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形象的艺术形式,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青梅论全球事 2023-10-27 05:31:05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观众老爷们点点“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觉,谢谢您的支持。

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

观音,亦名观音菩萨,为佛教所崇拜的33位观音中的一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后,观音信仰在中国广泛盛行。

在夏王朝,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导致了后来的政治局面十分混乱。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意象,契合了人们摆脱现实苦难,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态。

在西陲,终年干旱少雨,水月观音体现了西北地区人民对水源的渴望。与此同时,西夏统治者又极力推崇这一信仰,以宗教手段控制百姓,从而使“水月”菩萨像得以流传,使其佛教既有“世俗性”,又有“现实”之嫌。

西夏时期水月观音的简要概述

张彦远首次将中唐大匠周昉的“妙创水月之身”写成《历代名画记》。敦在敦煌壁画中共留存有29铺水月观音,其中西夏时期的共有16铺。

由此可见,在西夏王朝,“水月观音”是一种十分盛行的艺术形式。在这些作品中,以榆林洞第二号窟西墙北、南墙左右各有一组最具特色、最精致的一组,文章重点对这两组作品的创作形态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榆林窟第2号西壁门北侧水月观音形象艺术形式分析

榆林窟西墙北面的一幅正方形墙壁上,以一种倾斜的角度布局,取自宋代马远和夏圭一角图案。而南面的一幅壁画,则以类似的对称布局,放置在右侧的一幅佛像上。

从画面上来看,这一意象在敦煌壁画中经常以两种形式呈现,特别是西夏时期。整个画面呈正方形,以三角形为主,头光和身光呈环形。

表现出了壁画方圆三角结合的图形美。构成可以清楚地建立起空间,而建筑的三个方面则是以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空白区是中国绘画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承载着中国民族的文化与思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这幅壁画右边大量的白,表现了整个空间的结构和通透,虚实相生,疏朗而有致。

西方绘画侧重于营造现实的空间视角,而中国绘画则侧重于表现现实的空间意象。这一意象更侧重于传递讯息,也就是一种宗教意义。这幅壁画多以人物和景物的重叠,人物形象的大小来表现。

在细部上,观音座下的平台因其构造上的光影关系而产生了立体感,而水面的蜿蜒亦体现出远近的空间感。

大多数卷轴和唐卡的构图,都是矩形的,菩萨像常常占了大部分空间,信众只占了一小部分,属于典型的“主尊式”的中央构图方式,作品的审美艺术性比较差。

榆林窟第二窟水月观音,其四四方方的布局,使其画的范围更大,表达的内涵也更多,虽然它的体积较小,但是它仍然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凸显了一尊菩萨的威严,显示了人们都在迎接菩萨。

这尊菩萨被放在了一旁,与唐玄奘、童子坐在一起,增加了剧情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幅壁画是一幅综合性的油画主题,除以菩萨为主要主题之外,也有花鸟、山川等的刻画,将人物所处的空间情境表现出来,增加了画面的内容与细节,加强了真实感和气氛感,同时也增加了艺术感和美感。

这幅壁画表现出明显的文人绘画风格,根据内容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其它四大类。

水月观音本体形象以游戏姿态坐于岩石上,身体后仰,肩披绿色大巾,着红蓝二色锦裙,璎珞严身,左手抚左膝,右手伸到胸前轻捻珠,呈举头望月状。

这是一个女子,有着一头柔顺的秀发,皮肤白皙,眉毛细长,下巴和嘴唇上都留着青色的胡须。

她的头顶上带着一顶通天帽,上面挂着一串项链,上面挂着一颗燃烧着的宝石。整个人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这时,这尊佛像的体型比例适中,脸部也有了世俗色彩。

“善财郎”是一种典型的西夏发型,头发上系着飘带,周围环绕着祥云,身体向前倾斜,仰头向上,两手合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有一篇关于修菩萨道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在菩提山上讲经的观世音。

玄奘身着广袖僧衣,头顶无灯,站在河岸上向观世音菩萨叩首。唐三世在古代曾途经瓜州一带,传经讲经,广为当地人所喜爱。

这幅壁画就是这里的传说画和《易经》中的一幅融合而成的。唐僧取宝+水里观世音菩萨的模式,为夏国所首创。

这是一块石头,上面光滑无比,旁边是天然的石壁,上面有一个个小小的山洞。这座石峰,造型奇特,直插云霄。

石台略高,上面摆着一壶柳叶茶。碧绿的江水平静无波,呈“之”字状,却有一种独特的视角,将唐僧与观音隔开。“水想观”在《观无量寿经》中是佛教净土派中的一种习禅方式。

莲花,漂浮在水面上,是佛教中常见的圣物,佛教的教义与莲花圣洁的特性一致。“竹”是“水月观音”的主要构成要素,它的绘制方式反映了中原风景画对夏国画的影响,既有写实又有精湛的技艺。

在西夏,柳叶净瓶是取自于观音菩萨之手。在佛教经典中,杨柳枝可以祛病,因而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法宝,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病痛。

明月,一弯明月高悬于图的右上方,“水中月”经常用天空中的明月来形容般若,暗示着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般若的化身。

圆光,蓝色头光和透明的绿色身光,身光如镜子般笼罩观音,使菩萨更有神圣感,如重点符号,指明主体性。圆光亦指代水月观音中的月亮,西夏时期水月观音的圆光绘制形式比较简单、无装饰。

“卷云”,是一朵形状类似于云彩的“如意”,善财童子脚踩卷草状云纹,多条云纹聚集,给人一种动感与灵动的感觉。

从其绘画主题的内容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中原文人绘画的一些因素,中原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夏水月观音壁画中出现了新的题材内容,即玄奘取经,并将童子拜观音图和唐僧取经图融合在了一幅水月观音壁画中。

童子与玄奘的参拜或许能够和前来礼佛的党项人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与唐、宋相比,它的主题更为新颖,内容更为丰富。

“十八描”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丰富多样的线条表达方法之一,也是敦煌壁画中常用的一种画法。在承袭前代各种线条风格的基础上,后期西夏石窟壁画增加了新的描边手法。

主要以顾恺之挺劲与周密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吴道子飘逸与疏体的“兰叶描”、梁楷棱角毕露挺劲有力芦苇之态的“折芦描”。

勾辅以钉头鼠尾描、行云流水描,是多种线描的组合运用”体现了中国画“书画同源”“书法运笔”的造型运笔特点。

党项人喜爱绿,在壁画中多采用了石绿和石青两种颜色,故称“绿壁画”。敦煌石窟中的绿松石洞在唐代已被广泛应用。

在唐、宋时期,绿色的运用更为普遍,这时的敦煌在曹氏的统治下,也学着中原的样子,成立了曹氏的绘画机构。

在夏王朝后期,绘画艺术和绘画风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承,对前期的夏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石绿是本地出产,易得,价钱便宜,所以才有了更多的色彩。矿石色素取自石头和植被,不容易被氧化,加上本地气候干旱,所以很容易被保存。

色彩虽极简,却有一种协调的感觉。青绿色可以表现出它的神秘典雅,以及它所处的环境的清幽氛围,再加上白居易《画水月观音赞》中对它的描述:“净禄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象,万缘皆空。”

在画面中,大量运用了深青色,以冷色系为主,并以红色、棕黄色和金色为基调,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画面。蓝色,绿色的明度高,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的活泼,而褐色的色调则比较暗,使得作品更加协调。

绿和红是相互补充的颜色,而红和蓝是相对照的颜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作品更加鲜艳。虽然壁画用的是最基本的色调,但在同一色中,有了纯度和亮度的差异,可以很好地区别出各种颜色,而且有了明显的层次。

色彩排列富有韵律感,例如,在画面的左下方,是以绿色为主,而在右上方,则是一片青色的云彩。

绿色、蓝色、黄色的云朵,在画面的上部,与下方的主要色彩呼应,形成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在填充颜色方面,采用了双重勾填的方法,勾线的平抹与渲染的作用同时存在。

五代至宋代,其画风由盛唐时期的千姿百态,色彩艳丽,到后来的散逸典雅。而西藏油画则以威摄为主,其画风以高饱和度、强烈对比度及庄重尊贵的贴金赋色为主。

在西夏后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引进,对绘画色彩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从画法上看,它兼具中原文人画的宁静梦幻意境和佛教的庄严的宗教气氛;

两者相结合、发展,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风貌。随着中国佛教的交融,石窟壁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和形态。

在前期,由于缺乏深厚的绘画基础,导致了西夏壁画未能发展出自身的特色。初期为传承与发展时期,内容趋于贫乏和模式化。

与盛唐相比,壁画层次降低,绘画技法欠缺。但总体而言,较之五、宋时期有所提升,不再受曹氏画坊“以粉为墨”的限制,画家有较大的自主创造余地。

西夏水月观音壁画的艺术风格

《水镜观》是一种汉藏文化的混合艺术。在西夏初期,人们崇拜的是汉佛教。德明年间,曾数次派遣使者到大宋去取经,以了解中原的佛教。

敦煌地域长久以来就被中原人所接受,而宋代又受到了更为先进的美术文化的熏陶,因而在画风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北宋晚期,随着藏传佛教对西夏壁画的渗透,“水月观音”的意象也同时受到了藏族和汉族的双重影响。

在西夏时期,“水镜观”是一种宗教绘画和文人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既是佛教“缘起”“假有性空”的核心理念,又是唯识学、《般若心经》等《了本生死经》的理论来源,又是其在宗教上的重大启示。

另一方面,文人借用水月观音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感,观音隐逸于山林,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正是向往隐居于青山绿水之中的文人情怀的体现。

西夏的“水镜观”是多元文明融合的产物。由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得西域和中亚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印度和尼泊尔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反映。

在吸取中原与吐蕃文化的基础上,又承袭了曹氏绘画、高昌壁画及维吾尔绘画技法,最终与本民族的传统相结合,从而产生了自己特有的美术风貌。中原的线描,西藏的色彩,西域的纹饰,无不反映出它与周围各国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结语

与敦煌五代及宋代的“水月观像”相比较,《水月观音》在构成形式上更具空间与意韵,而《水月观音》则是以其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反映了在西夏时代广泛流行的“水月观像”。

由于是一个多征的游牧民,所以在艺术修养、绘画技巧和神态上都比较欠缺,这一点与唐代晚期佛教的兴起和衰落是一致的。

“水月”在西夏的流行,是由于当时统治者对其的尊崇与信徒的需要,以及其在元蒙时代被毁国后佛教发展的重大作用

0 阅读:13

青梅论全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