:“陛下接受公主的申诉,纵容奴仆掠取平民,那又凭什么治理天下呢?臣知道释放其奴就可免祸,劾治其奴就会得罪公主,但臣不忍亏屈陛下之法,以苟且偷生。”可惜,李显对他的奏请不予接受。
景龙四年(710年),许州参军燕钦融上书揭露:“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安乐公主和武延秀等狼狈为奸,都不是正人君子,应该加以防范,以免他们祸害江山社稷。” 中宗面召燕钦融当面询问,燕钦融以头叩地,慷慨陈词,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听后默然不语。然而,燕钦融才步出朝门,便被韦后的手下宗楚客的骑士用锁链拿回,扔在殿庭石上,折断颈项,当场毙命。中宗得知此事后,再怎么隐忍也不禁发怒,查明是宗楚客指使后,恨恨地对那些骑士说:“你们只知有宗楚客,不知有我这个皇帝还在这里么?”
宗楚客听说后惊恐万分,思来想去,还是入宫告诉韦氏说皇上已经动怒了。此时的韦氏正和中宗闹别扭,而且她又私通马秦客、杨均,担心事情泄露而招来大祸,再加上她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希望韦后临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在这种情况下,母女俩竟联合起来,计议毒死中宗。这个曾与中宗共患难十几年的女人,亲手给对自己百依百顺的老公做了毒饼。蒸熟后,她让宫女拿给中宗吃。中宗最爱食饼,伸手取了便吃,一连吃了八九块,还夸赞老婆做的饼味道好。不料,片刻之后,中宗腹中剧痛,不一会儿,便两眼一翻,离开了人世。
韦后如愿以偿地临朝听政,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宗楚客与武延秀等劝韦氏仿效武则天,并企图除去相王李旦。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7月21日,李隆基发动了唐隆之变,他率领禁军官兵攻入宫中。当时,安乐公主正在揽镜画眉,闻知乱起,试图逃至右延明门。然而,追兵迅速赶到,她的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年仅二十五岁。她被追贬为“悖逆庶人”。李旦即位之后,下诏按二品官的礼节予以安葬。
安乐公主在韦后一系列的恶行中,实际上充当了帮凶和教唆的角色。可以说,韦后所做的坏事,几乎都有她的份儿。如果没有她的怂恿和支持,也许韦后还没有那样的胆识和气魄去毒杀丈夫,临朝称制;没有她的加油打气,韦后或许也没有了追求权力的勇气和动力。她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原因就在于她对母亲韦后的影响,而随着这些影响的不断发酵,现实就这样一步步发展,历史也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