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月,我们选出了16本好书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4-05-26 11:31:07

为什么登峰运动充满危险,但仍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为什么“视角”有时反而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割裂?世界上为什么充斥着如此多的虚假信息?人工智能的世界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象?这些问题能够在本次书选的16本好书中找到相应的思考。麦克法伦在《念念远山》中讲述了人类与山峰之间的心理关联与人类不断征服高峰的历史;在《视角的分享》一书中,我们能看到多元视角背后潜藏的社会危机;《小心,这些信息是假的!》虽然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童书,但它关于虚假信息的独特切入点让这本书具有了不同的意义;而在《我看见的世界》中,曾经担任谷歌云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李飞飞从内部给出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想象。在这些书籍中,我们将沿着不同的领域和视角,共同追寻世界的奥秘。

而在未来,我们也会以月榜的形式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我们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读者也可以前往王府井书店的专柜陈列,在线下购买每个月的推荐书籍。

本文出自2024年5月2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专题《追寻世界的奥秘》中的B02-B03。

「主题」B01 追寻世界的奥秘

「主题」B02-B03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文学」B04-B05 六朝风度与门阀政治 魏晋士人与“南朝化”潮流

「逝者」B06-B07 艾丽丝·门罗 书写她自己的生活

「主题」B08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

作者:李孝悌

  版本:大学问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我小时住眷村,隔壁的年轻姑姑,是一位来自河南的寡妇,以卖馒头为生,每次我在帮她揉面时,只要她的黑胶唱片一吼出秦雪梅吊孝,或是穆桂英挂帅的唱腔,我就像听到鬼哭神号一样,立刻放下手中的面团,夺门而出。”很多年后,当社会史家李孝悌为研究清代中叶以降开封的演剧活动,而在网上搜索豫剧时,他的脑海中不禁回想起儿时听到豫剧的记忆,比起当下的改良豫剧,传统豫剧鬼哭神号一般的唱腔强烈地铭刻在他的心头。这篇研究论述,也收入了这本名为《琐言赘语》的书中。

一如书名,这本书中的篇章,都并非那些震动天下的重大事件,而是历史深巷中琐碎的只言片语。其中有民间自下而上的认知与想象,也有统治阶层与精英分子自上而下的俯瞰——甚至是不由自主的吸引。因此,明朝官方编纂的典章与大政纪要中,也会发现大量稗官野史般的神怪记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天道意志,左右着帝王君臣的治道观念。精英阶层试图以道德与理性去规训社会的努力,也同样被民间的琐言赘语消解于无形。晚清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子携带着以现代文明启蒙民众的重任,庞大的知识图景固然在整体上推动社会变革,但当他们走向民间去宣说教化时,又不得不采用最基本的白话。所谓的精英与大众,所谓的雅与俗,之间横亘的准绳被一次次地打破,犹如作者儿时听到的传统豫剧,哪怕这声音鬼哭神号一般,但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却足以穿透历史,让不同时代的人听到同样的历史的回声——哪怕,这只是琐言赘语。

《理性的反讽》

作者:李放春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人文经典的价值,往往在于其与当下发生的对话。而相较于经典讲述的“知识”,它所体现的思想方法更能给人们以启发。因此,一本真正好的人文经典导读,便应在这两点上下力尤深。在人文社科领域,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几乎是必读书目。韦伯在书中通过对16、17世纪禁欲主义新教塑造的伦理中,辨析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以此奠定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许多重要讨论的基础。对于中国来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更是有特殊的意义——它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内学界了解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门径。

学者李放春的这部著作的上半部分脱胎于讲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及其背景知识。下半部分则致力于揭示韦伯在开展历史考察时展现的技艺与方法,即继承自尼采的“道德谱系学”,在解读原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通向韦伯精神的路标。例如作者强调,阅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时,可先跳过序言,先从正文入手,这样更有助于把握韦伯对西方文明理性主义的分析。对于这部具有重要意义却也经历诸多误读的经典,这些基于文本细读的“指路”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为动物的正义》

作者:(美)玛莎·C·努斯鲍姆

译者:王珀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野生动物偷猎、栖息地生态污染、虐待甚至虐杀宠物……这些现象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随着人类活动能力和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如果动物保护不想成为一种教条式呼吁,那么它需要以说理的方式告诉我们:为什么善待动物是一种道德行为?在《为动物的正义》中,玛莎·努斯鲍姆阐述了一种不同于过往的动物正义理论。

当代流行的动物伦理观,以彼得·辛格为代表,将“痛苦”作为动物生活中的不正义和伤害的重要来源。然而,努斯鲍姆指出,痛苦和快乐并不是唯一需要重视的事情,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每个有感受的生物是否有机会“以该生物的典型生活形式过繁兴生活”。在这里,努斯鲍姆将自己的“可行能力论”(capability approach)延伸至了动物伦理,发展出了一套与功利主义、道义论相抗衡的动物正义理论。哲学分析并不是这本著作的全部,你也可以在阅读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这位哲学家真诚的呼吁: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无处不在,我们对此负有集体责任。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作者:宋念申

版本:北京贝贝特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地图,不仅在纸端投射地球的影像,也投射了情感、欲望、理念与想象,既有绘图者的意志,也有观图者的想法,地图提供了一种世界尽在眼前的错觉,但它本质上却是人们对空间的想象,但想象却可以化虚为实,化幻为真,就像地图上的边境线,它并不真实存在,但却足以成为现实争夺的对象,哪怕仅仅是数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引发一场战争。“亚洲”这个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亦复如是,它原本是个被制造出的概念,通过全球的制图学家固定在世界地图上,让观图者习焉不察地接受这片纸上大陆便是亚洲模样,对生活于这片大陆上人来说,更是自我定义亚洲人本身。

在《制造亚洲》中,宋念申正是通过一幅幅古代地图,讲述了亚洲这个概念如何被制造出的历史。其中既有东亚各国对世界和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认知与定义,也有欧洲人对亚洲之于世界的划定与想象。地图学家用经纬网格来测定大陆与海洋,绘图学家在海陆的轮廓之外写上那些耳闻却未曾目睹的国名,而探险家、商人和传教士,则怀着各自的目的,用双脚去践行地图上那些标注的地点。这一漫长的过程中,既有交流,也有斥拒,在不同的文明与历史形态的迎拒之间,地图想象空间中单数的亚洲,也逐渐变成了现实中复数的亚洲:你的亚洲、我的亚洲,我们的亚洲——尽管,那本就应该只是一张地图。

《洛丽塔原型》

作者:(美)萨拉·魏恩曼

译者:马雨禾

版本:真故图书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这本书还原了20世纪文学作品《洛丽塔》背后一桩被隐去的女童绑架案。1958年,《洛丽塔》一书在美国正式出版,全书以男主人公亨伯特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他与未成年女孩洛丽塔之间被美化过的悲剧故事。60余年间,这本书在全球范围至少卖出6000万册,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也因此声名大噪。但文学之后那个现实中的“洛丽塔”——萨莉·霍纳的人生,却几乎没人记得。

书中角色与现实人物间的关联并非首次被揭开,而这本书尝试补全的是萨莉·霍纳的一生。美国记者萨拉·魏恩曼详细挖掘萨莉的生前报道,采访其尚在世的家人,并追查相关解密的庭审文件,还原了当时11岁的萨莉被53岁男子弗兰克·拉萨尔绑架前后的真相。基于女性间的共情,作者还注意到了萨莉获救后是如何坚强地渴望回到日常生活,却最终悲剧性死于一场意外车祸。这是萨莉短暂的一生。在这条叙事线之外,作者以文学调查的笔法追踪了几乎同时期纳博科夫创作《洛丽塔》的经过,即他如何将萨莉的故事隐晦地编织进小说之中,又如何极力否认其中的关联。这种环环相扣的非虚构写作同时提供了研究纳博科夫作品的另一种视角——不仅要注意作家的措辞,那些没有言明的部分也同样重要。这本书也又一次直面了文学史上曾被一再掩饰的追问:文学,能作为赦免一切的借口吗?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作者:(英)柯律格

译者:梁霄

版本: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气韵生动是独属于东方艺术的审美传统吗?油画的观念与技法只存在于西方艺术中吗?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东西二元论的叙事,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回音室》试图打破这一固化的视角,以全球化的眼光颠覆关于东西方艺术的固有认知。本书也是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全新的中国艺术专著。柯律格以“气韵生动”一词的翻译与流转为线索,指出中国古代画论实际与彼时西方的思想潮流不谋而合,经历冈仓天心、劳伦斯.宾扬、喜龙仁等多位汉学家的转译,而留学海外的陈师曾、滕固、刘海粟等又将不同的语言译回中文。

如此,这些艺术理论与研究一道在多种语言的回音室中流动、循环,互相影响与形塑,成为一种回音室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回音室》并非简单地呼吁打破二元观念,更重要的是回到东西方艺术相遇的若干关键历史时刻,从而看见这一对概念是如何形成及演变的。当下,我们放弃自己已然身处的立场可能是一种空想,但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视作不同的类别加以审视时,我们可能会重新发现这两个伟大实体所隐藏的现象,并发现其他的可能性。

《种子帝国》

作者:(美)巴托·J.埃尔莫尔

译者:黄泽萱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日益攀升,现代农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家影响力极为广泛的跨国农业公司,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孟山都公司通过研发转基因技术和其他先进农业技术,为全球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人类粮食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与这家公司的历史紧紧捆绑在一起。在其触目惊心的商业版图扩张史背后,大力推广转基因技术的孟山都公司,忽视了其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对农民生计的潜在威胁。

那么,孟山都公司如何从一家以生产糖精和咖啡因起家的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又如何影响甚至塑造全球粮食供应体系现状?作为一位在环境史和资本主义史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该书作者巴托·J.埃尔莫尔深入剖析了孟山都公司的历史、发展和影响,揭示了其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同时探讨了其与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权益等多个领域的紧密联系,也揭示了全球粮食供应体系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为我们思考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

作者:葛兆光

版本:理想国丨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是由葛兆光、梁文道策划,二十多位历史学人撰稿的同名音频节目的文字版结集,总计两百余集的节目前后历时两年半,而落成文字的三卷本《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也超过了一百万字,可以说是一部野心勃勃、又兼顾可读性的全球史作品。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史理论和相关作品不断被引介至中国,几乎每年都能看到不少优秀的全球史译作,一些中国历史学者也埋头于全球史研究。然而长时间以来,并没有一部属于中国学者自己所叙述的全球史作品,《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较于区分国家、族群、文明的世界史写作,全球史强调的是互动、联系和建构。主编葛兆光在书中写道,《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力求“去中心化”,历史学者应“从中国出发”而不是“以中国为中心”来看待全球历史之间的联系。与之同时,寻找突破传统视野的历史读者,培养超越国度的世界公民,也是全球史写作的初衷。

《人间任天真》

作者:蔡皋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这是绘本创作者蔡皋的图文随笔集。全书围绕着“天真”展开,分为“惹了春天”“天真眼”“美气”和“花一般好”四个部分。书中内容从蔡皋十年如一日记录的笔记中筛选出来,讲述了她与土地、植物之间的故事,以及由此而发的感悟。以童书绘本创作为事业的蔡皋从未离开过童年与自然,哪怕身囿于城市之中,她也在天台上开辟一方自己的自然天地。

这本书文图丰茂,诗歌般的文句和极具艺术氛围的绘画打破了绘本的形式,将蔡皋的人生智慧呈现给成人读者。蔡皋用天真之眼看花开花落、时光流逝,以“寻回根本”为信念,在艺术创作中净化自己。这种平和淡然、通透达观的人生哲学,投射到自然、花木中,优雅、从容、坚韧、豁达。

《念念远山》

作者:(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译者:杭海

版本:新经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曾经,人类将征服珠穆朗玛峰作为一项远大的目标,时至今日,即使人类历史已经完成了这一壮举,但征服高峰对不少人来说,仍旧是个人生命体验中的一项终极目标——即使这个目标极具危险性。目前,很多高峰的冰层下已经冻结了大量攀峰者的遗体,但这并没能让攀登高峰的人减少,在欧洲,想要征服高峰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山峰对于人类的生命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在魅力?这种高峰与人类心灵的特殊联系,又是从什么历史时期开始的?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在《念念远山》这本书中,追溯了人类与山峰之间的关联。我们能够从文字中发现,古老的山脉对于人类而言,一直承载着浪漫的想象,这种联系从人类历史的早期便已经存在,而且人类对于高处的浪漫想象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那种登上最高处后的心理感触,对世界上所有人来说,都是普遍共存的。当然,山脉并非一成不变,它也有自己的寿命和变化,珠穆朗玛峰只是一座很年轻的山峰,更加古老的山峰会在未来由于地质结构变化而坍塌——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接下来百万年内会发生的事情其实特别短暂,但对于人类的生命而言,它们就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象征。人类生命和山脉生命历程之间的巨大时间差异,也构成了另一种特殊的心理情境。

《我的皮村兄妹》

作者:袁凌

版本:大方丨中信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近年来,底层劳动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正在引发广泛关注。在先后涌现的个体式自传或纪实外,作为整体性的新工人文学写作却一直未被深入讨论过。对于底层劳动者而言,文学究竟如何实质性地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我的皮村兄妹》聚焦的正是这一议题。作家袁凌用七年时间深入皮村生活,与十余位工友深度交谈。在最细枝末节的寻常中,作者记录下文学如何照进了这些北漂打工者的人生。书中不少记录都冲击着传统观念对打工群体的刻板印象。而相较于某种乌托邦式的刻画,该书难得地看到了这些打工者如何在劳动性生存与创造性生存之间摇摆。透过13位工友的个体故事,读者亦能从中窥见皮村文学小组成立10年间的变迁。文学从来无法悬浮于生活之上,皮村小组间的内部联结与共生支持,共同维系着该群体文学创作的根基,且逐渐成为超越实体意义的、更为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小心,这些信息是假的!》

作者:(加拿大)爱丽丝·格拉韦尔

译者:李溯 李剑敏

版本:奇想国童书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幽默的为孩子创作的媒介素养教育入门漫画。在网络信息真假难辨、AI生成图片越发普遍的当下,“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什么人会出于什么目的制造虚假信息?”这样的思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对于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本书由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儿童插画奖得主创作,轻松好读,书中共有六个章节,以问题启发,以事例为引导,追本溯源,揭秘虚假信息的产生、传播与影响。书中话题紧贴当下现实,生动幽默的事例和情景演示,让严肃且复杂的话题变得浅显易懂,引导孩子逐步思考。

《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

作者:(美)李飞飞

译者:赵灿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人工智能是当下最具话题性的技术变革,每当新产品推出,潮水般的讨论便随之而来。随着好莱坞编剧罢工等社会事件爆发,“科技抵制浪潮”愈加高涨,人工智能的繁荣发展不断引发质疑和担忧,越来越多的人恐惧和抵制人工智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只在专业领域被认知的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自从担任谷歌云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后,卷入了争议的中心。

华裔、女性、移民,李飞飞身上的标签不只关于人工智能,也是这些身份带来的影响,让她发展出对科学技术更具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视角。在李飞飞的这本自传中,个人成长经历和人工智能发展史呈双螺旋结构嵌套在一起。从身为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少女第一次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到作为科学家在美国国会就“人工智能”议题作证,李飞飞始终对科学的力量持乐观态度。她写道:“人工智能对世界的真正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动机。”她在书中反复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出发点,必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

李飞飞创立了非营利教育组织AI4ALL,推动向处于高中阶段的女生、有色人种和其他未被充分代表的群体开放大学实验室,提高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包容性。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过程中她发现,“要吸引一个男孩子,你只要说这件事很酷就行了;而女生更在乎人工智能是否能让她的祖父母生活得更有尊严。”她在书中披露,美国国会表示,他们请李飞飞作证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她正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参与人员的多元化。这对实现人工智能以人为本非常重要。

在书中,李飞飞从专业人士视角,脉络清晰地介绍了人工智能黎明之际的探索与发现。她关注人工智能因为数据库偏差而“生成”的性别和种族歧视,理解人工智能所不可取代的人的情感、尊严、人与人的连接。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是李飞飞科学生涯中的北极星。这颗北极星从模糊到清晰,她还在继续推动它成为行业指引。

《视角的分享》

作者:(法)艾曼努埃尔·埃洛阿

译者:曲晓蕊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日常生活中当人们想要表达观点时,经常会说“我的视角是……”“从我的视角来看……”“视角”(Perspective)这个脱胎于绘画艺术中的词汇在历史上本身就有着多重的指向:一个观察事物的角度,绘画的透视法,对事物存在的探究(几何学、光学)、对未来远景的预期……等等。不过,正如当今人们最常使用的用法一样,它更多还是被和一种个人主义联系起来。这种个人主义也意味着一种多元主义,即任何事物在不同人眼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问题“完全取决于从哪个角度来看”。

在哲学家埃洛阿看来,这种现代社会所鼓励的多元主义背后,可能隐藏着更纯粹的思想恐怖主义:但我们不断强调尊重、包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隐含的意思便是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视点给出对问题的看法,且这些看法的理由封闭在个体之内,没有必要被质疑和交流。如今,这种“视角主义”正在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社会撕裂。

埃洛阿在这本书中做出的尝试,正是从艺术史和思想史的交汇点出发,重新厘清“视角”一词的观念脉络。通过梳理尼采、潘诺夫斯基等人的哲学、美学理论,以及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埃洛阿指出,在古代,“perspectiva communis”曾经意味着一种“共同的视野”,而视角一词不仅意味着独特性,更蕴含着“主体间性”——因为视角本身就隐含着所见之物的不完整,以及所见之物所依托的不可见之物。“透视”一词的原意,也正是“通过……看”。埃洛阿这一极富洞察力的研究启发人们重新激活“视角”这个词所具有的创造联结的功能,也在艺术史与观念史,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之间架起了桥梁。

《长城之外》

作者:(美)窦德士

译者:陈佳臻

版本:天地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1449年,中秋,22岁的明英宗经历了人生中最惊险的一次历险。这位踌躇满志御驾亲征的年轻皇帝,在土木堡与瓦剌大军对战,他所率领的明朝大军遭遇毁灭性打击,自己也沦为囚俘。在后世众多史学家眼中,土木堡之变是一个关键性标志,象征着大明王朝北境边防政策的严重失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总体性的溃败。这个结论当然符合那种将重大历史事件当作历史主体的历史观念,仿佛唯有这样的重大事件才足以左右历史的走向,对历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如果将历史比作一座长城的话,那么土木堡之变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固然是烽火台一样的存在,在关键时刻明火放烟引人注目。但历史的绝大部分,则是将一座座烽火台连接起来的连绵不绝的城墙。

窦德士的《长城之外》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座由连绵城墙与烽火台共同组成的历史长城。当真正站在这座长城上,才会发现,土木堡之变这样所谓标志性的重要事件,也不过是众多历史因果链条中的一环。以此向前,可以看到自明朝肇建以来,长城之外的被前元势力盘踞的北境,就一直是帝国肘腋之患的威胁,帝王亲临北境边防的御驾亲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个效法祖宗的备边传统。英宗的被俘,就像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也不能被过度解读为政治肌体恶化的结果,而是一场短暂的危机,因为无论是被俘的皇帝,还是俘获他的瓦剌,都不敢置信这个偶然的结果。就像窦德士所指出的那样,比起所谓的结论,那些惯常被埋藏在结论背后的档案与文献所记载的细节,才是长城上的城砖,坚实地垒砌起绵延的历史。无论是明朝将元朝势力驱之向北取而代之的开国,还是土木堡之变,抑或是最终明朝被内外双重压力下崩溃的亡国,都是这座历史长城上的一个个烽火台,唯有站在上面向四面观望,才有可能看到历史的全貌。

《大地中心的人》

作者:童末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大地中心的人》的故事发生在民国乱世,那时,这片土地内忧外患不断,纷争不绝,凉山地区也不例外,小说的主要视野即投放于该地域,如作者所说,“这本长篇小说,是基于对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凉山彝族社会的了解和想象。”彝族文化不同于汉族文化,他们有自己的等级结构、生存法则和信仰,而在时代巨变的过程中,两者之间充满敌意的相遇必然产生巨大冲突。

书中主人公之一铁哈,本是汉人,名叫冯世海,年幼时被“诺苏”掳掠进山,成为奴隶,一待十五年。后来铁哈择机逃跑,通过他的一路见闻,读者也深入了解到该族群的独特文化,以及与汉人之间日益加深的冲突,仿佛开始了“永不休止的分割、争战”。与他者的“分别”——无论是族群、等级还是性别上的——正是冲突的原因。本书结尾处,铁哈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还原为冯世海,因缘际遇中,“他渐渐有了两个名字:诺苏叫他‘铁哈’,汉人叫他‘冯先生’。两个曾彼此隔绝的世界开始在他身上汇合。”这一汇合具有某种象征意味,当人为制造的种种用来自我认同的“身份”汇合时,那造成分裂的身份也就开始消失其意义,“分别心”就开始瓦解,人与人——作为单纯的“人”——之间的认同或许就会发生。

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Station 23

泉州·书想所|充满想象之地

泉州,似乎并不是一个热度很高的旅行地,但只要去过这个城市的人,常对它念念不忘,这里民风淳朴,更是一个充满想象的“飞”地——这里是艺术家蔡国强的家乡,他在这里用焰火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天梯”;这里有一座建在海上的寺庙“洛伽寺”,大门上写着“回头是岸”;这里还是就在去年因为“簪花”火出圈的蟳埔村所在地……

或许,正是因为地处这样的城市,以“书想所”作为一家书店的名字才够贴切,贴切地展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如何以书、以想象,过着安于日常、也超越日常的生活。而这家书店,就像阳光透过树荫后抵达的地方,是一个沉静地成为着自己、默默将一切想象付诸为实践的有光的地方——书想所专门开辟了小花园区,四季有花;做“理想将至”的护书袋;和小朋友一起为“减塑”行动起来;以及将店门口粗旷可爱的狮子“石敢当”做成特别的文创品……

让新的总是如平常一样发生,让微小的努力最终汇成河流,在5月,来到南方的新书月榜,期待着和书想所、和那里的人们共赴一个有书的、充满想象的夏天。

Station 24

北京·中信书店|在这里,弹奏另一种时间

这个月,新书月榜来到了中信书店在北京的三家店,合生汇店、启皓店和富力城店。作为一家大型连锁书店,虽然分店众多,各有特色,但中信书店的每一个空间,都给人一种如钢琴般的质感,规整、雅气、秩序以及有一种流动感。

想象在一个诺大的城市里,一架钢琴就那样出现在某个天桥或街道上,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书就像是弹奏着不同的乐曲——那是一个城市出神的时刻,让坚硬的变得柔和,给酸涩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是的,有书店的城市,有书的生活,永远存在新的可能,我们将弹奏出另一种时间。

Station 13秦皇岛·龙媒书店|海边的阿勒泰

藏在闹市区里的龙媒书店,常被书友称为“宝藏地”,店面虽小,却安定、开阔,是一个“自由一旦散开,就无边无际”之地。当然,对于书友们而言,牵挂这里的原因还是——人,书店里的人爱书、懂书,来这里,带走了一些书,更带走了一些关于书的真诚对话。

这个5月,如果阿勒泰也在你的心里吹起了一阵风,而你却无法去往远方,那就来龙媒吧,有时候,其实我们所想要追寻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遥远,而比起短暂的旅行,在生活里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阿勒泰式的生活也许更为重要,哪怕——只是一页书的时间。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在境自在书店十周年之际,店主大石头做了一款纪念帆布包,帆布包的背面选用了一句聂鲁达的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I like for you to be still)”。被击中的感觉,因为所有来过境自在的人都会感受到这句诗于这家店是多么的契合,十年来,小境是缓慢的,更是寂静的,就像为那些依然热爱阅读和纸书的人始终会在的精神栖息地。而这家书店,之所以可以在这个更偏爱阔大侘寂风网红打卡空间的时代,仍是许许多多书友心底的惦念,就是这家书店将“书”这件事过成了一种生活,满满当当,乱而有序,但一样也少不了,因为全是珍贵的回忆。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宫子,何安安,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22