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幅员辽阔的俄罗斯,有这么一个岛屿。
它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处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东边是鄂霍茨克海,西边通过间宫海峡与大陆遥遥相望,南边和日本的北海道岛被一道细长的宗谷海峡隔开。
这座岛屿也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岛屿,它的俄文名字叫萨哈林岛,我们则习惯称呼它为库页岛。
相对于俄罗斯热闹非凡、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这座岛屿的存在感很低,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
神秘的中文石碑
随着俄罗斯加大了对远东地区的国土资源进行勘探和考察,库页岛开始热闹了起来。
在一次考察中,俄罗斯专家们在荒野之中发现了半截裸露在外的石碑。
石碑虽然久经风化,但是它顶端雕刻的奇奇怪怪的野兽还是清晰可见。
这绝对不是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东西,也不像是俄罗斯现存的其他少数民族的杰作。
它更像是东方的文明大国——中国,在历史上的某个朝代的树立在这里的石碑。
于是,俄罗斯专家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到了中国方面。
中国方面听说库页岛有这么一个碑文,立刻派出了专家组前往科考现场。
在现场,中国专家们很快就从碑顶的野兽身上确定了这是中国汉民族的作品。
这种被叫做负屃的动物,在中国被称呼为龙的九个儿子中的老八。
既然确定了这是中国的东西,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在两国专家小心翼翼地挖掘下,这座石碑最终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在石碑的正面赫然刻着一句话:“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曾孙余一人。”
石碑的背后密密麻麻写着碑志。
不待看完背后的碑志,学问渊博的中国专家已经破译出来这句话的意思。
在中国的诗文里,表达的重点往往是在后半句。
根据前面的描述古代高寿超过七十岁的皇帝有六位,但是能做到五世同堂的只有他一个人。
历史上只有清朝中期的乾隆皇帝才有此殊荣……
石碑背后的意义
一个普通的石碑,跟石油、煤矿、天然气、黄金这些拥有现实意义的资源比较起来没有多大价值。
两国队员们环顾良久,彼此没有再往下说下去。
俄国勘探队又开始了下一站的挖掘,中国专家们也打道回府了。
看似这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是中国专家们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他们从这句话中就能感觉到乾隆皇帝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和得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能活到七十就已经是高寿了。何况是皇帝这种费心费脑的高危行业。
那位号称“十全老人”的皇帝经历了康乾盛世,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命人刻了四座一模一样的石碑,把自己这句诗刻在上面,分别摆在了当时中国领土东西南北的四个顶端。
这四座石碑一来彰显着乾隆皇帝为大清国创造的丰功伟绩,二来也彰显出来当时中国的国力。
谁能想到,几百年之后,历经沧桑的石碑还在,所属国却变了。
不知乾隆皇帝泉下有知,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库页岛的前世今生
库页岛这个地方在很久之前,就有中国人居住。
直到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沙皇俄国派遣的哥萨克探险队在雅克萨城下被清军层层包围,最后签署《雅克萨条约》的时候,库页岛还明确是中国的领土。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败北,中国逐步地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在《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上逼迫当时已经日落西山的清政府割让了大片的领土,其中就有库页岛。
然而库页岛的悲惨命运还没结束。
此时,中国的曾经的东亚小兄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变法,逐步强大了起来。
强大后的日本不仅没有帮助这个曾经的老大哥,反而拿起刀枪跟其他西方强盗一起来瓜分中国的领土。
在甲午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被打的大败,赔偿日本天价的白银。
日本政府拿着这些白银又投入到国民教育和现代化建设中去,同时从西方国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的武器装备。
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让出辽东半岛,但是早就对中国东北地区觊觎已久的沙皇俄国也伸手来抢夺。
于是,日本和沙皇俄国就在中国的领土上结结实实打了几仗。
结果最后沙皇俄国战败,退出了中国的辽东半岛。
日本又进一步得寸进尺,对库页岛伸出了脏手。
无奈之下,沙皇俄国割让了南边半个库页岛给日本。
然而事情还没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根据《波茨坦公告》,苏联红军开展对日作战。
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150万的苏联红军在三个方向向我国东北地区发起了进攻。
早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本关东军,在短短几天内就土崩瓦解。
苏联红海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消灭了库页岛南端的日本军队,占领了全岛。
至此,库页岛又回到了苏联的手中。
后记
一座平凡的石碑背后却是一段早已经被人们忘记的心酸的历史。
在清政府国力最强大的时候,统治者没有继续发愤图强,而是夜郎自大,选择了闭关锁国。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清政府先后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从此与现代文明失之交臂。
在西方列强已经充分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的时候,清政府竟然还沉醉在万国来朝的美梦中。
结果最后等来的是,拿着原始的弓箭和土炮的清朝军队,在列强们的现代化武器前被炸成一堆堆齑粉。
“落后就要挨打,进取才能兴国。”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才真正地站了起来。
通过多代人的努力,我们国家在军事上、经济上、民生上、教育上、工业上和农业上又恢复了大国的地位。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些都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现在和将来,中国人民会继续奋斗下去,为国家更加强大而添砖加瓦,因为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失去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