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兰东南部的小波兰省首府克拉科夫市,有一个被誉为波兰最美村庄的地方,这就是被称为波兰花卉画彩绘村的扎里皮村(Zalipie)村。这个小村庄只有600人左右,距离最近的大城市克拉科夫市也有100多公里,但是却凭借着独一无二的颜值而闻名于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波兰花卉画彩绘村的扎里皮村(Zalipie)村
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扎里皮村的由来。
说起扎里皮村花卉画彩绘文化传统,其形成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扎里皮村有着历史悠久的装饰传统,村里“装饰热”的兴起与烟囱的出现息息相关。在烟囱刚刚出现时,村民们发现烧火时产生的烟灰会在墙壁上留下难看的斑点。村民们曾试图以刷白墙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无济于事,有一位聪明的妇女想出在墙上作画、用精美的花饰遮掩污渍的做法。随即这个做法便在村中广为流传,当时的女性虽仍然缺乏专业的作画工具,但她们学会了自己制作画笔的方法,她们抛弃了简陋的桦木树枝,改为用奶牛尾巴的毛发制作笔刷。而颜料,则是用饺子汤的油脂制作而成。当然,,现在村子里的大家早已改用常见的丙烯颜料作画了。
在墙上作画
虽然现代厨房良好的通风设施,已经不再需要用作画来掩盖黑烟留下的痕迹了。但当地居民仍保持着他们的传统,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图样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有一位女性对这一传统非常着迷。她的名字叫菲利西亚 Felicja Curylowa (1904 – 1974),她在染坊里工作,靠着聪慧与勤奋,菲利西亚(Felicja Curylowa)逐渐成为远近有名的染布绘画师,名气也越来越大。
1953年的一天,菲利西亚突然跟学生说“厌倦了这个死气沉沉的村子,是时候做点改变了”,随后带着学生创立了全球第一个“花卉画彩绘村”,把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画在村里的每一面墙上,再逐步扩大到村民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菲利西亚的艺术成就一开始并不被欧洲主流艺术家认可,当时有不少画家认为她的画作很土,缺少艺术应该有的灵性与内涵,但随着菲利西亚把“花卉画”衍生到墙上、地毯上,甚至水缸和锅碗瓢盆都被画上花卉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喜欢上菲利西亚“土土”的作品了,就连英国女王都点名请她到王室游艇上作画。
菲利西亚故居
受菲利西亚的影响,村里的妇女们都学起了“花卉画”,无论是家中还是田里,扎里皮女性似乎无时不刻都在尝试将脑海里的花卉画出来,这里的女性一代代将这种花卉画彩绘文化传承保留至今,无限的想象力与自我表达,就在村庄里的每一处铺陈开来。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精致,从鸡舍到树干,村里的每个表面都装饰着。艺术表现形式已扩展到所有乡村地区和家庭,现在将鲜花画在家具、装饰品上,甚至绣在裙子上。这就造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花卉画彩绘村的美景,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和村庄景观,这里被誉为波兰最美村庄。
树干绘画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扎里皮村,一睹其真容。
走进扎里皮村,仿佛进入花卉画的世界。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的海洋:房屋、鸡窝、狗窝、水井、小桥、栅栏……人们所见到的一切都被五彩斑斓的“花”装饰着。走进房屋内部,更是能够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遍布墙壁、天花板以及各种装饰物,这里所有的一切装饰,都是村庄中的妇女亲手绘制的。有趣的是,尽管村子里每家每户都用花卉画装饰,但每家每户的花朵图案却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重复。每一户创造自己独特的花朵图案,通过简单的重复和组合,构建了和谐而有艺术的彩绘屋。随着时代的进步,村里花卉画的精细程度也在与时俱进,从最初的简单的单色画到现在精致的彩色画,艺术性也更加强烈。
五彩斑斓的绘画
菲利西亚故居是最具代表性的花卉画彩绘屋。扎里皮村有超过30间“穿着花衣”的房屋,其中最值得一看的,就是花卉画彩绘村的创造者菲力西亚女士的故居,这里现在已经被改造为一个小博物馆。至今,菲力西亚故居仍保留着过去的原样,房子外手绘了各种花纹图案,屋内的天花板、墙壁,都密集地画满花纹,其丰富程度就犹如在墙面上铺盖了一张地毯;就连厨房也不例外,里面被五彩缤纷的颜色所装饰,炉灶、烤箱等厨具都被花卉画所装饰。门廊的黑色天花板上,是用白色粘土描绘的纹样,这是扎里皮村最古老的绘画技术之一。
菲利西亚故居
画家之家(Dom Malarek)既是是村里的文化中心和民俗博物馆,也是参观村庄的起点,同时还发挥着旅游咨询中心的作用。今天,仍有当地妇女聚集在这里创作精美的传统物品和绘画。在这里可以了解扎里皮民间艺术的历史,购买花卉画等纪念品。同时,也可以参观体验花卉画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参加彩绘画研讨会、观看摄影展览和花卉画大师作品展。
画家之家(Dom Malarek)
彩绘屋比赛是村扎里皮村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为了让这种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在1948年开始,每年6月,扎里皮村都要举办一次彩绘屋(Malowana Chata)比赛,获胜者可以得到现金奖励,这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艺术创造天赋。
教堂是欧洲乡村里的常见的文化建筑。扎里皮村也不例外,但是这里的圣约瑟夫教堂不像传统的教堂那样缺乏颜色,而是也被花卉画装饰,教堂的柱子、墙面、祭坛都缀满各种花卉画,就连牧师的长袍也装饰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当地的村民们都为这座彩绘教堂感到相当自豪。该教堂最早在1966年开始进行内部的彩绘装饰,在2008年又进行了一次更新。经过花卉画彩绘装饰的教堂在神圣中透露着生活的气息,让其更显独特魅力。
尚未充分商业化的乡村生活是这里的又一个特别之处。虽然扎里皮村的名声显赫,但目前其商业化的氛围却并不浓厚,旅游并不是村里的重要经济来源,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也相对比较缺乏,距离最近的酒店在10公里之外。
除了博物馆收取参观门票外,其他地方可以免费参观。村里的村民住宅只能在外部参观拍照,只有少数教堂、博物馆、菲力西亚故居等少数公共建筑才能进入内部参观体验。村民仍以其自己的方式过着传统的生活,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也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其区位交通条件不佳,距离最近的大城市也要1-2小时的车程,在欧洲来说,已经算比较偏远的位置了,对游客的到访吸引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此外,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低于波兰平均发展水平,旅游消费需求不太旺盛也是另外一个因素。第三个原因,可能就是发展理念方面的因素了,村民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对发展旅游还没有形成共识。我们无法预料扎里皮村未来的发展路径,也许会发展成为游人如织的世界旅游名村,也许继续现有的路径“安静”的发展下去。但无论如何,这种花卉画彩绘文化传统都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通过上面这个案例,带给我们有几点思考,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艺术性和故事性是构建特色的关键元素
扎里皮村之所以被誉为波兰最美丽的村庄,在于其村庄的色彩十分丰富,可以说在波兰是独一无二的,除了颜值的唯一性,其背后的故事也同样重要有话题性和吸引力。仔细近观,扎里皮村的花卉画艺术略显粗糙,但这种艺术被运用在房屋及生活用品的装饰上,就被赋予了另外一种生命,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其次,这种简单而略显粗糙的艺术,是被本地居民创造出来的,与殿堂里的高雅艺术相比,更接近大众生活,能够被普通大众所认知和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是该村最好的注解。这也提醒我们,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大上”,而要立足于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符合大众审美需求、适合本地文化习惯的美丽乡村景观。
二、正确认识“叫好”与“叫座”的关系
扎里皮村可以说是波兰的网红村,但现实中却比较落寞。这也提醒我们,在当下特色小镇以及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特色而忽视了自身的条件。独特的IP、独特的主题、独特的产业、独特的资源….这些要素只是乡村成功发展的一方面的要素,有了这些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还要看市场、区位交通、投资运营等方面的要素是否能够支撑。我们在现实中也常常遇见这种情景,很多乡村一味的追求在某一方面的独特性,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短板,陷入为了特色而特色,就会本末倒置。只有产业、品牌、区位交通、市场、投资、组织运营等各方面要素有效匹配和衔接,才能实现乡村发展的目标。
三、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扎里皮村的花卉画彩绘文化一直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变化的是画作的精细化水平,不变的是其画作的风格。在创新方面,扎里皮村可以说是十分大胆和包容,以严肃和神圣著称的宗教建筑也积极参与进来。而在传承方面,扎里皮村一直坚持着其传统精神,数百年来,一直坚持着手工绘制和花朵图案这一习惯,一直坚持以女性创作这一传统。无论是其坚守传统还是创新的理念,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于游客而言,希望体验乡村慢节奏的生活、古朴静谧的环境,但并不意味着住宿、厕所等服务水平要回到原始村落的状态。扎里皮村由于各种原因,缺乏满足游客需求的必要服务设施,对游客而言很不方便,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和运营,干净的住宿设施、美味卫生的餐饮同样也能增加游客的吸引力和好评度。
文末附本文视频解读: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实现村企相依、景田相望、城乡相融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