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顺老师:易医同源、互相交融、滋养健康

正在评文化 2024-07-03 22:11:03

李老师认为:《易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千到九千年前的伏羲氏时代。伏羲氏在甘肃天水一带活动,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并参考鸟身上羽毛图案的形状,画了一张图,即著名的《先天八卦图》。这被认为是《易经》最早的起源。后来,伏羲氏部落向中原迁徙。

在炎帝(神农氏)时代,他尝试用简单的原始文字来补充、说明和解释伏羲氏《先天八卦图》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并写了第一本《易经》,叫作《连山易》。该书由六十四个卦组成,是对伏羲氏八个卦的丰富和扩展,其首卦为艮卦,代表山。这反映了当时人类主要依赖大山获取生活资源,对山非常崇拜和依赖。

黄帝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到基本实现农耕以及畜牧业和养殖业,生活资源主要从大地中获得。黄帝认为大地更加伟大,万事万物消亡后都会归于大地,于是他写了第二本《易经》——《归藏易》,其首卦是坤卦,代表大地。

随着历史发展,《易经》不断演变和传承。到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期间,其从出现到成熟。《周易》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著,最终成形于周代,主要分为《经》与《传》两部分。《经》部原名为《周易》,包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传》部是对《经》部的注释、原理与用途的介绍。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周易》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为“三玄之一”,对中国哲学、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医起源于原始社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种说法认为中医由祝由科起源,其中包括符咒的应用,可看作是精神治疗的一种方式。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基础包含了阴阳五行学说。例如,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等。中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了宇宙天体中的五个星球,与人体的肝、肺、肾、心、脾胃等脏腑相对应,且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治疗时会考虑到人体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仅仅针对局部病症进行治疗。

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古代医家的著作和理论对其不断丰富和完善。例如,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为中药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唐代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的核心价值理念;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等。

总体而言,易经和中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易经》和中医的确一脉相承,它们在哲学思想、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哲学思想来看,《易经》所蕴含的阴阳平衡、相互转化的观念,在中医中体现为人体阴阳的调和。中医认为健康是阴阳平衡的状态,疾病则是阴阳失调的结果。这种对事物两面性和动态平衡的认识,是两者共同的哲学根基。

在理论基础方面,《易经》的五行学说与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相通。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对应着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例如,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五行的生克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规律。

思维方式上,《易经》强调观察事物的变化,预测其发展趋势。中医同样注重对疾病的动态观察和判断,通过脉象、症状等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贯穿于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季节、气候等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治疗时需要考虑这些外部因素。

总之,《易经》为中医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和理论滋养,中医则将《易经》的智慧应用于医疗实践,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健康和宇宙的独特理解。

李宗顺老师,他自幼爱好国学易经文化,现为: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浙江省海宁市分院常务副院长。今跟随师傅李道长从事国学易经文化,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为弘扬国学易经文化贡献力量。

0 阅读:5

正在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