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辽宁号航母模型参加巴西防务展的新闻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引发了坊间对中国船舶工业承建国外航母项目的一些联想。承接航母订单对中国船舶工业来说无论技术实力还是产能成本上都颇有优势,对纾解国内造船业久已过剩的产能和订单不足更是大有裨益。中国船舶工业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开始进入设计制造的自由王国,以订单生产的方式出口航母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然而出口大型航母受到诸多限制,需要多方权衡,短期内承接全新航母订单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为即将完成历史使命的辽宁号寻找接盘侠。
为期4天的2017拉丁美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又称巴西防务展)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的多家企业以“中国防务”的整体形象亮相展会。中国航母模型亮相展会,辽宁舰模型吸引众多观众,同时展出的还有其他军舰模型。
事实上这不是辽宁号模型第一次在巴西展示,早在2015年的巴西防务展辽宁号模型已经参展,当时并未引起关注。说起来中国的航母事业和巴西颇有渊源,这要从巴西的圣保罗号航母说起。
圣保罗号航空母舰原为法国海军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二号舰福煦号,2000年退役,同年11月售予巴西,圣保罗号是巴西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第三世界历史上服役的第一艘中型航母。
圣保罗号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32,800吨,采用全通式斜角飞行甲板,拥有两具美制米歇尔布朗BS-5蒸汽弹射器以及四组降落拦阻索,能搭载40架以上的固定翼机与直升机。2000年该舰服役后,巴西海军退役了2万吨级的“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号,即二战时英国海军原“巨人”级航空母舰,因此巴西是南美唯一拥有航母的国家,当时比中国拥有更为丰富的航母操作经验。09年左右,有外电报道巴西同意中国海军人员在巴西海军航母“圣保罗”号上进行训练,作为交换条件,中国替无力支付该舰喷漆作业费用的巴西政府买单,此消息一时间坊间盛行,然而此消息官方没有证实。
事实上当年这笔交易无疑是非常划算的,仅以给圣保罗刷一次漆的代价,中国海军第一次接触到一艘实际部署的现役航母,详细学习了解了其操作经验和规程,从而为辽宁号最初的操作规程和训练计划的编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使我海军舰载机飞行员第一次实际接触和学习了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的技术和经验,以此为基础辽宁号交接入列仅两个月即实现舰载机起降的非凡成就也就顺理成章了。
巴西海军曾雄心勃勃,将采购一艘新航母以及舰载机列为优先事项,并希望在国内建造两艘航空母舰,每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5万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度因经济的跃进和实力提升而跻身金砖国家的巴西,受到全球经济不振,大宗商品价格大跌的严重冲击,作为资源输出国的巴西政府财政拮据,巴西海军不得不在2017-02-17宣布,放弃对“圣保罗”号航母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计划。该舰将在三年后退役。官方声称这一决定是基于海军的可行性研究做出的。“改造计划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还面临技术和成本上的风险。”
虽然财政拮据,圣保罗号惨遭退役,短期后继乏人,然而只要大国之心不死,作为南美第一大国的巴西注定航母情结依然,那么未来巴西海军可能的选择有哪些呢?
巴西海军曾于2012年就新航母技术参数发布了征求建议书,作为回应,圣保罗号的老东家法国提供了PA2方案。法国造舰局在2013巴西国际防务展上展示未来巴西航母PA2改进设计,该舰长285长,排水量60000吨。法国造舰局水面项目主管表示,巴西海军已计划采购1~2艘新航母以在2025年之后取代现有“圣保罗”号航母。这一曾经非常接近实施的方案虽然因为巴西海军目前无力支付而中止,但其未来依然是颇具竞争力的选择。
最近的另一则消息同样引人注意,英国国防部计划将英国皇家海军的旗舰“海洋”号出售给巴西。巴西媒体的报道称,巴西军方高层认可了这艘“海洋”号的开价,认为价格合理,巴西海军也正在筹划未来“海洋”号入役后如何使用。对此,英国海军的有关人士默认了这个传闻,称2018年“海洋”号退役后可能会转卖给另一国海军。“海洋”号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的旗舰,是英国海军目前唯一的大船,即是直升机航母,也是两栖运输舰,90年代中期开始建造,1998年9月入役海军,在2012-2014年间进行了升级改造,所以到英国计划的2018年退役时,这艘“海洋”号的服役生涯也还只是20年,整舰寿命上完全还可以再战上个二十年。所以,巴西买下这艘“海洋”是不亏的。然而对于用惯了平直甲板弹射起飞的巴西海军来说,一艘直升机母舰实在是过于鸡肋,难以满足大国雄心。
对于困窘的巴西海军来说,PA2太贵,海洋号甚至称不上是一艘航母,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如果有的话,那一定非辽宁号莫属。
首先,辽宁号是一艘5万吨级的大型航母,能够满足巴西的大国之心。同时辽宁号作为滑跃起飞航母舰载机起降效率虽不如弹射型航母,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不太适合上舰,但恰恰因为少了技术复杂、维护不易的弹射器,反而使得滑跃起飞式航母相对降低了航空母舰的操作和使用门槛,降低了航母建造、维护等全周期费用,这无疑是非常适合巴西的。
其次,中国有强大的体系供应能力。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航空母舰需要配齐舰载机、舰载武器,运用航母需要有合格的舰员、舰载机飞行员等专业人员。所幸,无论配套装备、武器,还是人员培训,我国都有能力建造生产和提供服务。中国已经进入兵器制造的自由王国,可以体系化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我们不仅可以在飞机、舰船、导弹、雷达等全领域的提供产品,而且可以在较高的性价比下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和改造。
再次,巴西的选择不多。新船买不起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巴西可以选择的大船不多,如果加上国家关系较好愿意提供,技术较先进,舰况良好,性价比高,综合性能较强这些条件,那应该就只有辽宁号能满足了。
最后,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是中国强大的信贷能力和多样的贸易形式。即使到2025年巴西财政转好,大型航母的开支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中国军贸为打开局面通常伴有专项优惠贷款,甚至可以用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这无疑是非常诱人的解决方案,可以极大的减轻巴西政府的负担。要说中国的这种能力也是逼出来的,据说第一批SU27是用粮食换的,而当初69坦克换荔枝广为人知。
路上基地的舰载机起降训练,中国拥有完善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体系。
那么中国是否有出售辽宁号的动机呢?我们无法猜测辽宁号模型连续送展巴西是否有深意,更可能的解释是对过去巴西所给予帮助的礼节性回应和一种实力展示,然而客观的说,辽宁号的历史使命已经接近完成,为其寻找接盘侠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循环也是一种可能。中国没有俄罗斯那么幸运有冤大头愿意接盘,放眼全世界,有能力和雄心可以接手辽宁号这样大船的客户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只有巴西一家。
辽宁号的前身是苏联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级的第二艘瓦良格号,主要特征为45000吨级、蒸汽动力、四轴四桨双舵,具有斜飞甲板和岛式上层建筑。舰载机主要为苏33、米格29、卡28、卡31等。1985年上船台、1988年12月下水,至停工时整个工程完成率约67%。瓦良格号历经万难抵达大连时的状态尚好:主船体和上层建筑基本完好,结构完整;钢板的腐蚀非常轻微,主动力设备基本完好,仅一些管路未安装;电力系统部分被破坏,主要是停建后被偷盗所致;作战系统的设备未安装;部分航空设备如机库转台、升降机已经安装。全舰有人为破坏,但不是有组织的破坏,全舰未有被爆破痕迹。考虑到后期被破坏的程度,综合评估其完工率约为40%,也正因为如此,在瓦良格号基础上续建辽宁号必然受到诸多限制,甚至有相当多的遗留病害,如此一艘极度复杂的大船在实际操作和部署中面对这些病害肯定是非常头痛和苦恼的。
除了不可避免的病害之外瓦良格号的原有设计其实并不能满足中国海军的需要,事实上早在1992年,乌克兰曾向中国兜售过瓦良格号航母,报价2000万美元。而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更符合自身要求的“891”国产航母的论证研究,没有与乌克兰方面达成购买瓦良格舰的意向。在瓦良格舰的续建设计中,中国的设计师发现了原设计上的很多缺陷,如瓦良格舰的设计建造是在苏-33舰载机定型之前,当时苏联飞机设计局提供给舰船设计局的苏-33舰载机的机翼折叠参数为7.4米,而苏-33飞机定型后的折叠机翼参数为8.4米,瓦良格舰的机库原设计依据7.4米参数进行设计。中国的歼-15舰载机是研仿苏-33飞机,折叠后的翼展宽度也为8.4米,瓦良格原机库长153米、宽26米、高7.4米,改造后的辽宁号虽对库内喷淋系统、灯光系统、防火帘、机务保障设施及飞机牵引方式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然而机库的大小很难调整。
虽然中国海军引进了原装的卡28、卡31为辽宁号配套,但最终部署的是国产的性能让人满意且装备自主的Z18,而Z18的体积尤其是长度和宽度都比卡莫夫系列大的多,这必然使机库空间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
瓦良格号在苏联是按载机巡洋舰的定位设计建造的,除舰载机外,还拥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其战斗力比普通巡洋舰更强。在它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共装有12座SS-N-19垂直发射反舰导弹装置,在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4组6×8个发射单元的SA-N-9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这些体积巨大的发射装置极不符合我国海军对航母使用的定位,同时挤占了巨大且宝贵的建内空间,然而受制于改造条件和成本考虑,辽宁号仅对这些舱室进行了封闭处理,造成了极大的空间浪费,有限的机库空间使辽宁号的舰载机数量严重偏少,也极大的限制了辽宁号的作战性能。
相比之下001A针对辽宁号的问题做了大量修正,美国人认为其比辽宁号要多一半舰载机,美国全球安全网站发表了题为《中国披露新航母可载战斗机数量》的报道,文章称,据中国媒体报道,即将下水的中国国产航母比辽宁舰优化了舰体载荷,正常执行任务时最多可携带28至36架J15重型舰载战斗机。
辽宁号机库空间不足的同时,升降机同样空间不足,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严重限制了辽宁号的战时紧急调度能力,J15舰载机从机库调度到甲板首先要在空间紧张的机库内经转盘调转90度,然后由牵引车牵引到升降机上。由于升降机空间有限,J15需要特技般的将机尾甩出升降机,后几轮几乎压到升降机甲板边缘的情况下,将空速管折叠90度才能勉强避开障碍升上甲板,由甲板回到机库同样重复这些操作。通过央视的报道可以看到辽宁号的升降机作业时J15由于后机轮过于靠近甲板边缘需要用铁链固定来避免滑入海中,这显然不利于辽宁舰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调度,从而难以适应高强度战争。
同样由于原有基础的限制,辽宁号的主机性能和供电体系依然是苏联80年代的水平,同时经过20多年的闲置和人为破坏,必然存在着大量病害,即使经过我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依然很有可能并未达到原设计水平,有理由推测辽宁号有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极大的限制着辽宁号的适应能力和未来改进空间。同样受制于原有舰岛布局,后期整合的各种天线的电磁兼容问题很难完全解决,辽宁号采用了大量可推到的鞭状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为重要的理由是,辽宁号已经基本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经过辽宁号历练的中国造船工业已经完全理顺了配套体系和项目管理的所有流程,各厂校院所的技术水平已经达标并且仍在飞速提升。经过辽宁号历练的中国海军积累了丰富的航母和舰载机操作经验,完成了各种训练和试验,编制了各种大纲和规程,锻炼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人才队伍。在设计更为合理的001A即将下水,弹射起飞的002已经开建的情况下,未来辽宁号的定位日益尴尬,其训练试验舰的定位将由设计更为合理且性能良好的001A甚至002所继承,虽然海军宣布辽宁号已经具备实战部署能力,但与其后生姐妹相比拖着带病的躯体去应对未来高强度的战争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作为海军核心资产其无论训练还是作战部署的费效比更让其在后生姐妹面前汗颜(如果不理解的话参考新车和二手车的费效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病痛日益加重,面临着年复一年的巨大折旧和身价贬值,曾经的中国海军一姐必然需要寻找合理的出路。在完全折旧成废铁之前找到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同时为中国海军资产提供保值和循环再利用的最佳途径,可能就是出口巴西一途了。
回到巴西海军航母计划2025年的时间节点,001A和002已经平滑接过辽宁号肩上的重担,甚至核动力+全电推进+电磁弹射的003亦开工建造,辽宁号作为中国海军一姐的使命业已完成,对中国海军来说其已经进入贬值周期,将其出口巴西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同时中国航母第一次出口南美,将极大提升中国和中国兵器工业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对南美诸多台湾省邦交国造成实质性冲击。
海军节马上就要到了,一直盛传的001A海军节下水也因为网上流出的一张首日封而被确认,最新的图片显示001A已经基本完成了刷漆作业,正在静候这一盛大节日的到来。
小的时候21世纪是中国世纪被当成一句口号,长大后的21世纪真的迎来了中国盛世,这对一代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幸运。在不久远的曾经,中国海军在日韩面前还略显寒酸,如今辽宁号这样的航母巨舰已经无法跟上中国海军快节奏的发展,开始日渐鸡肋,中国实力的飞速跃升不禁让人想起太祖的那句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辽宁号参展巴西的一些联想,作为一个辽宁人对辽宁号航母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其最终命运也许高层早有定计,在大国意志面前,一点贸易和美金微不足道,辽宁号的另一种归宿是作为海军纪念馆成为一座丰碑。
(第一次写军事文章,纪念一下,写于2017.04.11,001A下水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