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普义
在探讨《书旨述》中唐代书法家虞世南所言“而前辈数贤,递相矛盾,事则恭守无舍,义则尚有理疵,未分贤明,失之断割”这一深刻论断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历史的长河,去探寻那些书法前辈们的智慧碰撞与思想交锋,以及他们在艺术追求与道德实践之间的微妙平衡与失衡。这不仅仅是对古代书法艺术的一次回望,更是对人性、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一次深刻反思。
一、前辈数贤,递相矛盾
在中国书法史上,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巍峨的山峰,他们的作品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后世学子的道路。然而,正如虞世南所言,“前辈数贤,递相矛盾”,这些书法巨匠之间,并非全然和谐一致,而是存在着思想、风格乃至艺术理念上的分歧与碰撞。这种矛盾,既是书法艺术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时代变迁、个人经历与性格差异在艺术创作中的映射。
例如,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其《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展现了超凡脱俗、自然流畅的艺术境界。而与之同时代的王献之,则在继承父亲的基础上,更加追求笔法的创新与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父子之间的传承与超越,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与统一的体现。再如,唐代欧阳询与颜真卿,两人虽同为楷书大家,但欧阳询的书法严谨工整,法度森严;颜真卿则气势磅礴,雄浑壮美,二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二、事则恭守无舍,义则尚有理疵
“事则恭守无舍”,指的是在书法技艺的研习上,前辈们无不兢兢业业,勤勉不辍,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近乎虔诚的地步。他们对待每一笔一划都极为认真,力求完美,这种对技艺的敬畏与坚守,是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发扬的重要基石。然而,“义则尚有理疵”,则揭示了他们在艺术理念与道德实践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或不足。这里的“义”,可以理解为书法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道德价值以及艺术家的个人修养与追求。
在书法艺术中,技与道往往相辅相成,但并非所有前辈都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有的书法家可能过于追求技法的精湛,而忽视了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有的则可能过于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忽视了书法艺术的规范与法度。这种“理疵”,或许正是虞世南对前辈们的一种中肯评价,也是他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的体现。
三、未分贤明,失之断割
“未分贤明,失之断割”,虞世南此言,既是对前辈们艺术成就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对他所处时代书法界现状的一种忧虑与反思。在他看来,尽管前辈们各有千秋,但真正能够称得上“贤明”的并不多。这里的“贤明”,不仅指书法艺术上的高超造诣,更指艺术家在道德修养、文化底蕴、艺术理念等方面的全面素养。虞世南认为,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全面评价标准,才导致了书法界在评判与传承上的“断割”现象——即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成就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
这种“断割”,不仅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后世学子对前辈们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与学习。因此,虞世南呼吁人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全面的视角去审视与评价前辈们的书法艺术成就,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与贡献,也要正视他们的不足与局限,从而在继承与创新中推动书法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虞世南的这段论述,不仅是对古代书法前辈们的一次深刻剖析,更是对书法艺术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艺术家们在技艺、理念、道德等多个层面进行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评价与传承书法艺术时,应保持客观、全面、包容的态度,既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也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让书法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